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2)
- 2023(12181)
- 2022(10106)
- 2021(9497)
- 2020(7954)
- 2019(17994)
- 2018(18420)
- 2017(35729)
- 2016(19311)
- 2015(22187)
- 2014(22507)
- 2013(22336)
- 2012(20871)
- 2011(19556)
- 2010(20300)
- 2009(19166)
- 2008(18527)
- 2007(16939)
- 2006(15659)
- 2005(14236)
- 学科
- 济(106345)
- 经济(106245)
- 业(54973)
- 农(50431)
- 管理(49264)
- 方法(37116)
- 农业(33432)
- 企(33420)
- 企业(33420)
- 数学(33290)
- 数学方法(32746)
- 中国(26770)
- 业经(24788)
- 地方(24306)
- 制(19713)
- 学(18907)
- 财(16576)
- 体(15220)
- 银(15136)
- 银行(15112)
- 贸(15039)
- 贸易(15024)
- 发(14837)
- 行(14673)
- 易(14548)
- 融(14050)
- 金融(14043)
- 策(13959)
- 地方经济(13656)
- 理论(13363)
- 机构
- 学院(293995)
- 大学(288908)
- 济(131675)
- 经济(129038)
- 管理(111075)
- 研究(102338)
- 理学(94955)
- 理学院(94019)
- 管理学(92280)
- 管理学院(91772)
- 中国(80430)
- 农(63171)
- 京(60688)
- 科学(59506)
- 财(58057)
- 所(52061)
- 农业(48196)
- 研究所(46730)
- 中心(46704)
- 业大(46255)
- 江(45546)
- 财经(45295)
- 经(40801)
- 经济学(39762)
- 北京(38328)
- 范(37535)
- 师范(37158)
- 州(35628)
- 院(35537)
- 经济学院(35427)
- 基金
- 项目(183319)
- 科学(143705)
- 研究(137989)
- 基金(131151)
- 家(113192)
- 国家(112188)
- 科学基金(95324)
- 社会(88425)
- 社会科(83383)
- 社会科学(83359)
- 省(73389)
- 基金项目(68424)
- 教育(63179)
- 划(59828)
- 自然(58471)
- 编号(58099)
- 自然科(57077)
- 自然科学(57065)
- 自然科学基金(55998)
- 资助(54751)
- 成果(47797)
- 发(41487)
- 部(41075)
- 重点(40984)
- 课题(40435)
- 创(37208)
- 国家社会(36222)
- 农(35059)
- 教育部(34954)
- 创新(34818)
- 期刊
- 济(161135)
- 经济(161135)
- 研究(90207)
- 农(66385)
- 中国(62132)
- 农业(44585)
- 学报(43157)
- 科学(41404)
- 财(41116)
- 管理(40634)
- 大学(34232)
- 学学(32698)
- 融(31827)
- 金融(31827)
- 教育(30621)
- 业经(30036)
- 技术(28175)
- 经济研究(24678)
- 财经(22751)
- 问题(22125)
- 业(20583)
- 经(19663)
- 统计(16903)
- 技术经济(16732)
- 世界(16287)
- 农村(15763)
- 村(15763)
- 农业经济(15537)
- 经济问题(15084)
- 版(15081)
共检索到45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印礼 刘彩华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模式选择翟印礼刘彩华在我国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合作经济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发展,又关系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向东梅 陈德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其创新思路和模式选择必须符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此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波兰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剩余财富逐步提高时,其格局也发生明显的改革和调整。农村社区利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农村社区的资源、资产、资金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为妥善解决各个利益主体的矛盾,创新组织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的意义和目前应用模式基础上,分析模式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社区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繁一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剩余财富逐步提高时,其格局也发生明显的改革和调整。农村社区利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农村社区的资源、资产、资金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为妥善解决各个利益主体的矛盾,创新组织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的意义和目前应用模式基础上,分析模式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社区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锦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中介组织。当其以中间变量形式存在于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户之间后,便可以通过其组织职能、载体职能及中介与服务职能来有效地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增进农户融资绩效。本文借助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进融资绩效的功能评析,分析了当前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信贷模式和面临的信贷约束,同时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担保机制以及引入保险机制是提高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信贷供给效率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金融 信贷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必良
由广东商学院叶祥松教授等撰写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农联模式》)一书,在"组织的团队化"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该书通过构建"农联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形成机制,创新了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春雅
在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日渐深入的当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仍然不时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工作,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本文将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监督模式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建中 宋旭超 刘家顺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其现状,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失灵,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集体经济存在着"政企不分"、组织虚设和产权结构不合理等制度缺陷,因此认为,对现有经营体制进行公司化改造势在必行。同时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公司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秀和 徐红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分析了重构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必要性 ,试图构建一个由不同形式的合作社有机组成的多样性、多功能、多层次、跨地域、全方位开放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并通过绩效预期来衡量重构后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是否更具效率。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重构 绩效预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学鹏 蒋靓
本文依据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把甘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归纳为政府主导型协会、能人主导型协会、公司主导型协会和合作社四种模式,并从组织机构及运行方式、经营情况及发挥的作用、组织与政府和农户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了甘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状况。
关键词:
甘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模式 内部运行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莉 耿黎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是把股份经济和合作化经济某些原则、因素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统一体,是以股份制形式经营的合作制集体经济,其管理和运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联实 王宝山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辽宁农村同全国一样,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家庭承包制取代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这在解放农村生产力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走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那种合作化的新型合作经济的道路。这种新型的合作经济需要一种载体,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广泛地进行了探索、创新和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在密切关注着新型组织的创新和成长。探索和开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宇 王芳
在当前市场化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机制为主导的设施供给和资源配置方式下,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项理论化并实践了或正在实践中的制度设计,有效地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灌溉市场化改革的结构要素和功能效力,在中国农村集体灌溉管理中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但目前中国多数协会组建和运行不规范;农民自愿民主协商、自主决策的原则体现得不够充分;协会经费普遍不足,有的运转不畅或处于半瘫痪状态;许多政策措施和效果经验总结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婷 夏英 孙东升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利益共同体和乡村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农民再组织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塑农民主体性和再造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成功范例,揭示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约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农民自组织层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