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5)
2023(8673)
2022(7232)
2021(6998)
2020(5692)
2019(13029)
2018(13006)
2017(26283)
2016(14333)
2015(15977)
2014(15820)
2013(15853)
2012(14947)
2011(13663)
2010(14061)
2009(13376)
2008(13132)
2007(12280)
2006(11488)
2005(10291)
作者
(39316)
(33130)
(33027)
(31556)
(20677)
(15655)
(14797)
(12700)
(12550)
(11944)
(11255)
(10814)
(10445)
(10400)
(10146)
(10058)
(9817)
(9605)
(9508)
(9425)
(8421)
(8297)
(8029)
(7750)
(7672)
(7630)
(7444)
(7163)
(6719)
(6711)
学科
(61913)
经济(61848)
(50537)
(46550)
管理(34422)
农业(33614)
(23201)
企业(23201)
中国(21297)
方法(20858)
数学(19268)
数学方法(19066)
业经(18743)
(15891)
(14982)
地方(13609)
(13009)
(12778)
贸易(12769)
(12569)
农业经济(12424)
(11955)
(11840)
银行(11827)
(11450)
及其(11016)
(10376)
政策(10106)
发展(9963)
(9940)
机构
学院(206642)
大学(201057)
(94170)
经济(92287)
管理(80030)
研究(70625)
理学(68292)
理学院(67666)
管理学(66785)
管理学院(66397)
中国(58612)
(50486)
(44115)
(41527)
科学(38692)
农业(37901)
(35015)
中心(33776)
财经(33439)
业大(33315)
(32590)
研究所(31004)
(30333)
经济学(28125)
(26755)
师范(26602)
北京(26261)
(25566)
经济学院(25469)
经济管理(24648)
基金
项目(127116)
研究(101019)
科学(100612)
基金(91727)
(77606)
国家(76789)
科学基金(65516)
社会(65513)
社会科(61717)
社会科学(61706)
(49783)
基金项目(47901)
教育(44450)
编号(43930)
(40564)
自然(37878)
资助(36966)
自然科(36936)
自然科学(36928)
成果(36737)
自然科学基金(36268)
(30060)
(29782)
(29584)
课题(29034)
重点(27441)
国家社会(26966)
(26700)
(26382)
(25794)
期刊
(115111)
经济(115111)
研究(65169)
(57076)
中国(46330)
农业(38525)
(30191)
(28599)
金融(28599)
科学(27473)
学报(27145)
管理(25778)
业经(25263)
大学(22914)
学学(21792)
教育(20756)
问题(17165)
(16803)
技术(16725)
财经(16340)
经济研究(16144)
农业经济(15303)
农村(15192)
(15192)
(14072)
世界(12286)
经济问题(12119)
(11795)
(11422)
技术经济(10534)
共检索到327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元海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素质较低,再加上观念认识不到位,组织管理工作滞后,就业环境不完善等,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广辟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管理和协调,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地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阳俊雄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一)2003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人(约1.7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江华  邹帆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中的一种历史进步,体现了亿万农民的选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以及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这种流动带有很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从而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及经济问题。为了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文章提出了三项重要措施: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完善就业体制;2.健全和完善户籍管理,就业指导与培训,以及劳动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3.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第二产业、中小城镇和开展劳务输出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多渠道的疏导与分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家雄,李年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亚军  董入芳  苏建军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界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剖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农业的投入、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灵芝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创造外部就业机会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 ,增强农业内部消化吸收能力 ;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相关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群  欧阳涛  
论述了开拓农村市场的意义 ,具体分析了开拓我国农村市场面临的困难 ,并针对现实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孙科  庞笑萌  
目前,辽宁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加强辽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前  
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太弱。因此,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坚持量力而行的逐步推进原则、加大中央支持的力度、吸引外部资本参与、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等,以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秋菊  高萍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一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三是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我国正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剧转移的关键阶段,及时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和原因及应对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等重大变化。分析了残缺的土地产权制度;排斥性的城镇住房制度;歧视性城市就业政策等产生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等应对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简玉兰  
随着土地的减少,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我国已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怎样进行合理转移以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