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8)
2023(6793)
2022(5544)
2021(5333)
2020(4378)
2019(9952)
2018(9982)
2017(19886)
2016(11028)
2015(12485)
2014(12244)
2013(12647)
2012(11991)
2011(11038)
2010(11381)
2009(10758)
2008(10551)
2007(9847)
2006(9166)
2005(8170)
作者
(32489)
(27498)
(27497)
(25936)
(16768)
(13169)
(12171)
(10630)
(10209)
(9743)
(9282)
(8841)
(8591)
(8588)
(8370)
(8326)
(8264)
(7836)
(7743)
(7724)
(6998)
(6885)
(6607)
(6340)
(6337)
(6274)
(6245)
(5839)
(5642)
(5628)
学科
(49658)
(48292)
经济(48240)
(36539)
农业(33096)
管理(21434)
中国(17109)
业经(16651)
方法(15528)
数学(14273)
数学方法(14192)
(13830)
企业(13830)
(13082)
农业经济(12306)
(10613)
(10416)
(10251)
贸易(10244)
地方(10147)
(10106)
(9496)
农村(9476)
(9435)
劳动(9418)
(9373)
银行(9354)
发展(9117)
(9108)
(9035)
机构
学院(165250)
大学(160164)
(72248)
经济(70858)
管理(60487)
研究(57168)
理学(51925)
理学院(51393)
(51162)
管理学(50665)
管理学院(50386)
中国(47218)
农业(38833)
科学(33676)
(33084)
(32869)
业大(31355)
(29764)
中心(27215)
研究所(26500)
(25676)
财经(25396)
农业大学(23795)
(23019)
(21426)
经济学(21423)
师范(21229)
北京(20614)
(20160)
经济管理(20011)
基金
项目(101858)
科学(79687)
研究(78694)
基金(73406)
(63270)
国家(62571)
科学基金(52244)
社会(50382)
社会科(47220)
社会科学(47210)
(40824)
基金项目(39212)
编号(34517)
教育(33741)
(33251)
自然(30857)
(30258)
自然科(30029)
自然科学(30023)
自然科学基金(29474)
成果(28533)
资助(28395)
(24077)
(23236)
课题(22429)
重点(22133)
(20994)
国家社会(20829)
(20660)
(20531)
期刊
(90297)
经济(90297)
(58871)
研究(48743)
农业(39716)
中国(37814)
学报(27139)
科学(25361)
业经(22245)
(22158)
(22055)
金融(22055)
大学(21493)
学学(20732)
(17245)
管理(17116)
农业经济(14907)
农村(14425)
(14425)
问题(14198)
教育(13674)
财经(12225)
经济研究(11880)
技术(11808)
(11079)
(10460)
经济问题(10341)
世界(10287)
农村经济(9481)
社会(9008)
共检索到257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成波  马文武  阮成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部门转移给农村部门在当前带来很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短缺,农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不足,农业广种薄收或农业土地撂荒,农村宅基地空置化和新建无序化,农村居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不高等。探寻问题原因,既有表面上的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形成的农村留守人员特点因素,更有关于农村制度上改革滞后不能与人口快速转移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康熙  
本文根据新疆特殊文化背景和农村劳动力状况,分析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及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新疆没有像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在建设中依靠东部地区的发展理念,脱离了本地区的文化背景,淡化了民族文化差异。新疆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要使民族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得到认同,并重视文化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百萍  胡文海  尹长丰  韦传慧  
乡村旅游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与困境并存。困境原因,一是产业初级性导致转移就业有效性难以发挥,二是转移主体在重新选择就业机会时发生分化,农民转移动机发生由"经济性转移"向"价值性转移"的变化。根据乡村旅游转移劳动力就业阶段性特征,应加快乡村旅游集聚区形成、构建有效转移平台,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形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内生动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在外贸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制度倒逼下,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破产或转向东南亚,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此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作用;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搞好东西部加工制造与贸易业务承揽的分离,增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璠  茹世青  
中国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用工荒"并非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用工荒"预示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用工荒"预示沿海、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加快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转移,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要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庆丰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时间,发现我国农村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其滞后时间长达9年。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三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深化制度革新、妥善解决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方能从根本上缩短滞后时间,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元海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素质较低,再加上观念认识不到位,组织管理工作滞后,就业环境不完善等,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广辟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管理和协调,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地转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文静  
传统城镇化已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转移互补关系等因素,决定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扩大等趋势;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加快推进,面临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差异、农地制度限制、自身水平不高等困境。必须采取消除户籍带来的不平等、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强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玲  耿永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背景,农村建设也不能脱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通过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分析,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转变的快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城镇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激增,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开始快速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好时机,通过实施优先向人投资的战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