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6)
2023(15599)
2022(13509)
2021(12719)
2020(10686)
2019(24470)
2018(24641)
2017(47969)
2016(26224)
2015(29352)
2014(29424)
2013(29421)
2012(27054)
2011(24498)
2010(24809)
2009(23095)
2008(22676)
2007(20292)
2006(18365)
2005(16426)
作者
(75861)
(63253)
(62919)
(59844)
(39943)
(30335)
(28353)
(24585)
(23771)
(22675)
(21204)
(21193)
(20016)
(19897)
(19511)
(19271)
(18918)
(18507)
(18081)
(17917)
(15728)
(15678)
(15129)
(14422)
(14234)
(14168)
(14010)
(13978)
(12838)
(12465)
学科
(105004)
经济(104853)
(78239)
管理(74708)
(55658)
企业(55658)
(51864)
方法(43792)
数学(38135)
数学方法(37764)
农业(34278)
中国(29779)
(29316)
业经(28123)
(26175)
(22713)
贸易(22700)
(22248)
(21224)
地方(20670)
(18122)
(17780)
银行(17738)
(16963)
技术(16104)
环境(16082)
(16058)
财务(15989)
财务管理(15944)
(15777)
机构
大学(375343)
学院(375244)
(153879)
经济(150590)
管理(148277)
理学(128065)
理学院(126712)
研究(125714)
管理学(124777)
管理学院(124115)
中国(96694)
(79865)
科学(76177)
(76118)
(73605)
(63209)
业大(60432)
农业(58441)
中心(57669)
财经(57401)
研究所(56893)
(56082)
(52105)
北京(50230)
(48142)
师范(47721)
经济学(45665)
(44821)
(44558)
财经大学(42265)
基金
项目(250079)
科学(196822)
研究(186457)
基金(181942)
(157605)
国家(156231)
科学基金(133842)
社会(117888)
社会科(111413)
社会科学(111385)
(97540)
基金项目(97003)
自然(85148)
教育(83666)
自然科(83075)
自然科学(83060)
自然科学基金(81587)
(81171)
编号(77703)
资助(73493)
成果(63757)
(55987)
重点(55106)
(53730)
课题(52207)
(51625)
(49491)
国家社会(48565)
创新(48214)
教育部(47772)
期刊
(175774)
经济(175774)
研究(113270)
(76938)
中国(75464)
学报(59962)
(55354)
科学(54927)
农业(52032)
管理(51622)
大学(46369)
学学(43861)
教育(38634)
(37502)
金融(37502)
业经(32964)
技术(30692)
财经(27958)
经济研究(25715)
问题(24924)
(24297)
(23738)
图书(19805)
(19637)
理论(19000)
(18124)
技术经济(17920)
科技(17780)
现代(17402)
实践(17314)
共检索到56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丁晓安  
公共品的最优供给与公共品的需求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公共品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本文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中的多重委托代理问题,从动态博弈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退出空间与意愿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戈楚婷  
以推拉理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村宅基地作为资源和资产属性以及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迁移到城市这两个角度,重新梳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南京市栖霞区农村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归纳主要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农户年总收入、家庭居住人口数和农户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推动因素;而非农业收入占比、外出务工人口数、是否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是否拥有城镇住所、是否有宅基地产权证书以及宅基地抵押权认知情况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拉力因素。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汉文  王征  
农民要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进行需求表述,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表述渠道。现阶段我国农民的表述渠道主要有向组织(社、村)和政府(乡级政府或者农民越级上访的上级政府)就他们面临的公共品困境进行呼吁;还有就是借助于各级群众大会(乡、村、社三级)通过投票的方式就公共品的各类供给方案进行表决。我们知道,“通则畅”,需求表述渠道的通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需求表述的质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  
对我国各级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等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特征和相互博弈机理的研究表明,除中央政府之外,其他群体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目标取向和行为特征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仅在治理层次和操作层次上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效果不明显,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变革;与此同时,应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的原则,寻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民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庆元  
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症结。以林达尔模型和蒂布特模型的均衡条件为依据,论述了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一般模式。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科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但增长量依然可观,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我国农村经济也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很多农民逐渐摆脱贫困,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他们向着富裕的生活迈出了一大步,取得这些成果离不开国家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大力扶持。但目前我国在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的建设方面缺乏力度,导致农村贫困退出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亟需政府部门完善相关贫困退出机制和制度,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在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既定政策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既是优化人地配置的要求,也是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实现通道的要求。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引导有条件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相对滞缓。本文研究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与市场角色厘定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理,审视了试点地区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通过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保障性补偿责任,消除市场失灵,并防范改革风险,进而通过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厘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的补偿机制、推进机制和退出土地的利用机制,构建符合理论和现实要求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通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建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点课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角度较新,立足农村特困地区,将农村公共品供给放在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展开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建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点课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角度较新,立足农村特困地区,将农村公共品供给放在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展开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秀智  丁锐  
在"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前提下,研究经济欠发达与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对减少"空心村"和提高农民宅基地资产效益,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和定性分析法,以辽宁、湖南和北京的三个村庄作为案例,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民就业模式、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集体土地产权安排和发展农村特色的角度对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政府财政投入和集体产权设置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导因素,而农民就业模式、农民土地依赖度和农村发展的地区特色则是关键的微观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卫  谭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凸现出来。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成为公共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应从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入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宇  
一、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的理论分析农村公共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公共需要的社会产品。农村公共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讲的农村公共品在没有特指时,一般是指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基于冀、鲁、豫三省779户农户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农户愿意有偿放弃农村土地。如果条件合适,愿意直接出售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21.69%和45.92%;愿意以政府征地、换工资收入、换城镇住房、整村搬迁等方式退出农村土地的比例超过59%。对梁平、晋江和平罗等土地退出试点的案例分析发现,无论是承包地、宅基地、其他集体土地还是集体成员身份,实施有偿退出都具有现实可行性。为优化"人地"资源配置,要充分认识实施土地退出的重要性,加快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做法,完善农村土地和集体成员身份"一揽子"退出的顶层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