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4)
- 2023(14353)
- 2022(12539)
- 2021(11663)
- 2020(9776)
- 2019(22738)
- 2018(22765)
- 2017(45463)
- 2016(24266)
- 2015(27426)
- 2014(27519)
- 2013(27772)
- 2012(25602)
- 2011(23108)
- 2010(23145)
- 2009(21616)
- 2008(21088)
- 2007(18916)
- 2006(17056)
- 2005(14869)
- 学科
- 济(107422)
- 经济(107296)
- 业(73027)
- 管理(65728)
- 农(51449)
- 企(50008)
- 企业(50008)
- 方法(48213)
- 数学(43009)
- 数学方法(42668)
- 农业(34106)
- 中国(29592)
- 财(27172)
- 业经(26400)
- 地方(21858)
- 制(20951)
- 学(19886)
- 贸(19709)
- 贸易(19699)
- 易(19134)
- 银(16435)
- 银行(16388)
- 行(15658)
- 技术(15254)
- 发(15170)
- 融(14997)
- 金融(14994)
- 环境(14749)
- 体(14534)
- 务(14320)
- 机构
- 学院(355527)
- 大学(355503)
- 济(150337)
- 经济(147348)
- 管理(142875)
- 理学(124546)
- 理学院(123263)
- 管理学(121402)
- 管理学院(120776)
- 研究(117031)
- 中国(89298)
- 京(74625)
- 农(70768)
- 科学(69978)
- 财(68505)
- 所(58220)
- 业大(56330)
- 财经(55070)
- 农业(54131)
- 中心(53533)
- 研究所(52616)
- 江(51058)
- 经(50260)
- 北京(46963)
- 范(45670)
- 经济学(45440)
- 师范(45336)
- 经济学院(41360)
- 院(41342)
- 州(41152)
- 基金
- 项目(239203)
- 科学(188696)
- 研究(178050)
- 基金(174983)
- 家(151018)
- 国家(149696)
- 科学基金(128838)
- 社会(114394)
- 社会科(108131)
- 社会科学(108105)
- 基金项目(93405)
- 省(92154)
- 自然(81509)
- 教育(79871)
- 自然科(79552)
- 自然科学(79535)
- 自然科学基金(78149)
- 划(76555)
- 编号(73583)
- 资助(71803)
- 成果(59597)
- 部(54096)
- 重点(52346)
- 发(51440)
- 创(48995)
- 课题(48892)
- 国家社会(47271)
- 教育部(46427)
- 人文(45923)
- 创新(45652)
- 期刊
- 济(166971)
- 经济(166971)
- 研究(106399)
- 农(71802)
- 中国(65728)
- 学报(54910)
- 科学(51395)
- 财(48849)
- 农业(48818)
- 管理(48387)
- 大学(42880)
- 学学(40760)
- 融(34605)
- 金融(34605)
- 教育(33719)
- 业经(31829)
- 技术(28528)
- 财经(26826)
- 经济研究(25468)
- 问题(23618)
- 经(22782)
- 业(22100)
- 理论(18068)
- 技术经济(17758)
- 版(17731)
- 现代(16398)
- 世界(16383)
- 实践(16361)
- 践(16361)
- 科技(16292)
共检索到519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楚晖
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了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将提高农村人均收入的假说,通过引入农村人均收入提高的相关变量,对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论证了这一假说,同时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啸 宋陆军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4—2016年数据,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效率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有所恶化,技术效率有所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各控制变量均能够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德生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超
本文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居民缓慢的问题,从农户家庭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了农户将自家的关键性经济资源参与市场配置对收入增长的重要性。本文强调,探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可以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上做文章,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农户对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市场参与程度,这应该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劳动力资源 农户收入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振斌 彭小菊 冯建林
一、四川省劳务经济和农民收入、消费基本状况(一)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1、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根据省农劳办提供的资料,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阳俊雄
The recent slow down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ur force transfer has become a major factor hampering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bour force has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with challenges and chances co exist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sustain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if appropriate measures were attached.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农民收入 农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谷成 李烨阳 周晓时
农业机械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其因果关系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三者之间的作用逻辑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均可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机械化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收入增长,也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部分地"间接作用于非农收入增长;劳动力转移则直接作用于非农收入增长。本文认为,农业机械化和劳动力转移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两大抓手,不可偏废;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和节奏,不可颠倒前后因果次序,否则可能发生对农业比较优势的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荆丰
文章致力于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我国整体经济以及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均衡理论的均衡模型,并分别从全国、东部、西部、中部抽取了实证分析所需的数据。实证结果证实了劳动力转移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表明了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用生产资料成本、增加了农用基础投入、促进了农产品产出、加速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多角度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雁
本文认为 ,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转移取决于工业发展的规模 ,后者受到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制约 ,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
关键词:
农村 农民收入 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学功 吴国玺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采用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弱,弱作用将延缓中原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县域 变率偏差度 贡献率 弱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成
本文在二元结构经济的分析框架下,依据Ranis.G模型的分析思路,从理论分析中得到启发,认为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应该成为本文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心问题。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初期对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影响。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资本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丽 潘方卉
应用PVAR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即具有区域异质性;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随着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平均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收入效应符合边际递减规律;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表现出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从不显著,到负向作用,再到正向作用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通过农产品价格改革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盈盈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有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渝红 欧名豪
文章从土地经营规模角度,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适宜我国当前的农民收入增长途径。基于相关研究假设,提出本研究假说,采用1998年~2005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以数量经济模型为分析工具,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统计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①土地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效应体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障功能,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形成农户兼业化;②我国的人均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U型关系,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或者是处于规模经营水平都可能使农民获得较高的人均纯收入。研究最后指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海涵 杨文健
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现状入手,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人力资本提升角度分别阐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提升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度测量的各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