- 年份
- 2024(5367)
- 2023(7583)
- 2022(6236)
- 2021(5982)
- 2020(4869)
- 2019(11074)
- 2018(10892)
- 2017(22005)
- 2016(11975)
- 2015(13426)
- 2014(13320)
- 2013(13508)
- 2012(12596)
- 2011(11628)
- 2010(12021)
- 2009(11385)
- 2008(11341)
- 2007(10685)
- 2006(9922)
- 2005(8956)
- 学科
- 济(54149)
- 经济(54073)
- 农(49675)
- 业(42658)
- 农业(33080)
- 管理(27105)
- 企(20073)
- 企业(20073)
- 业经(18233)
- 中国(17585)
- 方法(17421)
- 数学(15836)
- 数学方法(15616)
- 制(14058)
- 农业经济(12348)
- 地方(11791)
- 发(11281)
- 财(11238)
- 贸(11003)
- 贸易(10997)
- 易(10854)
- 策(10513)
- 银(10122)
- 银行(10114)
- 行(9813)
- 收入(9629)
- 发展(9573)
- 展(9565)
- 村(9527)
- 农村(9507)
- 机构
- 学院(179335)
- 大学(172552)
- 济(79002)
- 经济(77359)
- 管理(69423)
- 研究(59448)
- 理学(59378)
- 理学院(58854)
- 管理学(58051)
- 管理学院(57738)
- 中国(49107)
- 农(47630)
- 财(36021)
- 农业(35759)
- 京(35269)
- 科学(32997)
- 业大(30259)
- 所(29436)
- 中心(28251)
- 财经(27936)
- 江(27468)
- 研究所(26083)
- 经(25227)
- 范(23306)
- 师范(23177)
- 经济学(22603)
- 北京(22271)
- 州(22101)
- 经济管理(22011)
- 农业大学(21833)
- 基金
- 项目(108736)
- 研究(86177)
- 科学(85184)
- 基金(77509)
- 家(65599)
- 国家(64835)
- 社会(55821)
- 科学基金(55040)
- 社会科(52336)
- 社会科学(52322)
- 省(43571)
- 基金项目(40662)
- 编号(38153)
- 教育(37680)
- 划(34857)
- 自然(31498)
- 成果(31244)
- 资助(31084)
- 自然科(30683)
- 自然科学(30679)
- 自然科学基金(30131)
- 农(28897)
- 发(25773)
- 课题(25247)
- 部(24900)
- 重点(23360)
- 性(22907)
- 国家社会(22733)
- 制(22399)
- 创(22013)
共检索到278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在缓解老年贫困,保障居民养老权益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辨析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属性的基础上,系统评析了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实践中的困境,表现为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过低且公平性差,现行计发办法不合理且调待机制严重滞后,基础养老金筹资责任分担模糊且不合理等。因而,为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应从加强公共财政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完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确立正常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健全农村基础养老金政府层级间的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优化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政策。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政策优化 政府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延荣 杨荣 臧佳
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农村地区消费升级问题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求。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收入低、社会保障差、消费供给不足、消费理念落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滞后。因此本文从增收、完善社保制度、丰富消费供给业态、培育消费升级理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升级 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海龙
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展以来,2015年国家首次统一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权益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研究数据表明,调整后我国多数省份的农村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仍比较低,财政支持呈现出非适度性。同时,受各省财政支持意愿和能力的影响,省际间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较为不均衡。因而,为提升农村基础养老金的保障水平和公平性,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健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及完善政府层级间的责任分担机制。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适度性 政策优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时华
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的实施能提高居民现实消费力,减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无论从地方财政还是中央财政来看,目前在我国农村建立普遍保障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农村养老保障投入,尽快建立农村居民普遍共享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德志 毕德强 董颖
[目的 /意义]多年来农民阅读困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使其摆脱阅读困境,笔者所在课题组尝试寻找一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以帮助农民克服阅读障碍,逐渐走进阅读,快乐阅读。[方法 /过程]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会为主,以家访等为辅对呼兰区所辖村屯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村民的文化程度、阅读认识等,获得客观的调查数据。[结果/结论]调查发现,农民的自身因素决定了农村阅读活动的成败,农民阅读的复杂性是其阅读困境的根源。
关键词:
村民阅读 阅读需求 阅读困境 创新服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丛春霞 于洁 曹光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全国统筹的层次,这为解决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可持续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梳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出基础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的困境,包括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转移接续存在问题、存在历史债务、保值增值能力有限、弥补个人账户责任的问题、管理体制碎片化等,最后提出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统筹层次 全国统筹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凤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也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从福利性、静态式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市场化、动态化的新模式。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新时代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平康 周为华 王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养老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基本已完成制度上的全覆盖,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支柱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初步实现了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之下,公共养老金计划赡养比持续提升、财政补贴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等严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成
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测定刘福成一、确定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意义使我国现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九五”时期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看,贫困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候蔺
本文通过“个人—家庭—村域—社会—文化”关系域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形成,将1949~196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放置于其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展现了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生成的复杂路径和交错层级。文章认为由于关系域中核心系统及微系统的养老储备不足,中系统及外系统的养老支持匮乏,宏系统的养老导向力度脆弱,导致了内围系统的养老危机不断向外围系统溢出,而外围系统的支撑难以弥合困境,形成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纵向的内生弱势累积和横向的外生压力叠加,并从远近双重目标尝试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优化策略,强调了村域系统在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关系域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困优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峰 李琪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分化的目益加剧,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个人希望依靠保障制度提高生活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政府则希望借此来实现社会稳定。本文首先对国外养老基金有效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简述,再从分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缺陷入手,就健全和完善我国养老金监管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金 有效监管 指数化调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荣 吴云峰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方法,多维度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宽带中国”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缩减数字鸿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新创业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大中规模城市以及较高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增收效应较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小规模城市以及较低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效应不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周边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晓红 但婷 王春杨
基于中国西部的11个省份的乡镇层面面板数据,探析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三重门槛效应,以有效路网密度衡量的门槛值分别为7.099、20.247和30.569。在各门槛区间内,有效路网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两大主要构成——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弹性符号为正,并依序呈现出"U"型、非线性减小和非线性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两大主要构成均具有非线性正向促进作用,相较而言,更有利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这有助于缓解农民贫困与农村空巢化问题。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晔 程令国 刘志彪
2009年国家推行的"新农保"制度是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等方法,全面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实施时间不长和保障水平较低,新农保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参保老人的养老质量。在养老质量均等化方面,新农保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但加剧了不同收入组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不平等,现有农村老年人之间的养老质量差距也没有显示出缩小的迹象。因此应努力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均等化。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居民 养老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晓奇
本文依据安阳县国家农调队提供的100户农村居民近三年财产性收入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该县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增收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财产性收入 困境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