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5)
2023(8333)
2022(6978)
2021(6675)
2020(5559)
2019(12453)
2018(12624)
2017(24428)
2016(13573)
2015(15532)
2014(15543)
2013(15752)
2012(14895)
2011(13768)
2010(14387)
2009(13808)
2008(13786)
2007(12613)
2006(11925)
2005(10925)
作者
(39711)
(33568)
(33118)
(31507)
(20705)
(15935)
(14922)
(12886)
(12629)
(12015)
(11349)
(11174)
(10599)
(10468)
(10109)
(10048)
(9789)
(9789)
(9448)
(9349)
(8576)
(8348)
(8055)
(7775)
(7743)
(7672)
(7611)
(7302)
(6874)
(6662)
学科
(59782)
经济(59724)
(49684)
(41314)
管理(36280)
农业(32841)
中国(20112)
(19560)
企业(19560)
业经(18321)
方法(17826)
数学(15706)
数学方法(15546)
(15423)
地方(14551)
环境(14025)
(14000)
(12559)
农业经济(12483)
土地(12053)
(11766)
(10553)
银行(10549)
发展(10461)
(10445)
(10242)
(10222)
(9929)
贸易(9916)
(9805)
机构
学院(198852)
大学(194656)
(82862)
经济(80818)
管理(75414)
研究(69003)
理学(63016)
理学院(62371)
管理学(61500)
管理学院(61153)
中国(58159)
(51690)
(43290)
科学(40396)
(39344)
农业(38990)
(34860)
中心(34202)
业大(34128)
(33854)
研究所(30770)
财经(29520)
(27660)
北京(27501)
师范(27494)
(26809)
(26500)
(24914)
(24268)
农业大学(23885)
基金
项目(121270)
研究(95310)
科学(94042)
基金(84876)
(72663)
国家(71876)
科学基金(60477)
社会(60045)
社会科(56291)
社会科学(56274)
(48904)
基金项目(45162)
编号(42709)
教育(41651)
(39765)
自然(35744)
成果(35051)
自然科(34563)
自然科学(34552)
自然科学基金(33878)
资助(33696)
(30031)
课题(28627)
(28513)
(27560)
重点(26660)
国家社会(24395)
(24349)
(24235)
(23971)
期刊
(107016)
经济(107016)
研究(61817)
(57194)
中国(52455)
农业(38699)
学报(28725)
科学(28610)
(27711)
(24507)
金融(24507)
业经(24234)
教育(23739)
管理(23548)
大学(22683)
学学(20815)
(17421)
技术(16875)
问题(16513)
农业经济(15214)
农村(15083)
(15083)
资源(14134)
财经(14016)
图书(13362)
经济研究(13221)
(12033)
(11699)
经济问题(11608)
世界(10533)
共检索到327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  
党的十八大把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环境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目标。同时强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创造生态环境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有关会议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是改造治理城乡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创造一个净化的、良好的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环境"。农村土地资源环境规划建设是发展农村绿色、生态、新型农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今后在农村土地资源环境规划建设方面提倡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实现新农村的新型经济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实行产品经济体制,采用计划调节机制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不承认土地是商品,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有地租,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几个突出的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即:(1)土地所有权长期模糊不清,土地可以随意调拨。(2)土地资源配置规模过大,经营管理形式过于统一集中。(3)生产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脱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继康  冯玲玲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才能实现与其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处于一种失范的低效状态之中,具体表现为:动力机制的残缺性与非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符泽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刘新  王娜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设定农地发展权对保护农地的客观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设定为国家所有,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潇  李杨帆  尹荣尧  孙翔  朱晓东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适应"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智勇  
在推进农村变革过程中,因存在外部性条件的制约,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不仅是土地供给本身问题,而是涉及其他诸方面的系统性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城镇化发展、农村园区产业布局及农村土地权益改革等构成了影响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外部性主要条件。对这些外部性条件的梳理和解析,可以为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木斌  
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重要的制度安排。根据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层面不同将现有的纷杂的农村土地制度分为市场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土地市场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和对市场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三个层次。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第一、二层次的制度安排,逐步减少第三层次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刘桂艳  陈盛伟  
目前我国农地资源配置方式总体上仍以计划为主 ,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因而必须尽快实现以市场为主配置农地资源的根本性转变。为此 ,应采取以下对策 :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搞好农地市场体系建设 ,采取有力的配套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同民  
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运用法治的理念分析城市化视域下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征收法治的缺憾,导致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存在法律制度规定上的冲突、农民集体利益代表的缺失、农村集体法定土地他项权利较少、农地产权价值分配错位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需要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健全农地产权制度、公益性土地征收与非公益性土地征购制度、农地补偿制度、农地征收程序、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多样性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五个一”工程重点理论文章课题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不仅是自然资源、生产要素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土地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探讨和分析 ,指出了这一转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杨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这给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继民  
对农村土地产权实行"国有民用"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有"就是把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与城镇土地一样的国家所有,"民用"就是其归农民和其他民事主体长期使用。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建立土地流转、农民转移和城乡互动的良性机制,是实现土地"国有民用"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