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8)
- 2023(13775)
- 2022(11961)
- 2021(11347)
- 2020(9386)
- 2019(21628)
- 2018(21899)
- 2017(42657)
- 2016(23226)
- 2015(26078)
- 2014(26293)
- 2013(26406)
- 2012(24285)
- 2011(22018)
- 2010(22135)
- 2009(20507)
- 2008(20032)
- 2007(17966)
- 2006(16018)
- 2005(14046)
- 学科
- 济(95652)
- 经济(95545)
- 业(69881)
- 管理(61174)
- 农(51169)
- 企(46972)
- 企业(46972)
- 方法(41351)
- 数学(36306)
- 数学方法(35945)
- 农业(33933)
- 中国(27368)
- 业经(25415)
- 财(22499)
- 制(20127)
- 学(19850)
- 地方(19259)
- 贸(17290)
- 贸易(17282)
- 易(16879)
- 银(15694)
- 银行(15651)
- 行(14994)
- 技术(14824)
- 发(14386)
- 理论(13960)
- 体(13939)
- 策(13760)
- 融(13742)
- 金融(13739)
- 机构
- 学院(337871)
- 大学(336959)
- 济(136231)
- 管理(134479)
- 经济(133324)
- 理学(117081)
- 理学院(115844)
- 管理学(113974)
- 管理学院(113375)
- 研究(112719)
- 中国(85161)
- 农(72331)
- 京(71373)
- 科学(70206)
- 财(61481)
- 所(57032)
- 业大(56627)
- 农业(55563)
- 研究所(51867)
- 中心(51572)
- 财经(49448)
- 江(48862)
- 经(45064)
- 北京(44797)
- 范(44347)
- 师范(43974)
- 院(39849)
- 经济学(39767)
- 州(39592)
- 经济管理(37067)
- 基金
- 项目(228981)
- 科学(179482)
- 研究(169111)
- 基金(165875)
- 家(144315)
- 国家(143029)
- 科学基金(122048)
- 社会(106265)
- 社会科(100284)
- 社会科学(100258)
- 省(89517)
- 基金项目(89039)
- 自然(78569)
- 自然科(76671)
- 自然科学(76652)
- 教育(75786)
- 自然科学基金(75275)
- 划(74670)
- 编号(70616)
- 资助(67449)
- 成果(57389)
- 部(51013)
- 重点(50284)
- 发(49460)
- 课题(47113)
- 创(47043)
- 创新(43844)
- 科研(43496)
- 国家社会(43312)
- 教育部(43139)
- 期刊
- 济(153261)
- 经济(153261)
- 研究(98350)
- 农(74003)
- 中国(64426)
- 学报(55618)
- 科学(51463)
- 农业(50424)
- 管理(45089)
- 财(43128)
- 大学(42664)
- 学学(40570)
- 教育(34242)
- 融(32256)
- 金融(32256)
- 业经(30495)
- 技术(27123)
- 财经(23502)
- 业(23056)
- 经济研究(22270)
- 问题(21906)
- 经(19886)
- 版(18083)
- 理论(17122)
- 科技(16532)
- 技术经济(16301)
- 图书(16168)
- 现代(15740)
- 实践(15736)
- 践(15736)
共检索到49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森林 张善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长期性、艰巨性和政治性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艰难程度。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关键词:
近平衡 农村劳动力转移 权利的资本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文章对1980~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较大;1988~199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超过了城镇劳动力工资;1995~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工资差距迅速加大;2004~2011年,二者的差距又开始逐步缩小,并有逐步动态趋同的趋势,虽然趋同的速度总体上不是很快,但有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价格扭曲 价格趋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承强 陈万明 赵书峰
在我国城市化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为主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源自“推—拉”合力,其顺利转移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途径。根据对进城务工农民预期收益模型的分析,政府应因势利导,制订合理的公共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以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诗华
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的关键。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劳动力价格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制度创新等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园
农村转移劳动力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群体,流动性较强,就业不稳定,受教育程度有限,物质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均较低。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思想认识、技能、文化及农业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长期稳定就业创造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培训 技能 文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轩 郑爱翔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德生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 ,指出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阐述了走出困境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业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