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4)
- 2023(6366)
- 2022(5269)
- 2021(5085)
- 2020(4198)
- 2019(9490)
- 2018(9502)
- 2017(19058)
- 2016(10239)
- 2015(11625)
- 2014(11481)
- 2013(11694)
- 2012(11172)
- 2011(10399)
- 2010(10889)
- 2009(10268)
- 2008(10340)
- 2007(9660)
- 2006(9064)
- 2005(8161)
- 学科
- 农(48911)
- 济(48275)
- 经济(48208)
- 业(35881)
- 农业(32403)
- 管理(19862)
- 业经(16542)
- 中国(16332)
- 方法(15038)
- 数学(13827)
- 数学方法(13757)
- 企(13530)
- 企业(13530)
- 制(12850)
- 农业经济(12309)
- 发(11017)
- 贸(9579)
- 贸易(9571)
- 银(9470)
- 村(9466)
- 银行(9464)
- 发展(9455)
- 易(9448)
- 展(9447)
- 农村(9446)
- 地方(9424)
- 行(9204)
- 财(8918)
- 体(8742)
- 策(8438)
- 机构
- 学院(156694)
- 大学(152398)
- 济(71384)
- 经济(70042)
- 管理(59214)
- 研究(54823)
- 理学(50415)
- 理学院(49956)
- 管理学(49300)
- 管理学院(49034)
- 农(46839)
- 中国(45385)
- 农业(35211)
- 财(32822)
- 京(31820)
- 科学(30612)
- 业大(28436)
- 所(27848)
- 中心(26192)
- 财经(25211)
- 研究所(24713)
- 江(24130)
- 经(22844)
- 农业大学(21427)
- 经济学(20966)
- 范(20457)
- 师范(20342)
- 北京(20273)
- 经济管理(19777)
- 经济学院(19074)
- 基金
- 项目(94799)
- 研究(75299)
- 科学(73960)
- 基金(67939)
- 家(58888)
- 国家(57845)
- 社会(49072)
- 科学基金(47768)
- 社会科(45885)
- 社会科学(45872)
- 省(37425)
- 基金项目(36032)
- 编号(32813)
- 教育(31990)
- 划(30118)
- 农(28419)
- 成果(27262)
- 自然(26818)
- 资助(26620)
- 自然科(26067)
- 自然科学(26058)
- 自然科学基金(25592)
- 发(22709)
- 部(22190)
- 课题(21386)
- 重点(20529)
- 国家社会(20353)
- 性(20167)
- 制(19894)
- 发展(19213)
- 期刊
- 济(91093)
- 经济(91093)
- 农(54732)
- 研究(49564)
- 农业(37157)
- 中国(33823)
- 学报(23428)
- 科学(22623)
- 业经(21987)
- 融(21572)
- 金融(21572)
- 财(21489)
- 大学(19319)
- 学学(18528)
- 管理(17350)
- 业(16088)
- 农业经济(14825)
- 问题(14323)
- 农村(14213)
- 村(14213)
- 教育(13874)
- 财经(12215)
- 经济研究(11798)
- 技术(11580)
- 世界(10872)
- 经(10451)
- 经济问题(10392)
- 版(10159)
- 农村经济(9344)
- 社会(9150)
共检索到24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俊良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计6121936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口达4874482人,占全省总计的79.62%。因此,老年人的问题主要在农村。同时,农村老年人中又只有极少数居住在集体养老机构和取得国家或社区(乡、村集体)的帮助,其余绝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居住在家庭中,依靠子女、亲属或老人自己提供养老费用度过晚年。现阶段,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社区和国家供养为补充的特点。据调查,大约3/4的农村老人接受子女的供养,1/2的老人有一定数额的自己劳动收入,仅1/5的老人可获得数额不等的国家和社区的资助。因此,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家庭供养问题。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升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农村老人的养老已成为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基于对四川珠镇的调研,研究发现,农村老人家庭的养老经济基础已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变成了“土地保障+社会保障”的混合型模式,由此构成了“半耕半保”的新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经济基础。“半耕半保”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三层逻辑基础上:第一,农村老人养老保险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养老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第二,农村家庭从“三留守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所导致的“老人农业”萎缩,务农收入降低。第三,农村老人家庭“生存型消费”的低消费特点。在老龄化、少子化、城镇化背景下,“半耕半保”保障了农村老人家庭经济的“低强度”均衡,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半耕半保”改变了传统农村老人以“土地自养”的模式,通过务农和养老保险收入的结合,构筑了一种“自养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保障了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有利于农村家庭发展能力的提升,降低了我国的养老成本,因此应予以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险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指导方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望超凡 甘颖
女儿参与赡养娘家父母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通过对强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家庭性质的变迁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家庭的变迁路径是一个宗教性弱化、社会性弱化和生产性改变的过程,这导致家庭逐渐朝向单纯的生活单位转变。家庭性质变迁在形成儿子养老危机的同时,也释放了女儿的养老潜力,从而形成了女儿参与养老过程的新现象。同时,在激烈的变迁中农村家庭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文化韧性,这构成了对传统儿子养老模式的结构性支撑,并给予了行为主体实践能力发挥作用的博弈空间。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儿子和女儿的实践能力对比和行为取向共同发挥作用,一起塑造了当下"共同赡养、儿女分工"的新型家庭养老秩序。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女儿养老 家庭变迁 农村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朱研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土地保障功能衰弱等原因,我国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保障多元化的养老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我国经济基础尚不雄厚的实际,我国农村地区应该在得到国家和社会大力支持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制度。
关键词: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社区养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芳 何晖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面临三大挑战:总体供给不足;家庭地位变迁;家庭观念淡化。在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同时,应采取规范家庭养老制度、出台家庭养老激励政策、弘扬传统孝道、树立家庭养老保障新观念及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老龄服务产业等相关措施,以继续保持和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有效性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焦娜
新农保和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两种主要养老模式。文章使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ARLS)2011/2013年的纵列数据,借鉴断点差分方法的思想,验证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农保挤出了农村子女对父母提供的时间和服务支持,同时挤入了参保老人对孙子(女)的隔代抚育,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的研究显示新农保扩大了父母和子女的居住距离,但统计上并不显著。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向纵深推广,老年人对社会正式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险产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农保不仅提高了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独立性,且通过隔代抚育的挤入作用维持了家庭养老的存续性,在当前的养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曼丽 刘筱红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奋
养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赡养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养老方式概念界定、养老方式划分,对新中国70年来农村养老方式变迁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简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社会体制、社会政策取向和家庭人口结构等要素在养老方式的形成、发展与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将是中国农村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养老方式 变迁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土改前私有土地制度下,核心家庭是最大的家庭类型,但它并非居于主导地位;直系家庭虽居第二位,其所容纳的人口却处首位;复合家庭位居第三,约有1/4的村民生活在这类家庭中。集体经济制度对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家长失去了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控制权,进而缺少了对已婚儿子分家要求的抑制能力。复合家庭渐趋式微乃至消失;家庭核心化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实现。调查村庄劳动力近距离的非农择业活动并未使其中多数人离开家庭,农民就业方式的非农转换并未对家庭结构产生大的影响。目前65岁以上多子父母被轮养具有一定普遍性。轮养父母周期性地依附于某个子女生活,与该子女组成"间歇式"直系家庭,在子女之间则形成"轮转式"直系家庭。将这一类型单列使轮养直系家庭的特殊性得以体现。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家庭核心化 轮养家庭 社会变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陈博欧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子女随迁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处理子女随迁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家庭特征、父母特征及子女个体特征后,子女随迁使得农村家庭对该子女的教育总支出增加了50.50%,教育负担率提高了5.82%。其中,校内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了1.54%、校外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1.20%,学校生活费负担率增加1.48%,择校或借读费负担率增加1.59%。在影响机制方面,城镇地区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以及异地就学政策的限制,造成了校内教育支出、择校或借读费支出的被动增加。同时,子女随迁一定程度提高了父母的教育期望,进而促进了对子女校外教育支出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