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1)
- 2023(9141)
- 2022(7862)
- 2021(7414)
- 2020(6371)
- 2019(14898)
- 2018(14995)
- 2017(30070)
- 2016(16576)
- 2015(18979)
- 2014(19105)
- 2013(19459)
- 2012(18459)
- 2011(16732)
- 2010(17083)
- 2009(16539)
- 2008(16771)
- 2007(15685)
- 2006(13978)
- 2005(12571)
- 学科
- 济(75797)
- 经济(75733)
- 业(52262)
- 农(50348)
- 管理(41099)
- 农业(33197)
- 方法(31621)
- 企(29848)
- 企业(29848)
- 数学(28657)
- 数学方法(28452)
- 中国(21809)
- 业经(20737)
- 财(18286)
- 制(16972)
- 地方(15233)
- 贸(14993)
- 贸易(14988)
- 易(14649)
- 学(13319)
- 银(12604)
- 银行(12573)
- 发(12486)
- 农业经济(12401)
- 行(12016)
- 体(11205)
- 策(10632)
- 融(10602)
- 金融(10598)
- 发展(10182)
- 机构
- 学院(250988)
- 大学(247445)
- 济(108364)
- 经济(106143)
- 管理(94963)
- 研究(84244)
- 理学(81465)
- 理学院(80635)
- 管理学(79431)
- 管理学院(78988)
- 中国(67212)
- 农(62185)
- 京(51745)
- 科学(50613)
- 财(49595)
- 农业(47779)
- 所(43942)
- 业大(43013)
- 中心(40194)
- 研究所(39444)
- 财经(38919)
- 江(38855)
- 经(35150)
- 经济学(32994)
- 北京(32591)
- 范(31987)
- 师范(31705)
- 州(30625)
- 经济学院(30115)
- 农业大学(29432)
- 基金
- 项目(156782)
- 科学(121929)
- 研究(117310)
- 基金(112277)
- 家(96868)
- 国家(95955)
- 科学基金(80731)
- 社会(74347)
- 社会科(69986)
- 社会科学(69964)
- 省(62426)
- 基金项目(60023)
- 教育(52208)
- 划(51319)
- 编号(50448)
- 自然(49723)
- 自然科(48446)
- 自然科学(48431)
- 自然科学基金(47551)
- 资助(45412)
- 成果(41318)
- 部(35578)
- 发(35410)
- 农(35010)
- 重点(34729)
- 课题(33181)
- 创(31801)
- 国家社会(30378)
- 性(30261)
- 教育部(29831)
- 期刊
- 济(127242)
- 经济(127242)
- 研究(72498)
- 农(66289)
- 中国(49981)
- 农业(44787)
- 学报(39637)
- 财(37445)
- 科学(36679)
- 大学(30602)
- 学学(29233)
- 管理(28764)
- 融(27653)
- 金融(27653)
- 业经(27167)
- 教育(21124)
- 业(20749)
- 技术(20334)
- 财经(19137)
- 问题(19121)
- 经济研究(18074)
- 经(16412)
- 农业经济(15270)
- 农村(15165)
- 村(15165)
- 版(14932)
- 世界(13339)
- 技术经济(13338)
- 经济问题(13282)
- 理论(12868)
共检索到378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忠
农民工政策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政府放松其农民工政策,将促进城市化进程,但城市政府必须支付庞大的显性成本,而能够降低城市政府显性成本的农民工政策有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即造成城市化滞后,加剧城乡和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农民工 显性成本 机会成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宣杰 胡春晓 梁晓燕
本文根据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动因,对劳动力转移的交易成本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详尽的阐述,将其分为显性成本、风险成本、隐形成本和机会成本四类。并针对不同的交易成本提出了相应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希望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交易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东昱 刘彤
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激励措施要与国家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占大多数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现实特征,通过消除制度性障碍、形成"推—拉"机制、在企业管理经营中让进城务工人员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把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等措施,可以激励进城农村务工人员稳定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素质,快速高效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贾志永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各利益集团首先,利益集团不同于"阶级"的含义,"阶级"是按照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而界定的生产关系;"利益集团"概念更偏向于一种特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社会组织结构。集团的存在是为了谋求个人不能通过他的纯粹个人行动来增进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凡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认识和重视对这些隐性成本的分析和计量,将会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理性,对政府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政策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农地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勇胜 刘桂玲 吕振武
作为理性人的农民,在农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为摆脱贫穷的困境,走出家门来到城市务工,付出了很大的成本,甚至有时成本远大于收益,而没有达到增收的目的。为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农民增收,应从三方面做起:给农民工市民待遇;建立有效的中介组织;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成本与收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藕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传统体制所形成的"制度性障碍"的制约下,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管理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需求,致使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未能达到其理论的预期目标,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组织化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发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组织化管理,不仅可以解决因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和现有制度的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而且对转移的劳动力个体而言,还可以节约转移成本,增加个人收益;对转移的劳动力群体而言,获得的社会福利远远大于政府支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组织化管理 成本与收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使农民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的积蓄,也为传播先进的城市文明和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渠道。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社会经济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阻碍"三农"问题的解决、给城市就业带来更大压力、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等。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不利的影响就不能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不能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消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燕 张文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友然 贾愚 江游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情况,分析了该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社会保险 转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登杰 李淑娴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人力资源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