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2)
- 2023(14334)
- 2022(12477)
- 2021(11845)
- 2020(9792)
- 2019(22643)
- 2018(22877)
- 2017(44172)
- 2016(24174)
- 2015(27044)
- 2014(27257)
- 2013(27391)
- 2012(25328)
- 2011(23033)
- 2010(23285)
- 2009(21445)
- 2008(21062)
- 2007(18933)
- 2006(16889)
- 2005(14839)
- 学科
- 济(100342)
- 经济(100236)
- 业(72097)
- 管理(64243)
- 农(51553)
- 企(49011)
- 企业(49011)
- 方法(42715)
- 数学(37534)
- 数学方法(37147)
- 农业(34199)
- 中国(27698)
- 业经(25937)
- 财(23992)
- 地方(21752)
- 制(20891)
- 学(20717)
- 贸(18076)
- 贸易(18067)
- 易(17615)
- 银(16352)
- 银行(16305)
- 技术(15696)
- 行(15617)
- 发(14995)
- 融(14660)
- 金融(14658)
- 环境(14471)
- 策(14374)
- 理论(14347)
- 机构
- 学院(351519)
- 大学(350301)
- 济(141437)
- 管理(138589)
- 经济(138384)
- 理学(120245)
- 研究(119266)
- 理学院(118920)
- 管理学(116993)
- 管理学院(116365)
- 中国(89755)
- 农(75602)
- 京(74699)
- 科学(74483)
- 财(64290)
- 所(60783)
- 业大(58915)
- 农业(58218)
- 研究所(55311)
- 中心(54553)
- 财经(51334)
- 江(51133)
- 北京(47019)
- 经(46748)
- 范(46551)
- 师范(46149)
- 院(42131)
- 州(41669)
- 经济学(41164)
- 经济管理(38024)
- 基金
- 项目(237900)
- 科学(186020)
- 研究(175168)
- 基金(171767)
- 家(150257)
- 国家(148947)
- 科学基金(126356)
- 社会(109692)
- 社会科(103518)
- 社会科学(103489)
- 省(92934)
- 基金项目(92082)
- 自然(81521)
- 自然科(79535)
- 自然科学(79513)
- 教育(78775)
- 自然科学基金(78085)
- 划(78074)
- 编号(72937)
- 资助(69836)
- 成果(59463)
- 部(53097)
- 重点(52859)
- 发(51919)
- 课题(49133)
- 创(48846)
- 创新(45561)
- 科研(45216)
- 教育部(44729)
- 国家社会(44712)
- 期刊
- 济(160144)
- 经济(160144)
- 研究(103685)
- 农(76841)
- 中国(66219)
- 学报(58777)
- 科学(53880)
- 农业(52301)
- 管理(46687)
- 财(45783)
- 大学(44662)
- 学学(42441)
- 教育(36731)
- 融(33974)
- 金融(33974)
- 业经(31032)
- 技术(28479)
- 财经(24413)
- 业(24342)
- 经济研究(23273)
- 问题(22766)
- 经(20724)
- 版(18817)
- 理论(17463)
- 科技(17242)
- 技术经济(17043)
- 图书(16742)
- 业大(16438)
- 现代(16247)
- 实践(16025)
共检索到515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秀莲 王凯
通过建立不平衡性指数测算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不平衡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其地区不平衡性普遍且长期存在;将2010年度的地区不平衡性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排在前两位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说明近年来国家加大支农力度,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已经有所扭转。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乡村人口和农用地面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多元化,但是不发达地区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据此,政策建议如下: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地区不平衡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妮妮 徐卫军
基于偏好相似理论,验证了将生活用电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间生活用电差异,同时进行城乡比较。结果如下:我国农村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395,比1997年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前仅下降了0.016;城镇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149,低于全国各地区间(不分农村和城镇)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0.214。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电的地区不平衡性远远高于城镇,全国各地区间的人均用电不平衡主要源于各地区农村地区人均用电的不
关键词:
生活用电 城乡差异 基尼系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秀莲 王凯
本文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投资主体、投资去向及其投资需求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我国从东部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第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户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非农户投资比重。第三,中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但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第四,各地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经济型基...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投入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世勇 刘家凯 黄汝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子红 谢霄亭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量的不断增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城乡二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以制度外供给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喆 蔡文婷
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城镇建设的重点。基于2016年统计数据,采取有锚比较、熵权TOPSIS、系统聚类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湖南省县城市政基础设施供给的充分与平衡性特征。结果表明:(1)设施供给存在相对的结构性不足,代表性设施水平在国际范围处于中等偏上但仍有部分地区水平较低;(2)设施供给具有区域性和类型性特征,湘东区域的设施供给水平最高,湘北区域最低;岳阳等4市设施相对平衡充分,常德等5市州设施相对不平衡不充分;重点开发县显著优于非重点开发县,贫困县显著劣于非贫困县;(3)将所有县城划分为4个类别,并分类提出优化指导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万涛
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呈现调整走势,在这种新阶段和新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呈现新的特征。
关键词:
沿海 内地 区域差异 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惠恩才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入手,论证加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制度提出政策建议,以完善制度来提高效率、以丰富主体来增加来源、以建设环境来保障监督几方面分析,这将会对增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挥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健康、有序、稳定地进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姗姗 李佳楠 宋砚秋 李桂君
信息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对城市群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对城市群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其对经济绩效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城市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但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水平趋向分化。(2)城市群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自2014年以后逐年缩小,建设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但应用水平差距迅速扩大,且城市群内部差距扩大趋势更为明显。(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通过积累效应和配置效应影响城市群绩效差距,缩小建设水平差距能够缓解城市群绩效差距。(4)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水平差距对城市群绩效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全国层面看,应用水平的不平衡会加剧城市群绩效差距。从区域层面看,在逃避竞争效应主导下,东部和中部的应用水平相对平衡能够缓解城市群绩效差距;在技术追赶效应下,东北和西部应用水平保持适当差距能够缩小城市群绩效差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书杰
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与资源转移效应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市场条件下分工发展的不平衡在企业之间具有自增强性,而在企业内部则具有自减弱性。分工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物流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社会物流硬技术发展是分工对社会协作瓶颈的突破,企业物流硬技术的发展是企业内部分工深化使然,而物流软技术发展则是企业内部协作与协调制约企业内部分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分工 技术 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根红
本文通过我国省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流通业集聚的不平衡性。研究发现:在2009-2017年期间,我国流通业集聚发展经历了从集聚劣势到集聚优势的过程,但东、中、西三大区域流通业集聚的不平衡性也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集聚优势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集聚劣势。通过三大细分产业的研究则发现,不同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也是相异的,重庆和陕西等地流通业及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都处在前列,而江苏和浙江等相对发达地区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这一细分领域的集聚程度反而较低。最后,按照流通业细分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及流通业整体的区域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集聚 不平衡性 细分产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明慧 曾艳芳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我国一些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缺乏后劲。根本原因之一是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通过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也是世贸组织的规则所允许的。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不平衡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然后,分析了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性的成因;最后,针对不平衡现状提供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服务贸易结构 不平衡性 成因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高迪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但是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也愈发突出。立足于政策宣传与民众意识之间的不平衡、需求量大与供给不足之间的不平衡、品牌打造与区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休闲娱乐与课程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四个问题,从政治法律、供给服务、社会效应、课程结构四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