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9)
2023(16947)
2022(14581)
2021(13594)
2020(11234)
2019(25540)
2018(25837)
2017(49579)
2016(26696)
2015(30406)
2014(30760)
2013(30923)
2012(29005)
2011(26539)
2010(27007)
2009(25276)
2008(24702)
2007(22054)
2006(20154)
2005(18414)
作者
(79614)
(66231)
(65701)
(62451)
(41862)
(31647)
(29802)
(25933)
(25029)
(23815)
(22394)
(22230)
(21088)
(21062)
(20270)
(20161)
(19353)
(19338)
(18914)
(18774)
(16817)
(16425)
(15990)
(15364)
(14980)
(14876)
(14655)
(14567)
(13514)
(13097)
学科
(130472)
经济(130343)
(75361)
管理(71081)
(52369)
企业(52369)
(52074)
方法(47417)
数学(40402)
数学方法(40037)
中国(36727)
农业(34583)
地方(32084)
业经(30633)
(25329)
(25282)
(23941)
(21083)
贸易(21067)
(20359)
(20055)
银行(20015)
(19383)
(19030)
(19009)
金融(19007)
环境(18043)
(18009)
理论(17949)
技术(17270)
机构
学院(395607)
大学(395521)
(169036)
经济(165413)
管理(153901)
研究(139847)
理学(131583)
理学院(130102)
管理学(128192)
管理学院(127458)
中国(106964)
(85226)
科学(83090)
(76094)
(75246)
(70838)
研究所(63678)
中心(62819)
业大(60069)
(59993)
财经(59449)
农业(57386)
北京(54625)
(54034)
(53829)
师范(53624)
经济学(50254)
(49460)
(48482)
经济学院(44889)
基金
项目(255763)
科学(200539)
研究(192823)
基金(183450)
(158295)
国家(156834)
科学基金(133674)
社会(122588)
社会科(115789)
社会科学(115758)
(100085)
基金项目(97315)
教育(86388)
(83148)
自然(82867)
自然科(80815)
自然科学(80800)
编号(80756)
自然科学基金(79342)
资助(74634)
成果(67021)
(58971)
(56797)
重点(56664)
课题(55237)
(52282)
国家社会(50044)
创新(48757)
教育部(48527)
发展(47962)
期刊
(202863)
经济(202863)
研究(125723)
中国(82863)
(75672)
学报(59954)
科学(56773)
管理(56048)
(54071)
农业(51255)
大学(46493)
教育(45036)
学学(43739)
(41060)
金融(41060)
业经(35563)
技术(34493)
经济研究(30747)
财经(29369)
问题(27618)
(25173)
(24300)
图书(22043)
技术经济(20867)
世界(19769)
理论(19549)
(19111)
(19019)
现代(18780)
科技(18380)
共检索到614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娜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文化的开放性发展,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间存在着正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状况,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结构和效率效益;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冬  石径溪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冲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布局,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始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第一原则,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帅  
在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支付体系占有重要地位,其为各种金融活动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农村金融支付体系的构建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支付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农村现行支付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两者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助关系。针对此,笔者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与金融机构展开协作,共同构建我国农村支付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帅  
在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支付体系占有重要地位,其为各种金融活动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农村金融支付体系的构建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支付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农村现行支付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两者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助关系。针对此,笔者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与金融机构展开协作,共同构建我国农村支付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华坚  曹茜茜  
通过建立农村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系统协同模型,采用我国2003年—2011年省际数据,分别对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尤其是2011年一号文件将"水利"确定为主题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建设—农村经济协同度呈现逐年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不同地区协同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玉莲  
进入新时代,“两山”理论引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两山”理论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实现是一个辩证否定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三个方面困境,一是我国乡村有的地方还处于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粗放发展阶段,二是我国乡村有的地方陷入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难境地,三是我国乡村的生态治理能力还很薄弱。我国乡村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乡村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发展乡村经济,不断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向,受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为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资源的支持力度,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同时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峰  蒋远胜  
本文从系统学视角,以协同学为基础,构建了包括财政、金融、乡镇企业和农户四个子系统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对我国2003—2011年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尤其是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以来,系统协同度持续上升,但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财政子系统的有序度较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明  吴波  陈国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基于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生态逻辑;其次,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农耕文化植入现代农业发展及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广亨  王伟  刘新平  张浩  
公共体育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在促进西部发展及少数民族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通过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与健康需求,从而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地区治理的认同感,最终助力社会基层治理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体育公共服务不仅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文  钟宸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技术、生态和金融四者的综合指标体系,结合我国2001~2016年数据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的四系统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时间维度上取得了增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两个指数的空间分布相似。我国耦合协调度整体位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东部地区最高,且与其他区域差距逐年扩大。此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特征,四大区域仅东部地区存在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集聚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亚男  
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民"贷款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农业保险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而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协同发展,不仅能保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也能巩固农业保险存在的商业基础,从而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兴宽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农村和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支撑力量,虽然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无论是农业保险还是农村信贷都存在发展问题,特别是二者间缺乏互动,协同发展比较落后。帕累托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都告诉我们,拥有相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进行协同发展,可以获得1+1>2的效果。广东、新疆、山东、江苏等地近年来的有益探索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前应正视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农业保险水平不高、合作产品老套缺少灵活性、缺乏资源共享机制、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要进一步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亚男  
本文通过对部分省市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合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荣邦  
本文通过对部分省市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合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