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4)
- 2023(14140)
- 2022(11791)
- 2021(11048)
- 2020(8824)
- 2019(19880)
- 2018(19443)
- 2017(37612)
- 2016(20369)
- 2015(22787)
- 2014(22800)
- 2013(22787)
- 2012(21832)
- 2011(20110)
- 2010(20965)
- 2009(20019)
- 2008(19091)
- 2007(17525)
- 2006(16314)
- 2005(15219)
- 学科
- 济(90579)
- 经济(90493)
- 业(61656)
- 管理(51926)
- 农(51761)
- 企(36867)
- 企业(36867)
- 中国(35085)
- 农业(34465)
- 融(28218)
- 金融(28216)
- 地方(27995)
- 银(27905)
- 银行(27884)
- 方法(27230)
- 行(27134)
- 数学(24210)
- 业经(24096)
- 数学方法(23970)
- 制(22734)
- 财(21588)
- 贸(17566)
- 贸易(17544)
- 发(17211)
- 易(17035)
- 环境(16448)
- 学(16144)
- 策(14833)
- 体(14351)
- 发展(13352)
- 机构
- 学院(297480)
- 大学(290321)
- 济(129835)
- 经济(126918)
- 研究(110001)
- 管理(109099)
- 中国(92123)
- 理学(91548)
- 理学院(90469)
- 管理学(89154)
- 管理学院(88586)
- 农(65559)
- 科学(63599)
- 京(62872)
- 财(61561)
- 所(56628)
- 中心(52215)
- 研究所(50507)
- 农业(49675)
- 江(48059)
- 财经(46575)
- 业大(46097)
- 经(42095)
- 范(40793)
- 北京(40618)
- 师范(40466)
- 州(38926)
- 经济学(38763)
- 院(38445)
- 省(35379)
- 基金
- 项目(184181)
- 科学(144106)
- 研究(142152)
- 基金(130021)
- 家(112217)
- 国家(111104)
- 科学基金(93506)
- 社会(90437)
- 社会科(85404)
- 社会科学(85384)
- 省(73913)
- 基金项目(67952)
- 教育(62543)
- 划(61254)
- 编号(60012)
- 自然(55585)
- 自然科(54090)
- 自然科学(54078)
- 自然科学基金(53077)
- 资助(52691)
- 成果(49955)
- 发(46909)
- 课题(42265)
- 重点(41656)
- 部(40922)
- 发展(38666)
- 创(38067)
- 展(38047)
- 性(37219)
- 国家社会(36986)
- 期刊
- 济(160792)
- 经济(160792)
- 研究(96248)
- 中国(69985)
- 农(68809)
- 融(50019)
- 金融(50019)
- 农业(46081)
- 财(43384)
- 学报(43015)
- 科学(41785)
- 管理(37864)
- 大学(33776)
- 教育(33668)
- 学学(31991)
- 业经(31224)
- 技术(24394)
- 经济研究(23313)
- 财经(22651)
- 问题(22269)
- 业(21919)
- 经(19478)
- 农村(16862)
- 村(16862)
- 世界(16305)
- 贸(16160)
- 农业经济(16034)
- 经济问题(15233)
- 版(15186)
- 国际(15003)
共检索到486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才云
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现代金融业有效发展的基础,也是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金融生态水平指标体系应用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并结合内外因素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阐释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村地区 金融生态 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刘德雄 傅志华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课题组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及其特征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 供求矛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 供求矛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 供求矛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农村未来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现状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支大林
东北农村地下金融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对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存在与规模、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现实影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取了东北农村地下金融活动的重要原始数据。在对调研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地下金融 借贷利率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晓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雯 郑云
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包含生物要素、环境要素等内容,为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应针对当前生态旅游管理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积极打造生态行政政府,致力于农村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维护与服务管理工作,对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进行宏观指导。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城镇化 宏观管理 政府职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维佳 寸云激
对于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贫困地区而言,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能否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实施生态保护扶贫为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双赢提供了可能性。文章以促进实施为导向,述评生态保护扶贫研究现状、分析生态保护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生态保护扶贫实施的对策,以期为生态保护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保护扶贫 生态保护与扶贫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卫生事业滞后,尤其是乡村两级卫生事业极不适应今后1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形势。研究分析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寻找对策,乃是当前卫生管理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德君
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盲点。基于这种缺失,文章从我国农村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文化软环境的营造以及建立相应保障措施等角度入手,论述了制度政策保障、法律法规保障以及科技支撑等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循环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鹏
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进一步厘清特色产业经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文章认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包括特色资源禀赋、规模化生产与销售、产业升级与融合、创新制度体系等四个方面。当前,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大批特色鲜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绿色生态产业化、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度不断提升等特点。但整体而言,农村地区特色产业仍处于培育成长期,面临产业集群效率不足、资金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未来仍需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定位、强化政策支持、抓好特色产品的创新,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