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7)
- 2023(14764)
- 2022(12570)
- 2021(11782)
- 2020(10053)
- 2019(22885)
- 2018(22848)
- 2017(44982)
- 2016(24340)
- 2015(27575)
- 2014(27619)
- 2013(27206)
- 2012(25284)
- 2011(22753)
- 2010(22914)
- 2009(21309)
- 2008(20953)
- 2007(19026)
- 2006(16851)
- 2005(14809)
- 学科
- 济(104722)
- 经济(104593)
- 业(74785)
- 管理(68192)
- 企(52383)
- 企业(52383)
- 农(52003)
- 方法(48353)
- 数学(43390)
- 数学方法(42933)
- 农业(34391)
- 中国(29222)
- 财(28707)
- 业经(26527)
- 制(22422)
- 地方(19830)
- 贸(19641)
- 贸易(19633)
- 易(19121)
- 学(18122)
- 务(16916)
- 财务(16871)
- 银(16847)
- 财务管理(16818)
- 银行(16808)
- 行(16016)
- 企业财务(15765)
- 融(15052)
- 金融(15048)
- 体(15005)
- 机构
- 学院(349883)
- 大学(346177)
- 济(146180)
- 经济(143169)
- 管理(135723)
- 理学(117333)
- 理学院(116172)
- 管理学(114161)
- 管理学院(113540)
- 研究(111230)
- 中国(88246)
- 京(71550)
- 农(71323)
- 财(69106)
- 科学(66179)
- 所(55413)
- 业大(55073)
- 农业(54707)
- 财经(54679)
- 江(53966)
- 中心(53866)
- 经(49768)
- 研究所(49562)
- 经济学(45069)
- 北京(44523)
- 范(44073)
- 师范(43595)
- 州(42678)
- 经济学院(40941)
- 财经大学(40311)
- 基金
- 项目(229829)
- 科学(180973)
- 研究(170277)
- 基金(167315)
- 家(144857)
- 国家(143528)
- 科学基金(123341)
- 社会(109090)
- 社会科(103000)
- 社会科学(102974)
- 省(90294)
- 基金项目(88197)
- 教育(78920)
- 自然(78507)
- 自然科(76641)
- 自然科学(76616)
- 自然科学基金(75279)
- 划(75026)
- 编号(70444)
- 资助(68957)
- 成果(56869)
- 部(52037)
- 重点(51179)
- 发(49612)
- 课题(47836)
- 创(47524)
- 国家社会(45145)
- 教育部(44779)
- 创新(44361)
- 科研(44134)
- 期刊
- 济(164406)
- 经济(164406)
- 研究(100948)
- 农(72433)
- 中国(70262)
- 财(53690)
- 学报(53320)
- 科学(49647)
- 农业(48966)
- 管理(47403)
- 大学(42338)
- 学学(40123)
- 融(36621)
- 金融(36621)
- 教育(35570)
- 业经(32804)
- 技术(31217)
- 财经(27155)
- 经济研究(24156)
- 问题(23406)
- 经(23186)
- 业(23026)
- 版(18599)
- 技术经济(17237)
- 统计(17144)
- 理论(16646)
- 世界(16525)
- 贸(16521)
- 农村(16320)
- 村(16320)
共检索到522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雪飞
从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的全程角度出发,并基于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证调查,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中个人成本与个人收益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收益大于个人成本这一种类型,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城乡迁移 个人成本 个人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红娅 杨晶 李子奈
以对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的迁移意愿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城市化迁移意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影响当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与迁移决策的人口特征因素,据此提出了一些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雪飞
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女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只有男农民工的60.19%;她们遭遇劳动不安全比例比男农民工稍低;女农民工未签订任何形式劳动合同的比例要比男农民工高8.13%;男女农民工"体质不如从前"、"遇到失业"的比例虽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女农民工中,这两方面的比例却高达30%、60%;她们遭遇财产不安全的百分比部分与男农民工有差异;她们享受福利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福利的享受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为控制女农民工过高的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应将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关键词:
女农民工 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 性别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泽逵 李红 宁攸凉
利用对陕西省农户所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重分类概率模型,就农民对不同就业方式的参与概率进行估计,重点分析了影子工资率及人力资本、就业成本、收入差距对农民迁移与就业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农村劳动市场的发育状况、农村社区环境的发展、农户家庭特征、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对劳动力要素有效配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工资率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暂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Brown分解结果表明,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的工资收入差异80.7%归结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剩余的19.3%是由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所引起的。这表明要有效缩小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除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外,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也很重要。与城镇居民性别间工资差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市场化加重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程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潘秀丽
利用CGSS2010农村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了收入剥夺、支出剥夺、住房剥夺、预期收入剥夺、情感剥夺五个剥夺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住房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预期收入剥夺则对农村劳动力迁移起显著地抑制作用。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其他因素中,性别、年龄、健康和所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都有显著影响:农村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年龄的增长则不利于劳动力迁移;健康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正向促进作用;和东北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树凯
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与风险的初步考察赵树凯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受到广泛关注,缘起于这种迁移直接造成某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人们最初的着眼点主要是迁移的社会影响,而不是迁移现象本身。交通运输趋紧、城市社会服务沉重、农业领域出现某些资源浪费等等,通常被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菲
随着社会转型与城镇化,大量劳动力迁移,形成了大规模农村留守老人,其精神慰藉问题十分突出。本文结合数据资料,剖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问题形成的背景及呈现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路径:责任伦理的建构、村落社区的建构。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农村留守老人 精神慰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