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0)
- 2023(12638)
- 2022(10003)
- 2021(9113)
- 2020(7188)
- 2019(16193)
- 2018(16290)
- 2017(31521)
- 2016(17213)
- 2015(19417)
- 2014(19585)
- 2013(19578)
- 2012(18656)
- 2011(17106)
- 2010(17484)
- 2009(16587)
- 2008(16251)
- 2007(15029)
- 2006(14056)
- 2005(13162)
- 学科
- 济(83987)
- 经济(83904)
- 农(50512)
- 业(50486)
- 管理(39230)
- 农业(33614)
- 中国(30954)
- 企(26279)
- 企业(26279)
- 方法(25120)
- 地方(24199)
- 业经(23893)
- 数学(21907)
- 数学方法(21767)
- 制(17812)
- 发(17393)
- 银(15564)
- 银行(15541)
- 贸(15205)
- 贸易(15190)
- 行(15176)
- 财(14973)
- 易(14739)
- 发展(14104)
- 融(14082)
- 金融(14080)
- 展(14079)
- 学(13364)
- 农业经济(12768)
- 体(12260)
- 机构
- 学院(256969)
- 大学(252505)
- 济(113898)
- 经济(111596)
- 研究(94053)
- 管理(93766)
- 理学(79057)
- 理学院(78196)
- 管理学(76968)
- 管理学院(76502)
- 中国(74921)
- 农(60254)
- 京(54490)
- 科学(54440)
- 财(51474)
- 所(48139)
- 农业(45691)
- 中心(43503)
- 研究所(42909)
- 江(41620)
- 业大(41595)
- 财经(39564)
- 经(35769)
- 范(35521)
- 师范(35221)
- 北京(34854)
- 经济学(34633)
- 州(33088)
- 院(32683)
- 经济学院(31262)
- 基金
- 项目(159394)
- 科学(125111)
- 研究(122561)
- 基金(113151)
- 家(97590)
- 国家(96623)
- 科学基金(81475)
- 社会(79952)
- 社会科(75430)
- 社会科学(75416)
- 省(63842)
- 基金项目(59336)
- 教育(53608)
- 划(52140)
- 编号(52015)
- 自然(47170)
- 自然科(45978)
- 自然科学(45969)
- 自然科学基金(45099)
- 资助(44893)
- 成果(42916)
- 发(41452)
- 课题(35909)
- 部(35451)
- 重点(35445)
- 发展(34268)
- 农(33755)
- 展(33711)
- 国家社会(33532)
- 创(32509)
- 期刊
- 济(141406)
- 经济(141406)
- 研究(82665)
- 农(65083)
- 中国(61742)
- 农业(44001)
- 学报(38576)
- 科学(37023)
- 财(34718)
- 管理(32984)
- 融(32641)
- 金融(32641)
- 大学(30738)
- 业经(29487)
- 学学(28919)
- 教育(28278)
- 技术(22238)
- 经济研究(20804)
- 问题(20682)
- 业(20536)
- 财经(19254)
- 经(16605)
- 农业经济(15756)
- 农村(15707)
- 村(15707)
- 世界(14911)
- 统计(14334)
- 经济问题(14079)
- 贸(14021)
- 版(13792)
共检索到41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玲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和工业化水平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高,反之,工业化水平越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低。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的猜想和假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刘念
基于我国1995—2015年29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工业化发展是否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工业化水平增加1%,农村劳动力价格将上涨0.19%。工业化发展对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工业化后期开始,其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合力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崔万田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即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贫困。然后选取了中国18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信息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减贫 机理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估计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3亿。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的道路,也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寒晶
根据刘易斯的理论模型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关键是要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这要求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废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从根本上说 ,就是要求政府进一步转换角色 ,有步骤地开放劳动力市场 ,同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贵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动态地看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比目前学术界的测算更加庞大 ,转移任务十分艰巨。现实的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 ,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 ,但将来仍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而第三产业和大中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奏效。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 ,延长农业产业链 ,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新型工业化 政策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萍华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亮
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是通过何路径来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进而提出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布局;健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加大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亮
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是通过何路径来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进而提出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布局;健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加大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辉 刘日星 马靖芳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非农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为什么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以及如何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建设等问题作出分析,认为走城镇化道路是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战略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怡安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经济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为探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利用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就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及交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中均能发挥一定的直接中介作用。其中,劳动供给和照料孙辈对老年人躯体健康有更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负向中介效应更加显著。2)中介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子女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村 老年人 健康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明忠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之所以会选择回流,从逻辑上看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据本文对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果,预期收益和比较收益的降低是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当部分在城市做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没有融入当地生活。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让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多地分享做工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改革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地融入做工所在地的生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回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