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9)
2023(10908)
2022(9159)
2021(8610)
2020(7345)
2019(16987)
2018(16795)
2017(33462)
2016(17896)
2015(20387)
2014(20452)
2013(20748)
2012(19604)
2011(17919)
2010(18490)
2009(18000)
2008(17395)
2007(16091)
2006(14481)
2005(13206)
作者
(52428)
(44176)
(43954)
(42025)
(27528)
(21155)
(20115)
(17234)
(16494)
(15722)
(14949)
(14683)
(13880)
(13792)
(13649)
(13635)
(13421)
(12814)
(12710)
(12708)
(11053)
(10960)
(10831)
(10198)
(10123)
(10040)
(9909)
(9710)
(8990)
(8960)
学科
(81994)
经济(81920)
(57344)
(50690)
管理(44645)
(34824)
企业(34824)
农业(33538)
方法(32484)
数学(29557)
数学方法(29362)
中国(28616)
(27480)
金融(27478)
(26650)
银行(26625)
(25771)
业经(22408)
(21210)
(20790)
地方(18787)
(16583)
贸易(16569)
(16182)
(13816)
(13245)
(12764)
农业经济(12583)
(12372)
财务(12347)
机构
学院(266794)
大学(261951)
(117270)
经济(114805)
管理(99819)
研究(90489)
理学(85050)
理学院(84212)
管理学(83015)
管理学院(82540)
中国(77521)
(62643)
(55011)
(54093)
科学(52282)
农业(48022)
(46431)
中心(44809)
业大(43284)
财经(43137)
研究所(41572)
(41075)
(38961)
经济学(36114)
北京(34194)
(33281)
(33155)
经济学院(32974)
师范(32876)
财经大学(31407)
基金
项目(165517)
科学(128729)
研究(126045)
基金(118117)
(101243)
国家(100271)
科学基金(84472)
社会(80022)
社会科(75540)
社会科学(75516)
(66318)
基金项目(62965)
教育(55970)
(54129)
编号(53987)
自然(50707)
自然科(49414)
自然科学(49400)
自然科学基金(48516)
资助(47753)
成果(44340)
(38017)
(37567)
重点(37044)
课题(36077)
(35267)
(34477)
(33143)
国家社会(32926)
创新(32275)
期刊
(135980)
经济(135980)
研究(79542)
(66603)
中国(53541)
农业(44502)
(44099)
金融(44099)
(40741)
学报(39843)
科学(37107)
大学(30975)
管理(30589)
学学(29600)
业经(27942)
教育(23010)
技术(21566)
财经(21288)
(20557)
问题(20042)
经济研究(19627)
(18191)
农村(16042)
(16042)
农业经济(15404)
(14640)
理论(14477)
(14408)
世界(14216)
经济问题(13848)
共检索到41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运用合作制产权分析的概念,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的产权变异及其内在的治理缺失问题,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爱喜  
目前农村合作银行存在产权不清和所有者缺位问题,中央政府希望通过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来解决。本文基于农户金融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双重视角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与GDP挂钩体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结果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产权制度选择行为,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建立产权清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而地方政府按照GDP最大化目标选择的农村合作银行制度使改革偏离了预定目标,导致众多问题出现。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郭泓黎  
"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重要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便是关键所在。本文就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有真  王继权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 ,贯彻“三性”原则 ;有利于改善合约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有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 ,优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世友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多层次、商业化、多元化区域特征,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原因,提出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向恒  
本文在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进行一般性考察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 ,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描述和分析 ,指出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在我国农村没有得到真正确立 ,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现阶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对产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是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现阶段和今后较长时期内 ,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主要金融形式 ,因此 ,确立真正的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是改革的关键。在主体产权框架之外 ,其他形式的产权改革尝试也应该允许进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丁俊峰  
本文从信贷市场的准入性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控制权自1977-2006年的近30年发展史中的变迁出发,论证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历次困境和突围所体现的制度含义。文章的分析立足于合作金融体制的演变,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经典的合作金融组织具有三个制度特征:一是信贷可得性原则下单个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导致全体农户信贷市场的局部均衡;二是股金与存款相异原则下的信贷有效需求持续上升;三是社员主权原则下的“大锅饭”激励。第二,中国30年农村金融改革因合作金融组织的商业化经营导致合作理想的破灭,其特点是治理结构上的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导致、信贷结构上的资金非农化、市场结构上的垄断性。第三,真正的金融合作以自发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曙光  郭欣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演进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行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LD农村信用联社的案例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一方面需要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拓展业务领域,同时也必须适应农村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详尽解析了LD联社的存贷款业务创新和贷款风险控制与信用评估体系,并揭示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行为与农民信用意识培育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奇龙  唐娟红  罗兴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新的组织形式在农村存在已久,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为"跑路"风险而激增的质疑。本文构建了亲缘选择和直接互惠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内生机理,试图为农村合作金融未来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思路。研究发现:亲缘关系强度对农户合作意愿有促进作用,有效解决了合作困境。在直接互惠机制影响下,农户交互频率即重复博弈次数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农户之间资金互助合作行为涌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圈层结构稳定和特殊的亲缘关系,变"他组织"为"自组织",推动合作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群琳  
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合作金融产权制度自身的缺陷,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设计,尤其是股权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导致产权改革成效不明显。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采取多种模式改造农村信用社,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玲玲  刘彬斌  陈学研  
一、农村电商与农村金融整合的障碍分析。1.农村电商品牌效应不显著、担保物不足。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包装、物流、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致使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很多不达标准的劣质产品容易流入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影响了农村电商有序、规范开展。此外,农村电商特色产品的生产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散地和深加工,难以进行规模化、品牌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车士义  庞博  谢欣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有利于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善农户的信用状况,从而提高农村的贷款可获得性,解决现有小额信贷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匹配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回顾新中国土地改革历史,总结出逐步还权赋能,提高农民土地产权的全面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演进逻辑,进而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土地改革中深层次问题,提出通过土地产权抵押改革拓宽农村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提高农村贷款额度、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守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已历经60载的发展,然而始终没有形成成熟的制度框架、发展模式:发端于建国初期的农村合作金融,最终彻底异化为农村商业金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大起大落,最终在1999年被全部取缔;2006年开始兴起的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至今,艰难发展、问题频发。本文着眼于推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安亚光  聂桂平  
本文从金融约束理论原理入手,判断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产生日益明显的金融约束趋势。文章就这一趋势的表现,以及源自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政策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根源进行了分析,指出解除农村金融约束趋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跨越有赖于消除农村金融的制度性障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深化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石林  张艳萍  
一、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1.农业弱质性。目前,我国农业自然风险较高、农户聚居度低,农村非农产业仍处于小、散、乱的阶段,造成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进而制约着金融消费市场发展。一是农业和农村投资的门槛高、回收期长。农村千差万别的交通、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