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4739)
- 2022(11942)
- 2021(10878)
- 2020(9086)
- 2019(20602)
- 2018(20478)
- 2017(39610)
- 2016(21901)
- 2015(24638)
- 2014(24612)
- 2013(24456)
- 2012(22693)
- 2011(20651)
- 2010(20881)
- 2009(19744)
- 2008(19811)
- 2007(18297)
- 2006(16439)
- 2005(14664)
- 学科
- 济(94432)
- 经济(94331)
- 业(64215)
- 管理(55896)
- 农(51301)
- 企(41384)
- 企业(41384)
- 方法(38295)
- 数学(34232)
- 数学方法(33978)
- 农业(33654)
- 中国(27738)
- 业经(26048)
- 财(22460)
- 制(20116)
- 地方(19386)
- 贸(19016)
- 贸易(19010)
- 学(18782)
- 易(18551)
- 银(16022)
- 银行(15955)
- 发(15651)
- 行(15260)
- 融(14033)
- 金融(14031)
- 体(13818)
- 环境(13333)
- 技术(13175)
- 策(12905)
- 机构
- 学院(327352)
- 大学(324628)
- 济(135252)
- 经济(132512)
- 管理(120326)
- 研究(113435)
- 理学(103930)
- 理学院(102740)
- 管理学(101026)
- 管理学院(100432)
- 中国(87019)
- 农(81645)
- 科学(72228)
- 京(68113)
- 农业(63673)
- 财(61181)
- 所(59859)
- 业大(58901)
- 研究所(54487)
- 中心(52767)
- 江(50375)
- 财经(48586)
- 经(44102)
- 范(42243)
- 北京(42238)
- 师范(41708)
- 经济学(41340)
- 农业大学(40108)
- 州(39552)
- 院(39200)
- 基金
- 项目(216034)
- 科学(167416)
- 基金(155052)
- 研究(153844)
- 家(137888)
- 国家(136637)
- 科学基金(114098)
- 社会(98259)
- 社会科(92765)
- 社会科学(92733)
- 省(86307)
- 基金项目(82926)
- 自然(73232)
- 划(72238)
- 自然科(71470)
- 自然科学(71443)
- 自然科学基金(70179)
- 教育(68952)
- 编号(62853)
- 资助(61534)
- 成果(50655)
- 重点(48957)
- 发(48462)
- 部(47415)
- 创(44647)
- 农(43103)
- 课题(43016)
- 创新(41835)
- 科研(41764)
- 计划(40914)
- 期刊
- 济(154074)
- 经济(154074)
- 研究(92089)
- 农(83207)
- 中国(63249)
- 学报(60953)
- 农业(55876)
- 科学(52953)
- 大学(45241)
- 财(45059)
- 学学(43285)
- 管理(38637)
- 融(33942)
- 金融(33942)
- 业经(31553)
- 教育(28983)
- 业(27211)
- 技术(25155)
- 财经(23782)
- 经济研究(23318)
- 问题(22836)
- 经(20383)
- 版(19599)
- 业大(17166)
- 技术经济(16264)
- 世界(16074)
- 农村(16064)
- 村(16064)
- 贸(16062)
- 农业经济(15725)
共检索到48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建芬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从追求小城镇的数量转变为提升小城镇的内在质量。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推进江苏农村城镇化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加速城镇产业聚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张丽军 张默 李悦 郭思思 杨赫岩
通过对辽宁省法库县、昌图县农村家庭的调研,分析了农村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现状及影响其就学地点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在城镇有无购房、夫妻双方是否同在外打工、子女年龄、就读年级、上学距离、上学成本、收费情况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上学成本、子女就读年级等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词:
农村学龄子女 就学地点 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毅
本文以我国1984-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总体上是相宜的,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外贸依存度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因,金融是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创新金融支持机制等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陈宝东
理论分析表明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应该呈现倒U型曲线。在分析城镇化影响环境污染内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省级层面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是呈现明显的正向效应。在影响因素中,工业占比和能源使用效率对城镇化对污染排放的正向作用分别起到了增强和削弱的传导效应,消费水平提升显著增加了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治理投入未发挥理想的治污效果,开放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明显。实现城镇化过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污染 传导机制 环境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陈宝东
理论分析表明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应该呈现倒U型曲线。在分析城镇化影响环境污染内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省级层面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是呈现明显的正向效应。在影响因素中,工业占比和能源使用效率对城镇化对污染排放的正向作用分别起到了增强和削弱的传导效应,消费水平提升显著增加了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治理投入未发挥理想的治污效果,开放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明显。实现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推进环境保护的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清洁技术水平和科学规划城市布局等。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污染 传导机制 环境治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城镇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云 雷海章
20 0 2年 ,我国城镇化率为 39.1 %。纳瑟姆曲线昭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初步进入高速发展期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风琦
文章以城镇和农村为分析对象建立两部门模型,结合"互联网+"时代城乡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特征,利用全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4个分析模型深入探讨城镇化、信息化对农村生活消费能源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农村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的外溢效应显著,但各因素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是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的,其影响方向与作用大小是变化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倒U型发展轨迹。
关键词:
城镇化 信息化 农村生活能源 两部门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翌琳 张心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文基于中国CGS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逻辑回归、逐步回归、随机森林等方法对农民进城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政策方面的阻碍,在流向上,县级市和小城镇是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从个体来看,家庭收入越高、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所在村务农氛围较弱、所在村生活更加便利以及西北地区的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更强烈。从政策角度,应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有序推进就近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丹 汪少良 张藕香
本文在对安徽省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培训状况、保险状况、居住地到城镇的距离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负向影响;土地补偿款的理性消费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中的自主创业人员具有正向影响,而非理性消费则相反。最后,文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平平 高平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整体建设状况的基础上 ,指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认为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合理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土地、户籍制度问题和城镇管理体制问题是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