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4)
- 2023(7258)
- 2022(5993)
- 2021(5768)
- 2020(4786)
- 2019(10589)
- 2018(10929)
- 2017(21178)
- 2016(11802)
- 2015(13412)
- 2014(13700)
- 2013(13677)
- 2012(12983)
- 2011(12070)
- 2010(12387)
- 2009(11922)
- 2008(11584)
- 2007(10809)
- 2006(9916)
- 2005(8958)
- 学科
- 济(51834)
- 经济(51776)
- 农(49354)
- 业(35730)
- 农业(32634)
- 管理(25238)
- 中国(16918)
- 业经(16846)
- 方法(15253)
- 制(14488)
- 数学(13889)
- 数学方法(13812)
- 企(13657)
- 企业(13657)
- 农业经济(12427)
- 土地(11605)
- 发(11600)
- 学(11247)
- 体(11206)
- 地方(10853)
- 财(10246)
- 银(10083)
- 银行(10068)
- 行(9802)
- 村(9666)
- 农村(9644)
- 贸(9348)
- 贸易(9343)
- 发展(9329)
- 展(9316)
- 机构
- 学院(176641)
- 大学(171074)
- 济(73466)
- 经济(71782)
- 管理(64384)
- 研究(62408)
- 理学(54384)
- 理学院(53825)
- 农(53760)
- 管理学(52988)
- 管理学院(52703)
- 中国(51635)
- 农业(41022)
- 科学(37450)
- 京(37360)
- 财(34316)
- 业大(34084)
- 所(32492)
- 中心(29843)
- 研究所(29039)
- 江(28552)
- 财经(26152)
- 农业大学(25416)
- 经(23539)
- 北京(23324)
- 范(23278)
- 师范(23052)
- 州(22221)
- 省(21716)
- 院(21580)
- 基金
- 项目(109193)
- 研究(84463)
- 科学(83914)
- 基金(76240)
- 家(66214)
- 国家(65502)
- 科学基金(53949)
- 社会(52519)
- 社会科(49126)
- 社会科学(49114)
- 省(44365)
- 基金项目(40635)
- 编号(37864)
- 教育(36705)
- 划(35921)
- 自然(31948)
- 成果(31115)
- 自然科(30970)
- 自然科学(30958)
- 农(30934)
- 自然科学基金(30357)
- 资助(30049)
- 课题(25525)
- 发(25427)
- 部(24770)
- 重点(23943)
- 性(22098)
- 创(21783)
- 制(21571)
- 国家社会(21294)
- 期刊
- 济(93794)
- 经济(93794)
- 农(59937)
- 研究(52263)
- 中国(43374)
- 农业(40484)
- 学报(29429)
- 科学(27613)
- 财(23074)
- 业经(23028)
- 大学(23023)
- 融(22205)
- 金融(22205)
- 学学(22101)
- 管理(18557)
- 教育(18081)
- 业(17685)
- 农业经济(15077)
- 问题(14749)
- 农村(14687)
- 村(14687)
- 技术(13955)
- 财经(12343)
- 经济研究(12025)
- 版(11600)
- 经济问题(10613)
- 经(10579)
- 世界(10334)
- 农村经济(9650)
- 资源(9595)
共检索到279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洪学 魏震铭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权利及其权利主体问题又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六大制度建设,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六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后明 黄程程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仅要明确农村土地现有分布和占有经营情况,还要对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需要的所有、承包、经营、流转、抵押、转让和收益等权利进行界定,消除阻碍农村土地不合理配置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因素,促进农村土地从产权模糊向权能清晰行使的转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淦
"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复杂的土地权利类型,我们抱持怎样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解读新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历史变迁轨迹,分析农村土地权利的变化及背后所体现的法律意义上的正当性,进而提出对现阶段出现的农村土地权利应有的一个价值取向。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历史变迁 正当性 农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红娟
土地权利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即土地权利直接或间接衍生而来的权利需求和权益保障冲突等问题:公法和私法制度冲突,农民要求发展与土地制度安排的冲突,土地增值实际收益人与权利人冲突……这些冲突长期客观存在且是引起社会不安和隐患的重要因素,冲突实质是农民、农村土地权、农村经济三大主体要求发展,而现有制度安排不能满足或者适应这些发展的需求,基于有限土地资源之上的发展权的发展成了各方问题解决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和法理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理性法律环境制度的对策,即明确农村土地权利的主体和客体,实现土地所有权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光辉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到农民土地权利的赋权与保护。对土地资源特性和农民行为特性的分析表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土地权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昱东 吴次芳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调整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述兴
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由于"集体"并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所以,如何界定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难题和现实难题。本文从民法共有理论出发,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权利形态上为总有,村民对其所在的集体土地享有总有权,总有权在性质上属于物权,并由村民构成的集体组织对集体土地享有管理权。基于总有权理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应分别情况予以定性,即村民对其所在集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被定性为物权,但集体组织之外的主体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在实质上应是债权。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承包经营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对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制度创新 农民工社会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规制 土地流转 保障 土地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晋洪涛 史清华
本文基于河南24县494个样本农户的研究证实农民确实存在着农地权属认知的"非集体化"倾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农户对"集体"概念的理解偏差、农村地区法律普及工作的滞后、农地产权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土地管理工作的强烈国家意志是"非集体化"认知的根源。农民这种看似错误、实则理性的认知将会影响到农村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各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峥嵘 杨省庭
法律经济学认为,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的。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要使其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应当以其权属形式的特殊方式,在建立好现行市场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新的模式构建,有效整合并且自由流通。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分离,农民对集体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私产化"。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土地权流转 公平与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