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1)
2023(13138)
2022(10792)
2021(10165)
2020(8712)
2019(20261)
2018(20247)
2017(40173)
2016(21874)
2015(25030)
2014(25046)
2013(25082)
2012(23355)
2011(21387)
2010(21894)
2009(20742)
2008(20805)
2007(18991)
2006(16962)
2005(15265)
作者
(65700)
(55009)
(54988)
(52618)
(34467)
(26545)
(24851)
(21691)
(20648)
(19595)
(18751)
(18661)
(17488)
(17469)
(17162)
(16976)
(16736)
(15994)
(15956)
(15902)
(13864)
(13841)
(13587)
(12651)
(12561)
(12464)
(12201)
(12194)
(11121)
(11063)
学科
(99635)
经济(99556)
(63206)
管理(53531)
(51569)
方法(42848)
(40736)
企业(40736)
数学(38649)
数学方法(38028)
农业(33936)
中国(26477)
业经(25263)
(20985)
(20701)
(20058)
地方(19570)
(18100)
贸易(18091)
(17576)
(16152)
银行(16121)
(15465)
(14863)
(13872)
金融(13870)
(13777)
(13628)
理论(13035)
(12949)
机构
学院(324659)
大学(320412)
(134020)
经济(131081)
管理(123136)
研究(111078)
理学(105514)
理学院(104319)
管理学(102201)
管理学院(101636)
中国(88330)
(72287)
科学(69212)
(68907)
(60915)
(57796)
农业(55780)
业大(53894)
中心(52678)
研究所(52253)
(50574)
财经(47929)
北京(43420)
(43284)
(43080)
师范(42703)
经济学(40007)
(39817)
(39486)
经济学院(36286)
基金
项目(208990)
科学(163665)
研究(152265)
基金(150496)
(131559)
国家(130447)
科学基金(110586)
社会(95583)
社会科(90264)
社会科学(90234)
(82918)
基金项目(79965)
自然(71198)
自然科(69442)
自然科学(69425)
(69363)
教育(69239)
自然科学基金(68149)
编号(64118)
资助(61788)
成果(51779)
重点(47287)
(46360)
(46350)
课题(43719)
(42713)
科研(40225)
创新(39991)
国家社会(39142)
(38829)
期刊
(154767)
经济(154767)
研究(93736)
(73263)
中国(65637)
学报(51118)
农业(49410)
科学(49225)
(44544)
管理(40817)
大学(39048)
学学(37137)
(33977)
金融(33977)
业经(31200)
教育(31086)
技术(28077)
(24390)
财经(22948)
经济研究(22889)
问题(22421)
(19642)
(17694)
统计(17664)
技术经济(16883)
资源(16390)
农村(16063)
(16063)
(15744)
世界(15727)
共检索到488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荪玲  刘黎明  钟源  马聪  
基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基本内涵辨析和界定,构建了土地经营模式定量分析方法和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全国31个省市行政区2004—2013年土地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特征、转型驱动力以及未来转型趋势。结果显示:1)土地经营模式历史演变时空差异明显,总体上粗放分散地区发展快,集约规模地区发展稳中求进,全国土地经营模式东部地区集约度和规模度大于西部,南部地区的集约度和规模度大于北部;2)土地经营模式转型驱动力包括非农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其中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为主要驱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引导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主导模式是农村的工业化和依附于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阶段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最大特征,是它未能融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良性循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成功最终将可能取决于经济结构转换条件下农民的市民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曾咏梅  陈学军  李福夺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农村贫困程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程度空间相关性显著且具有跃迁性,但大多属于临近区域与本区域属性值均未发生改变的跃迁类型,其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并表现出从西部地区向中部和东部逐级递减的分布格局;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但其涓滴效应并非总是成立,经济增长与贫困程度存在"倒N"型的Kuznets曲线,目前几乎所有地区的GDP减贫效果均存在下降趋势,未来的减贫工作势必强调其他政策手段的重要性;我国农村贫困程度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应充分发挥有利的"被扩散"的区位优势,制定具有区域联动特点的空间扶贫开发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传岗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配置的格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增福,而且关系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与和谐社会机制的构建。以"三种流转模式"演化的最新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对象,并以政府主导型的演化机制为主线,重点分析有利变量与不利变量对具有"大跃进"特征的政府主导型演化趋势的影响,最终得出土地流转未来格局是:政府主导型短期扩张难以替代长期衰落的趋势,农户主导型短期停滞并不意味长期衰落,集体主导型依附特征将随政府主导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卫柏  柳钦  李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  
农村土地整治是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等突出问题,分析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土地"三整合"、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一整三还"综合模式、统筹协同决策模式及其创新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延飞  
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和集体经营模式的结构激励、经营效益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发现,五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存在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制约因素和异质制约因素。为此,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应当包括平衡多元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和尊重农民选择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自主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以学  彭超  孔祥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稳定和完善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实际上,自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各地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发育和制度变迁方面就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银   李秋凤   徐丽娜   阿力木江·吐斯依提  
农村土地流转能否促进农村家庭增收、缩小收入差距是亟需探究的现实问题。利用2014-2020年四期CFPS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基尼系数考察土地流转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互换、土地转出、土地转入,土地流转仅在中部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不同土地流转方式的增收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参与土地流转农村家庭的收入大于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村家庭的收入;2014-2020年四期参与土地流转农村家庭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06、0.524、0.507和0.460,其内部收入差距整体上呈缩小趋势。基于此,应健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体系、优化土地流转政策、解决好劳动力转移安置问题以及构建多维度低收入家庭利益保护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芬钰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土地不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此决定了耕地配置的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相联系的农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共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应当体现赋予农民土地保障功能。土地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短缺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保障形态。为了促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逐步用社会保障取代土地保障,促使土地由双重功能向单一功能(即生产要素功能)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几经变迁,并由此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兴衰更替的发展历程。目前土地制度又处于新的变革期,制度变革的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在产权视角下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程、动因、趋势,了解与农地相关的经济现象及运行的原因,对释放农地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析,阐述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创新形式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颂  夏英  吕开宇  张崇尚  
农村土地纠纷因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时空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益为各方所关注,处理不好无疑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农村改革的消极因素。全面掌握土地纠纷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对完善农村土地纠纷长效解决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个省125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纠纷发生件数、发生户数和纠纷类型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大致估计我国现有土地纠纷的整体发生概率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引发纠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土地纠纷的发生趋势做出合理判断并提出相应化解纠纷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舒雯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增量土地资源紧缺、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三大问题。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笔者认为,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走土地资本化的利用模式。土地资本化的提出严格地说,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体制,土地资本化目前来看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城市土地资本化,主要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和招拍挂制度。二是农村土地资本化,现阶段农村土地资本化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