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1205)
2022(9191)
2021(8861)
2020(7384)
2019(16830)
2018(17004)
2017(33353)
2016(17732)
2015(19982)
2014(19362)
2013(18996)
2012(17478)
2011(15885)
2010(16491)
2009(15646)
2008(15229)
2007(14171)
2006(12706)
2005(11257)
作者
(48535)
(40680)
(40464)
(38340)
(25309)
(19304)
(17958)
(15814)
(15183)
(14377)
(13704)
(13514)
(12705)
(12612)
(12369)
(12146)
(11807)
(11689)
(11603)
(11568)
(10096)
(9924)
(9856)
(9511)
(9219)
(9130)
(9088)
(8766)
(8101)
(8074)
学科
(76119)
经济(76052)
(60459)
管理(50458)
(50016)
(38754)
企业(38754)
农业(33197)
方法(31187)
数学(28201)
数学方法(27675)
中国(24236)
业经(22700)
技术(18832)
(17190)
(17015)
地方(14578)
(13249)
贸易(13237)
(13187)
银行(13171)
(12979)
(12728)
(12545)
农业经济(12418)
技术管理(12352)
(12220)
(11783)
(11030)
金融(11027)
机构
学院(254227)
大学(248951)
(110108)
经济(107973)
管理(103694)
理学(89870)
理学院(89093)
管理学(87594)
管理学院(87138)
研究(79846)
中国(64684)
(53771)
(51095)
(50451)
科学(45317)
农业(40486)
业大(39930)
财经(39127)
(38649)
(38314)
中心(38163)
(35544)
研究所(34409)
经济学(32743)
北京(32026)
(31405)
师范(31180)
(30460)
经济管理(30095)
经济学院(29584)
基金
项目(163708)
科学(130874)
研究(126060)
基金(118723)
(101231)
国家(100281)
科学基金(87426)
社会(82305)
社会科(77794)
社会科学(77774)
(66071)
基金项目(62635)
教育(56937)
(53355)
编号(53019)
自然(52992)
自然科(51841)
自然科学(51833)
自然科学基金(50921)
资助(47411)
成果(42649)
(39054)
(36757)
(36411)
重点(35680)
创新(35616)
课题(35597)
国家社会(33972)
(32642)
人文(31770)
期刊
(127875)
经济(127875)
研究(74913)
(58873)
中国(55864)
农业(39911)
管理(37424)
(36059)
科学(34016)
学报(32759)
(27574)
金融(27574)
业经(27484)
大学(27457)
教育(27235)
学学(26059)
技术(24177)
财经(18847)
(18727)
经济研究(18648)
问题(18044)
(16138)
农业经济(15078)
农村(14898)
(14898)
技术经济(14773)
科技(13661)
统计(13417)
(13188)
(13082)
共检索到38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令国  
我国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职业流动和身份转换的背离 ,这种转移方式弱化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的动力 ,减缓了各种资源的集聚过程 ,在客观上具有明显的反城市化效应。当前 ,政府应当致力于清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创造一个平等的择业和创业环境 ,鼓励农民向城市永久性迁移 ,从而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中印两国不同的政治架构与行政生态,使两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治理中呈现出不同的理念、模式和策略。印度自由放任型的迁移体系强调迁移作为基本人权的要素与地位,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包容性和以服务为驱动的治理范式。中国规制型的迁移体系突显了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城乡利益分配与二元保障结构的体制约束,形成了以城市利益为中心和注重政策供给的治理特征。两国应相互借鉴各自治理模式中的优点,在政府角色定位、城乡利益关系调节和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与重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万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战冬梅  战梦霞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美、日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光明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提出了一种人口流动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该模型也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本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就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中年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赵巧艳  罗盛锋  
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解决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瓶颈的作用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混乱与无序的弊端,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标准的观点,并详细探讨了培训标准的设立原则与具体的实施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萍  
2004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阳光工程"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阳光工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未能够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彻底性。对此,笔者从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合法权益与社会保障、完全转移协助和子女教育问题四个角度提出新的政府干预模式的构想,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彻底地转移,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岳公正   李宝智   胡玉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臻蔚  郑爱翔  
文章基于学分银行的视角,分析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学分银行模式的优势特征,设计了终身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模式的总体思路,同时提出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终身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借力"互联网+",推动技术革新,提高习得率;提高各类主体参与度,打造多元主体协作育人的终身职业教育模式;落实学习自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本的开发,完善人才上升通道;积极探索学分银行的"贷分机制",建立终身学习信用档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新  
本文是对中国农民创办乡镇企业的非经典转移路径的描述与分析。传统发展理论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只存在"农村一城市"这条单一的"经典路径",但是占相当比重的中国农民却通过创办农村工业实现了原地转移,该路径为"农村→农村工业"。本文认为非经典转移的短期绩效是能够降低当时转移成本,但从长期看可能会面临二次转移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仙娥  王春艳  
本文在比较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同时 ,分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不同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经济绩效。这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择优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强  张旺锋  
巨大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和有效转移安置,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的问题,提出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并分析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煜宇  温涛  
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以完善的金融服务为保障,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仍存在着金融配合失调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