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5)
2023(7137)
2022(6031)
2021(5894)
2020(5017)
2019(11287)
2018(11570)
2017(22369)
2016(12909)
2015(15000)
2014(15067)
2013(15075)
2012(14313)
2011(13060)
2010(13741)
2009(13102)
2008(13069)
2007(12315)
2006(11559)
2005(10643)
作者
(36641)
(30771)
(30681)
(29512)
(19102)
(14776)
(13773)
(11799)
(11630)
(11272)
(10493)
(10266)
(9763)
(9715)
(9375)
(9322)
(9259)
(8954)
(8822)
(8737)
(8204)
(7749)
(7571)
(7291)
(7277)
(7088)
(7044)
(6707)
(6426)
(6308)
学科
(53432)
经济(53363)
(49471)
(40103)
农业(32813)
管理(27952)
中国(19895)
(18062)
企业(18062)
业经(17943)
方法(16297)
(15830)
数学(14645)
数学方法(14426)
农业经济(12386)
(12256)
地方(11967)
(11309)
(11199)
银行(11181)
(10764)
(10630)
贸易(10620)
(10429)
(10331)
(9708)
劳动(9690)
发展(9560)
(9542)
(9535)
机构
学院(188262)
大学(181973)
(79377)
经济(77505)
管理(67995)
研究(64003)
理学(56695)
理学院(56161)
管理学(55271)
管理学院(54949)
中国(53770)
(50016)
(38900)
(38602)
农业(37530)
科学(35735)
(33125)
(32341)
业大(31672)
中心(31365)
研究所(28812)
财经(28767)
(26258)
师范(26099)
(25765)
(25685)
北京(25217)
(23453)
经济学(22961)
农业大学(22733)
基金
项目(107951)
研究(87894)
科学(83240)
基金(74073)
(62343)
国家(61605)
社会(54067)
科学基金(51394)
社会科(50554)
社会科学(50542)
(44718)
教育(40783)
编号(40471)
基金项目(38897)
(35626)
成果(34596)
资助(30233)
(29143)
自然(28980)
自然科(28209)
自然科学(28202)
课题(27849)
自然科学基金(27636)
(25044)
(24692)
(23764)
重点(23735)
(23299)
(22169)
(21817)
期刊
(103859)
经济(103859)
研究(62052)
(57217)
中国(48991)
农业(38554)
教育(28631)
(27451)
学报(26618)
(26303)
金融(26303)
科学(25045)
业经(23580)
大学(21960)
管理(21872)
学学(20417)
技术(17482)
(16911)
问题(15941)
农业经济(15180)
农村(15054)
(15054)
财经(14300)
经济研究(13143)
(12329)
(11396)
经济问题(11324)
世界(10798)
(10195)
理论(9733)
共检索到313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甫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的转移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  
简单的体力劳动在就业过程中位置越来越少,劳动者只有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找到理想的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辽宁省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辽宁劳动力转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之上,寻找劳动力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进步一促进辽宁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竺鹏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培训教学工作不适应农民的需要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瑞新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农业部先后发出了文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要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担负着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培训的职责,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媒体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国强  靳卫杰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戴平   陶启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宝娣  
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全面实现广袤农村小康的难题之一在于成功转移富余劳动力。要解决此难题 ,必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提高转移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当前 ,针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已逐渐开展并日趋受到重视 ,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为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投融资体制和教育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斌  葛军  
近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与措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上更多样化。文章在对南京城郊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园  
农村转移劳动力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群体,流动性较强,就业不稳定,受教育程度有限,物质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均较低。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思想认识、技能、文化及农业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长期稳定就业创造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高清  宋顺华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和战略重点。尽快转变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办学体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把农民科技培训职能同劳动力转移培训相融合,确保培训后农民实现转移和稳定就业,是各级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农广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基本定位。一、以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尽快实现办学转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笑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改革我国社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和素质低下是制约转移的根本因素,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建议政府要突破体制和观念障碍,加大投入和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和效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科学设计、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协调劳动和教育部门关系,理顺流入地和输出地的关系,综合设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连接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刚  
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存在着培训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转移劳动力,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其拓宽就业渠道,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利用硬件教学资源优势、双师型师资优势和职业技能鉴定优势,为酒店行业培训开发课程体系,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建立评教机制,进行培训质量反馈;承办行业技能大赛,扩大社会影响力;采用多维度培训模式,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深层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