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4)
- 2023(2978)
- 2022(2489)
- 2021(2422)
- 2020(1996)
- 2019(4333)
- 2018(4415)
- 2017(8770)
- 2016(4930)
- 2015(5304)
- 2014(5324)
- 2013(5397)
- 2012(5014)
- 2011(4735)
- 2010(4891)
- 2009(4693)
- 2008(4572)
- 2007(4364)
- 2006(4098)
- 2005(3609)
- 学科
- 农(43297)
- 农业(28736)
- 济(24202)
- 经济(24173)
- 业(22710)
- 业经(10847)
- 农业经济(9664)
- 村(8841)
- 农村(8836)
- 发(7089)
- 土地(6680)
- 制(6486)
- 劳(6480)
- 劳动(6480)
- 发展(6270)
- 展(6265)
- 农业劳动(6263)
- 管理(6120)
- 地方(6082)
- 中国(6048)
- 人口(6015)
- 收入(5898)
- 动力(5732)
- 劳动力(5711)
- 农业人口(5663)
- 分配(5504)
- 建设(5410)
- 方针(5384)
- 及其(5365)
- 体(5233)
- 机构
- 学院(71560)
- 大学(65019)
- 农(37287)
- 济(33645)
- 经济(33069)
- 管理(27980)
- 农业(27937)
- 研究(24770)
- 理学(24381)
- 理学院(24219)
- 管理学(23900)
- 管理学院(23800)
- 中国(21185)
- 业大(19258)
- 农业大学(16761)
- 科学(14500)
- 业(13038)
- 中心(12975)
- 京(12953)
- 所(12798)
- 经济管理(12088)
- 江(12038)
- 财(11971)
- 研究所(11388)
- 省(10741)
- 发(10635)
- 发展(9843)
- 展(9831)
- 科学院(9331)
- 财经(9022)
- 基金
- 项目(45886)
- 研究(37369)
- 科学(36032)
- 基金(32486)
- 家(27720)
- 国家(27311)
- 社会(24279)
- 农(23944)
- 科学基金(23087)
- 社会科(22476)
- 社会科学(22470)
- 省(19976)
- 基金项目(17855)
- 编号(17722)
- 教育(14905)
- 划(14806)
- 成果(13416)
- 自然(12913)
- 自然科(12563)
- 自然科学(12561)
- 自然科学基金(12326)
- 发(11818)
- 资助(11742)
- 业(11469)
- 村(10894)
- 农业(10701)
- 课题(10659)
- 部(10619)
- 制(10345)
- 性(10151)
共检索到112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互联网已成为引领"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三农"大有可为,应遵循农民利益导向、具备条件先搞、发挥年轻人和能人带动作用、先试点后推广等原则,发挥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作用,注重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乡村物流体系建设难题、农村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难题、互联网交易产品质量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孝辉 申莉 刘献良
为"三农"金融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对于解决传统"三农"金融服务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既要从战略层面进行再思考、再定位,也要从平台系统、体制机制、运营风控、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再设计、再构建,还要从人才队伍、产品模式等方面进行再引进、再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严圣艳 许安心
目前,我国"互联网+农村流通业"的融合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处于粗放式竞争阶段、自建平台与"嵌入"平台的两难选择、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以及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等。应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依托当地的资源基础,进行组织创新的探索和合理的产业定位。此外,应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多方位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鲍小平
如果从解放生产力角度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变革,那么从发展生产力角度说城镇化就是我国农业的第二次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是我国农业一定时期内的增产,而城镇化所带来的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城镇化的条件,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政策、抓住机遇大胆改革,我国就能够实现农业的第二次大变革。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富余劳动力 户籍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更生
今年4月4日成为正式法律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取消了已有60余年历史的农产品价格与收入支持政策,代之以为期7年的“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7年后完全停止政府补贴。这一法律的实施,必将导致大批中小农场的破产,但也将促使最新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从而使美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高和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农业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我国必须加快农业改革步伐,加速农业的发展,否则,后果严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现在金融体制已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年代.我是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四十多年来我在银行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50年代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金融体制转变,第二次变革是8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转变,第三次变革是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彻底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其目的不在于抚今追昔、抒发感慨,而在于让我们从半个世纪的历史跨度,分清楚哪些是为计划体制配套的,哪些是为市场经济配套的,不至于死抱着计划经济年代的金融制度而不敢跨越,从历史角度论证当前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嵘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所谓的"农村真苦"问题实质上是"农民真穷"的问题,而"农业"在正常发展,最大的发展阻碍就是"农民"问题,具体地说,是农民太多了的问题。农民太多也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太低继而经济贫穷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把解决农民太多的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来抓。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太穷太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娟
本文详细介绍了普惠金融的深刻内涵,阐明了互联网金融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客观陈述了我国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农村金融在普及时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对其他国家农村金融普惠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村金融普惠 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阳
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正在改变农村金融生态和支付格局。为维持并巩固在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导地位,涉农银行机构需借鉴城市支付业务的发展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农村支付变革的趋势与特点,积极布局农村支付市场。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支付 移动端 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真怀
近期笔者对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印象是,尽管农村信用社担负着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责任,但由于涉农金融具有收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卜祥来
党的十六大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放到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来认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部署。现结合学习十六大报告,对“三农”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三农”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三农”问题主要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产业基础不牢,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社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汝熹 张国安 陈志洪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分析 ,认为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必须真正地把农业提高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在认识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的同时 ,本文强调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持久性地提高农民收入 ,立足于农村发展 ,着眼于农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土地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累积的产物。但是,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的问题,那么现在的“三农”问题已从单纯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分配、公平待遇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关乎全局的问题。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