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4)
- 2023(5825)
- 2022(4765)
- 2021(4655)
- 2020(3836)
- 2019(8641)
- 2018(8848)
- 2017(17836)
- 2016(9791)
- 2015(11018)
- 2014(10983)
- 2013(11363)
- 2012(10663)
- 2011(9797)
- 2010(10115)
- 2009(9832)
- 2008(9693)
- 2007(9165)
- 2006(8522)
- 2005(7676)
- 学科
- 农(48847)
- 济(47684)
- 经济(47644)
- 业(35152)
- 农业(32404)
- 管理(20471)
- 方法(17122)
- 数学(16233)
- 数学方法(16111)
- 业经(15906)
- 中国(15739)
- 企(13002)
- 企业(13002)
- 农业经济(12277)
- 制(11896)
- 发(10340)
- 财(10179)
- 村(9406)
- 农村(9387)
- 劳(9376)
- 劳动(9359)
- 地方(9079)
- 发展(8811)
- 展(8807)
- 贸(8673)
- 贸易(8668)
- 易(8560)
- 银(8313)
- 银行(8309)
- 体(8285)
- 机构
- 学院(149821)
- 大学(144785)
- 济(68402)
- 经济(67127)
- 管理(57520)
- 研究(50276)
- 理学(49580)
- 理学院(49157)
- 管理学(48338)
- 管理学院(48090)
- 农(45462)
- 中国(42458)
- 农业(34123)
- 财(30722)
- 京(29993)
- 科学(28386)
- 业大(27791)
- 所(25524)
- 中心(24251)
- 财经(24036)
- 江(22643)
- 研究所(22584)
- 经(21758)
- 农业大学(20739)
- 经济学(20021)
- 经济管理(19536)
- 北京(18998)
- 范(18638)
- 师范(18519)
- 经济学院(18284)
- 基金
- 项目(91413)
- 科学(71628)
- 研究(71235)
- 基金(66008)
- 家(56336)
- 国家(55737)
- 科学基金(46975)
- 社会(46452)
- 社会科(43526)
- 社会科学(43518)
- 省(36119)
- 基金项目(34926)
- 编号(31149)
- 教育(30284)
- 划(29127)
- 农(27914)
- 自然(27289)
- 资助(26648)
- 自然科(26566)
- 自然科学(26561)
- 自然科学基金(26049)
- 成果(25170)
- 发(21505)
- 部(21301)
- 课题(20076)
- 重点(19704)
- 国家社会(19276)
- 性(18819)
- 制(18580)
- 创(18040)
共检索到23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若凡 李菲雅 王春蕊 邓翔
在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模组基础上,采用劳动生产率模型对农业就业人员进行分析,并据此估算了2001~2010年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实证结果表明:201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5000万。同时,在假设经济增速略微放缓和额外提高劳动生产率情景下对2011~2020年间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生产率 存量 预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兴华
在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是国情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层出不穷,计算结果差别很大,这导致对许多与此有关的问题认识不清。本文的估算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农村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这一现实意味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有关政策需要重新审视。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钟甫宁大多数农业经济学家和政府有关官员一致认为,庞大的农村人口和隐性失业大军是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农民收入,农产品供应,还是地区与部门的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涂圣伟 何安华
本文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中国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2293.8万人,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为3224.5万人,全国仍有15518.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2020年前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640万到1100万之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芳 雷海章
有限的农业资源制约着农业的劳动力容纳能力。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会增加西部地区发展的压力,同时会给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带来高破坏性的风险压力。本文试图从估计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入手,量化当前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以寻求相应对策,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大松 孟颖颖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结合2007年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针对全国鄂、豫、渝等十个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建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流动趋势和地域流动趋势两个理论模型,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劳动力流动达到稳定状态的极限概率做出了定量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红玲
估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一种方法王红玲ABSTRACTBasedonanoptimalmodelofproductiveresourcealocationandprerequisiteofbalancedcapitalandlaboraloca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建,程建伟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瓶颈,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成了“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其已处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推进和拉动两方面来探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历史成因,从而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黄蔡芬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二十年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刘易斯拐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朝阳
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我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同时对我国就业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对比分析改革后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雇佣的职工人数增长情况,本文指出非国有部门是我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低工资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雇佣此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非国有部门 就业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