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2)
2023(10213)
2022(8000)
2021(7388)
2020(6157)
2019(13629)
2018(13754)
2017(27950)
2016(15095)
2015(17296)
2014(17422)
2013(17493)
2012(16391)
2011(15032)
2010(15363)
2009(14643)
2008(14626)
2007(13323)
2006(12328)
2005(11310)
作者
(43211)
(36535)
(36117)
(34634)
(22933)
(17355)
(16355)
(14052)
(13898)
(13006)
(12384)
(12236)
(11557)
(11346)
(11147)
(11120)
(10638)
(10601)
(10378)
(10330)
(9353)
(9023)
(8893)
(8434)
(8367)
(8291)
(8205)
(7883)
(7420)
(7169)
学科
(76112)
经济(76025)
(50039)
(49273)
管理(38015)
农业(33061)
方法(29805)
数学(27561)
数学方法(27426)
(26775)
企业(26775)
中国(23154)
业经(21441)
(17223)
(16740)
地方(15464)
(14082)
(13350)
贸易(13340)
(13241)
银行(13233)
(13029)
(12728)
农业经济(12519)
(11954)
发展(11600)
(11582)
土地(11509)
(11484)
金融(11484)
机构
学院(226366)
大学(223575)
(101690)
经济(99737)
管理(87303)
理学(74644)
研究(74418)
理学院(73965)
管理学(73021)
管理学院(72616)
中国(62376)
(53078)
(48501)
(46746)
科学(40694)
农业(40127)
财经(37825)
中心(36644)
(36434)
业大(36004)
(36002)
(34393)
研究所(32166)
经济学(31624)
北京(29229)
(29064)
经济学院(28894)
师范(28859)
(28286)
财经大学(27560)
基金
项目(140615)
科学(111749)
研究(108885)
基金(103110)
(87470)
国家(86619)
科学基金(74556)
社会(72473)
社会科(68438)
社会科学(68425)
(54748)
基金项目(54297)
教育(48918)
编号(45976)
(44615)
自然(43732)
自然科(42662)
自然科学(42653)
自然科学基金(41906)
资助(41491)
成果(37828)
(33168)
(31913)
(31078)
课题(30833)
重点(30783)
国家社会(30536)
(28515)
教育部(28514)
(28381)
期刊
(120302)
经济(120302)
研究(70706)
(58506)
中国(49447)
农业(39340)
(34344)
学报(31502)
(30968)
金融(30968)
科学(30884)
管理(28114)
业经(26106)
大学(25978)
学学(24468)
教育(21901)
财经(19219)
问题(18594)
技术(17755)
(17529)
经济研究(17371)
(16400)
农村(15417)
(15417)
农业经济(15353)
世界(12785)
经济问题(12676)
(12523)
(12354)
理论(11393)
共检索到353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璐  王媛杰  
农村土地证券化是农村土地和金融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克服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融资困难、农村土地流转低效等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但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还处于理论探索、实践萌芽阶段,属于新兴事物,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本文就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证券化下,分析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和特殊性,并且引发对我国未来农村土地证券化发展的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博  
德国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概述在18世纪中晚期的德国,为了整顿处于崩溃边缘的农业经济,规范农村经济运行秩序,最大可能减少战争对农业经济主体的直接冲击,政府开始向农村大量注入资本。1770年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成立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这是德国第一家土地银行。合作社的社员开始主要是农民,合作社通过省级政府部门的指引来发行农村土地债券,将筹集到的闲散资金贷给合作社成员,助其发展农业经济。19世纪初,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既能解决农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机会,并能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文章在分析土地证券化涵义及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作了论证,并提出了我国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琼芳  
运用经济模型及经济数学方法,从投资者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土地债券是一种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产品,不失为改善我国农地流转情况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本文运用经济模型及经济数学方法,从投资者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土地债券是一种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产品,不失为改善我国农地流转情况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秀勤  
作为美国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农地证券化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本文在借鉴美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成功经验,对农村土地证券化运作机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藏波  杨庆媛  周滔  
研究目的:为中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深入研究和试点落实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综述法,从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两方面分析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研究结果:摆脱小农经济、增强农业规模经济和资金保障是国外农村土地证券化的产生诱因;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是土地证券统一运作的基础,同时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给予农村土地证券化资金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是农村土地证券化运行合理性和规范性的保障。研究结论:中国有必要通过农村土地证券化试点,从现实层面验证其可行性和推广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证券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依据各自国情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农村土地证券化运营模式。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及路径设计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继勇  
农村土地证券化作为一项农村土地和金融的制度创新,对于克服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诸多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模式选择,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毕继业  朱道林  王秀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大才  
土地证券化是农村融资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土地流动的最高级形式。我国也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将土地承包权构造和转变成为可销售和可流通的金融产品,即通过证券化的方式为农业筹集发展资金,搞活农村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我国的土地制度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证券化的条件,理应抓住机会,适时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意义主要在于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我们必须大胆创新,为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打造好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有效地将次等级土地开发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资源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必须克服来自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配套、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必须大胆创新,打造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制度环境,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恒森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劳动力转移迟缓等问题。依靠现行的政策思路和解决办法始终得不到根本改观。难道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出了问题吗?其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经确立,即潜伏了这些问题。在十多年来的运行中,它暴露出一系列制度缺陷:一是农户对长期收益预期不足及农外投资者无法进入农业进行投资。二是在收入、预期、风险目标的制约下,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合理配置。到1990年,全国发生转包、转让土地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数不到1%,流转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汉  牛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