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2)
- 2023(13100)
- 2022(11049)
- 2021(10528)
- 2020(8972)
- 2019(20795)
- 2018(20912)
- 2017(40949)
- 2016(22051)
- 2015(25241)
- 2014(24915)
- 2013(24727)
- 2012(22995)
- 2011(21025)
- 2010(21577)
- 2009(20577)
- 2008(20620)
- 2007(18961)
- 2006(16776)
- 2005(14948)
- 学科
- 济(97300)
- 经济(97222)
- 业(70913)
- 管理(61335)
- 农(51336)
- 企(48796)
- 企业(48796)
- 方法(42376)
- 数学(38049)
- 数学方法(37435)
- 农业(33820)
- 中国(26893)
- 业经(25368)
- 财(21331)
- 制(20364)
- 技术(20291)
- 地方(18550)
- 学(18372)
- 贸(17530)
- 贸易(17518)
- 易(17082)
- 银(16185)
- 银行(16157)
- 行(15482)
- 发(14498)
- 融(14077)
- 金融(14075)
- 策(14031)
- 理论(13869)
- 体(13542)
- 机构
- 学院(323852)
- 大学(319504)
- 济(135070)
- 经济(132201)
- 管理(127633)
- 理学(109738)
- 理学院(108623)
- 管理学(106659)
- 管理学院(106073)
- 研究(105399)
- 中国(84136)
- 农(68691)
- 京(67333)
- 科学(63958)
- 财(61170)
- 所(53383)
- 农业(52831)
- 业大(52371)
- 中心(50642)
- 江(50113)
- 财经(48105)
- 研究所(48032)
- 经(43473)
- 北京(42338)
- 范(41340)
- 师范(40990)
- 经济学(40108)
- 州(39725)
- 院(36900)
- 经济学院(36348)
- 基金
- 项目(207850)
- 科学(163758)
- 研究(154863)
- 基金(148962)
- 家(128715)
- 国家(127549)
- 科学基金(109484)
- 社会(98035)
- 社会科(92612)
- 社会科学(92584)
- 省(84179)
- 基金项目(78886)
- 教育(70945)
- 划(69213)
- 自然(69119)
- 自然科(67498)
- 自然科学(67482)
- 自然科学基金(66274)
- 编号(65221)
- 资助(60383)
- 成果(52485)
- 创(47451)
- 重点(46343)
- 部(46169)
- 发(45954)
- 课题(44510)
- 创新(43637)
- 国家社会(39848)
- 科研(39335)
- 教育部(39070)
- 期刊
- 济(154270)
- 经济(154270)
- 研究(92927)
- 农(70569)
- 中国(68585)
- 农业(47693)
- 学报(47643)
- 科学(46746)
- 财(45517)
- 管理(44445)
- 大学(37074)
- 学学(35094)
- 教育(34407)
- 融(33507)
- 金融(33507)
- 业经(31451)
- 技术(30154)
- 业(23691)
- 财经(23124)
- 经济研究(22835)
- 问题(21819)
- 经(19793)
- 技术经济(18325)
- 统计(17542)
- 版(17228)
- 策(16725)
- 科技(16495)
- 农村(15837)
- 村(15837)
- 农业经济(15596)
共检索到485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卫柏 柳钦 李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模式 剖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树忠 王兴杰 鲁金萍 王亦宁 张新华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及其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更关系到耕地保护与利用,从而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我国实行统一的、最严格的以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的土地管理制度,但各地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包括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置换、重组、兼并、股田等在内的土地流转模式。各种土地流转模式对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效应。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应以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宗旨。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模式 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海青 庆建奎
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青州市南小王村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产品,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对土地和资金两种资源进行整合运作。从南小王村案例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法律规定,更顺应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导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但融资机制设计尚有改进空间,需通过引入政府因素等方式予以优化。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流转 信托 融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艳 高世昌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打破小农经济束缚释放剩余劳动力,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第二,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改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破解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要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的矛盾,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城乡互动局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析,阐述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创新形式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信托 流转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信托 流转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亦琴
一、新制度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传统体制框架下,我国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依存于这种制度背景和经济结构,农民对土地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土地在相当高程度上承担着养育、就业、保险和生活福利保障功能,远甚于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旭开 董捷
当前,土地保障模式与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严重矛盾,不但导致了土地保障能力(生产能力)的下降,而且影响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均田制",它使得农民以无偿方式获得了具有增长性资产价值的土地。因此,要达到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利用效率共赢的目的,必须对农村土地保障模式进行创新,即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土地租赁制"、"土地收益均分制"和"农民保障强积金制"等一整套相互配套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 土地利用效率 模式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意定 王琼
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现行政策和法律依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实践基础和条件,以及国外土地信托流转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可行性作了探析。从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设计合理的土地信托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建立土地信托流转多功能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与扶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经营者,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搭配等方面,为构建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信托流转 可行性 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心毅 吴萍
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而流转模式是决定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将现行土地流转模式归纳为基础模式、新型模式和地方典型模式,对其优点、不足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表明有组织的流转模式更具有效率,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流转模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模式 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前涛 金莉 陈世杰
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对农村土地流转"成都模式"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该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性,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实践上对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有重要的作用。以"成都模式"为出发点,对其影响因素、政策定位进行了判断,针对土地市场、土地产权、社会保障、政府行为和行政执法与监督等5个方面开展价值取向分析,总结出"成都模式"在农村产权制度、融资模式、耕地保护-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经验,并对其特殊性进行了判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吕蓉
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大大加快,在8区县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土地流转区域范围得到不断拓展,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向多样化发展,流转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且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重视程度提高,土地流转形式更加规范化。文章在分析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流转特征、以产权改革促进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选取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土地流转"高陵模式"为例,分析其具体的实践策略,总结出"高陵模式"中流转土地建农场、小面积土地流转给园区、不改变流地农业生产性质的三大现象。以土地流转"高陵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参考,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战略意义,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机构、流转机制、配套体系等方面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研究,提出...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高陵模式 改进策略 西安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立明
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土地,对土地进行"两分两换",盘活本土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源性"特征的土地流转"关山模式"。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关山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关山社区的做法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尝试。"关山模式"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实现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关山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创新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关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土地流转 关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鲜梅
本文作者在基于山东省胶州(良乡一村)、吉林省松原(王府村、新凤村、则字村)、江苏省常熟(新丰村、梅南村)和太仓(东林村、电站村)等各地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良乡模式"、"新凤模式"、"则字模式"梅南模式"、"东林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要素与政策建议。首先,从"经营主体、流转形式、土地价格、土地用途与分配方式"等节点,对"五种模式"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比较;同时,依据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农地流转政策精神,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从"经营主体差异度、地权剥离明晰度、农地用途偏离度、地租价格合理度、农民权益保障度、收益分配透明度"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