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214.22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1)
2023(15893)
2022(13809)
2021(13124)
2020(11011)
2019(25486)
2018(25775)
2017(49840)
2016(27333)
2015(31200)
2014(31518)
2013(31085)
2012(28404)
2011(25793)
2010(26404)
2009(24551)
2008(24118)
2007(21628)
2006(19494)
2005(17363)
作者
(79219)
(65950)
(65611)
(62502)
(41755)
(31627)
(29591)
(25868)
(24956)
(23705)
(22297)
(22150)
(20933)
(20861)
(20247)
(20117)
(19692)
(19299)
(18849)
(18828)
(16610)
(16332)
(16025)
(15196)
(14875)
(14856)
(14710)
(14654)
(13416)
(13026)
学科
(111499)
经济(111348)
(82230)
管理(78236)
(59997)
企业(59997)
(51933)
方法(49558)
数学(43654)
数学方法(42938)
农业(34372)
中国(30685)
业经(29187)
(28165)
(26211)
(21528)
地方(21100)
(19707)
贸易(19693)
(19229)
(18308)
银行(18269)
(18193)
理论(18076)
(17444)
技术(17068)
环境(16606)
(16490)
财务(16406)
财务管理(16366)
机构
学院(396051)
大学(394846)
(158036)
管理(156140)
经济(154488)
理学(135279)
理学院(133832)
管理学(131273)
管理学院(130557)
研究(129984)
中国(98416)
(84269)
科学(79453)
(76298)
(74226)
(65254)
业大(62447)
中心(59721)
(58980)
研究所(58879)
农业(58459)
财经(58445)
(53823)
北京(53419)
师范(53410)
(52958)
(47516)
经济学(46232)
(46004)
财经大学(43012)
基金
项目(262641)
科学(206809)
研究(196642)
基金(188997)
(163289)
国家(161831)
科学基金(139017)
社会(122514)
社会科(115815)
社会科学(115782)
(103913)
基金项目(99919)
教育(91514)
自然(89115)
自然科(86988)
自然科学(86973)
(86590)
自然科学基金(85375)
编号(82840)
资助(78281)
成果(68300)
(58838)
重点(58543)
课题(57076)
(56274)
(54225)
(50777)
创新(50502)
教育部(50433)
科研(49527)
期刊
(179148)
经济(179148)
研究(119049)
中国(79668)
(76540)
学报(60729)
科学(56722)
管理(55554)
(55107)
农业(51941)
教育(50685)
大学(47458)
学学(44680)
(37440)
金融(37440)
技术(35907)
业经(33800)
财经(28131)
经济研究(26303)
问题(24802)
(24514)
(23867)
(20094)
技术经济(19509)
理论(19333)
科技(18639)
图书(18397)
现代(18041)
统计(17953)
实践(17633)
共检索到58782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邬志辉  史宁中  
教师数量的学校分布与实际需要不匹配,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基于生师比单维指标的教师编制核算方式不切合学校教学的班级组织形式对教师的需求,导致教师数量未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教师的学习提升以及保证教师身心健康的需要。为此,应推行农村教师数量保障的综合改革,在学校层面采用"基本编+机动编"的方式配置教师;建立兼顾教育公平及教师资源利用效率,以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的年级和班级分布为基本参数的教师编制标准测算模型,科学核定基本编;依据轮训周期和轮训时间设置机动编的比例,保证每位农村教师能有充足的培训时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珍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由于受农村环境的制约以及学校、自身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教师的利益诉求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从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价值角度着手,理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教师利益诉求的变化,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丹  吴宏超  Bruno Parolin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以撤并小规模学校为主要手段,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项重大教育政策。通过广东省某山区县2003—2009年的学校布局规划数据,从物理距离、时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分类视角,运用GIS技术和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对学生上学距离产生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学生上学的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增加,偏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凸显;对学生的文化距离同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县域教育决策者应将关注点从一味追求规模效益转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上来。要保证农村学生就近入学,设定上学距离的限制;促进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证所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珂  杜育红  
文章使用"西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比两水平增值模型和OLS估计结果发现,学校布局调整整体上对小学生成绩具有负向影响,对语文成绩的影响尤为显著。学校办学条件、生均寄宿面积、学校满意度对学生成绩有正向影响,寄宿生的成绩略低于非寄宿生,家校距离、家庭经济负担、学校配套设施不健全、学校心理疏导缺失等因素对学生成绩产生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已经超出了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正向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布局调整过程中,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当做好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保障相关财政投入,加强监督,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决策,应该有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三重价值观照。科学化以理性形式解决"效用最优"的问题,民主化以"满意度最大"的方式解决"谁的效用"的问题,道义化以"底线公平"的方式弥补民主化的不足,保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三重价值观照互相协调与融合,以构建完备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决策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对我国12个省份的农村地区调查发现,我国农村教师编制面临分布结构、供给结构和功能结构等多重矛盾,严重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有效提升。经济理性下的价值权衡使编制标准依据财政能力而非学生的实际需求,狭隘质量观下的决策模式致使教师选聘重视表层意义上的课程"开齐率"而忽视学生的多样性发展,供大于求视角下的惯性思维使待遇水平体现标准上的统一性与管理的便利性而忽略不同类型教师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差异性。应以综合改革的思维优化农村教师编制结构,科学核定农村学校的各类编制,推进农村师资的供给侧改革,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增强农村教师的获得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辉  张丕芳  
通过面向全国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它相关材料的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 ,我们提出了农村学校人事任免权的几点建议。认为农村学校校长的任免主要由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农村学校中层干部任免的基本权力归于学校校长、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使必要的否决权 ,教师的聘任主要由学校校长负责。在实行这些基本制度的同时 ,需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术鄂  
影子研修是以师徒制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校长实践培训模式,农村学校校长的参与深度直接影响影子研修的质量高低。但研修中,农村学校校长的深度参与存在着参与时间不匹配、参与任务偏向表象化、参与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尚未成熟构建影子研修基地学校管理模式、农村学校校长缺乏系统反思能力、研修统筹机构缺少实践指导和实质监督能力。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构建完整有效的基地学校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影子研修支持系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海鹰  
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课不足、"三轻三重"突出、师资短缺、参与面小、设备落后、教学效果差等突出问题。分析其保障机制缺失等根本原因,建立完善以组织保障机制为关键、投入保障机制为基础、整合保障机制为策略、激约保障机制为动力、协同推进保障机制为手段、创新保障机制为灵魂的机制系统,以保障农村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储备优秀的人力资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王爽  武芳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具有独特的群体特征:类型复杂多样,结构离中分割,来源本土低层。这一群体特征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难点:多重制度逻辑下供需失衡、个体决策理性下流动失序和组织环境作用下专业发展受限等。为此,应基于"下得去、留得住、有发展"的三维核心目标,以综合改革的战略思维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精准设计弹性多元的教师补充机制,科学制定"公平补偿+差序激励"的综合待遇标准,逐步构建适宜梯度的教师发展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静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降低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办学质量是否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育能否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办学不仅要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要着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这对充分而合理地使用教育领域的每一份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教育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益,用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世恩  
1引言孟万金教授在接受《中国教育报》"办一所幸福的学校"专访中指出"幸福人生是幸福中国的基石。只有人人幸福,才能实现国家幸福。""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幸福教育"亦已成为实现鄞州区"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曾文婧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小学和初中先后达到学校数量的峰值,但到2012年,小学减少了85%,初中减少了90%。过度的农村中小学撤并导致大量农村学校急剧消失,引发农村社会的多层面社会问题。从社区层面看,农村社区与学校疏离感增加,社区居民交流频率降低,文化正向引导功能减弱;从家庭层面看,现实的家庭完整性受到影响,晚辈主导文化的反哺影响式微,家长关爱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家庭认知不良,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新学校适应融入困难。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后这些层面所承受的社会代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撤并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屏  杨中超  
本研究借鉴Creemers学校效能综合模型探索中国农村中小学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学生学校适应性为学校效能的一个替代指标,于2006-2008年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广西等5个省份的73所农村小学、2864名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多水平模型对农村小学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学校对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学校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师生关系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影响较大;(3)学校生源质量对学生学校适应性发展的影响更大;(4)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校适应性提高有积极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李颖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