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0)
- 2023(11076)
- 2022(9405)
- 2021(8867)
- 2020(7307)
- 2019(16741)
- 2018(17018)
- 2017(32654)
- 2016(18199)
- 2015(20353)
- 2014(20742)
- 2013(20417)
- 2012(18810)
- 2011(17243)
- 2010(17803)
- 2009(16912)
- 2008(17160)
- 2007(15568)
- 2006(14388)
- 2005(13271)
- 学科
- 济(74072)
- 经济(73964)
- 业(58126)
- 管理(51018)
- 农(50440)
- 企(36725)
- 企业(36725)
- 农业(33327)
- 制(24174)
- 方法(23981)
- 业经(23502)
- 中国(23159)
- 财(21302)
- 数学(20787)
- 数学方法(20545)
- 体(16929)
- 银(14957)
- 银行(14944)
- 行(14363)
- 地方(14019)
- 发(13651)
- 贸(13403)
- 贸易(13394)
- 学(13279)
- 易(13165)
- 体制(13162)
- 农业经济(12527)
- 融(12480)
- 金融(12477)
- 策(12175)
- 机构
- 学院(260435)
- 大学(255162)
- 济(109828)
- 经济(107398)
- 管理(96925)
- 研究(87726)
- 理学(81680)
- 理学院(80860)
- 管理学(79643)
- 管理学院(79183)
- 中国(72465)
- 农(57254)
- 财(56548)
- 京(54658)
- 科学(49644)
- 所(44323)
- 农业(43291)
- 江(42877)
- 财经(42358)
- 中心(41507)
- 业大(40511)
- 研究所(38784)
- 经(38114)
- 北京(34628)
- 范(34296)
- 师范(34022)
- 州(33473)
- 经济学(32679)
- 院(31046)
- 财经大学(30637)
- 基金
- 项目(157089)
- 研究(123673)
- 科学(123032)
- 基金(111424)
- 家(95216)
- 国家(94210)
- 科学基金(80032)
- 社会(78253)
- 社会科(73611)
- 社会科学(73593)
- 省(62717)
- 基金项目(58692)
- 教育(56792)
- 编号(53729)
- 划(51080)
- 自然(47503)
- 自然科(46246)
- 自然科学(46237)
- 自然科学基金(45420)
- 成果(45110)
- 资助(44338)
- 课题(37399)
- 部(36247)
- 制(36110)
- 重点(35199)
- 发(35184)
- 性(33265)
- 创(32448)
- 农(32317)
- 国家社会(31914)
- 期刊
- 济(137938)
- 经济(137938)
- 研究(84252)
- 中国(64004)
- 农(61597)
- 财(44310)
- 农业(41194)
- 学报(35906)
- 科学(35525)
- 管理(34497)
- 教育(33480)
- 融(32192)
- 金融(32192)
- 大学(29434)
- 业经(28310)
- 学学(27528)
- 技术(23064)
- 财经(21171)
- 问题(19683)
- 经济研究(19020)
- 业(18854)
- 经(18203)
- 农村(15965)
- 村(15965)
- 农业经济(15513)
- 版(14502)
- 世界(13517)
- 经济问题(13511)
- 贸(13313)
- 理论(12589)
共检索到420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西
一、引言按照“理性行为”的假定,“一个决策者在面临几个可供他选择的方案时,会选择一个能令他的效用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①。而实际的人又是在由资源、制度和技术所约束的环境中活动的。这种有限的活动空间往往限制了决策者所能选择的范围。因此,在面对我国目前农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合军 潘兴良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四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大体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但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法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土地制度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翠环
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不变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分离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将一度被人为隔断的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重新有效连接起来,彻底打破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方向 多元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利仲
目前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滞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研究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工作举措,对解决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问题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担着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政策功能,土地被异化为“准公共品”,农村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是:在遵循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赋予农民稳定、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立法,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改革二元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民 土地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贵宸 魏道南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讨──安徽滁州地区农村调查王贵宸,魏道南1980年5月,农村第一步改革伊始,我们曾到安徽滁州地区农村,调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1994年6月,我们又来到滁州地区调查。这里的一些村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放活土地使用权,正在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必良 王玉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发展的深层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核心,重构以产权为中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走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本文在解剖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对几种主要的变革主张进行了评述,並通过对土地产权的重新界定,提出了重构土地制度的基本思想以及土地产权股份化的政策主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远江 刘耀森
针对重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文章认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从重庆现实看,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与稳定家庭承包制的矛盾,采取有效对策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是从战略上保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试验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土地基本经营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 政策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三前提、一原则、一目的"改革思路,将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土地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涛 张怡梅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出现的主要问题中国自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反映了中央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思想,巩固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之为“新土地革命”。但在土地承包法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隐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