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1)
2023(7756)
2022(6417)
2021(6314)
2020(5130)
2019(11322)
2018(11815)
2017(23350)
2016(12875)
2015(14196)
2014(14429)
2013(14409)
2012(13657)
2011(12691)
2010(12977)
2009(12329)
2008(12138)
2007(11274)
2006(10372)
2005(9291)
作者
(36967)
(31278)
(30889)
(29637)
(19142)
(14912)
(14023)
(12090)
(11733)
(11024)
(10459)
(10147)
(9867)
(9864)
(9597)
(9367)
(9331)
(8905)
(8871)
(8812)
(8009)
(7762)
(7610)
(7269)
(7132)
(7091)
(6956)
(6708)
(6412)
(6343)
学科
(54028)
经济(53966)
(49361)
(38532)
农业(32556)
管理(28708)
中国(18024)
方法(17403)
业经(17354)
(16425)
企业(16425)
数学(15816)
数学方法(15714)
(15692)
农业经济(12381)
(11824)
(11814)
地方(11294)
(11178)
贸易(11173)
(11155)
(10999)
(10880)
银行(10865)
(10558)
(9702)
(9536)
农村(9515)
发展(9443)
(9430)
机构
学院(187239)
大学(181738)
(79973)
经济(78241)
管理(69905)
研究(64815)
理学(59495)
理学院(58923)
管理学(58093)
管理学院(57756)
(53097)
中国(52784)
农业(40427)
(38501)
(37852)
科学(37701)
业大(33877)
(33187)
中心(30643)
研究所(29626)
(29600)
财经(28679)
(25885)
农业大学(24690)
(24305)
师范(24058)
北京(24046)
(23264)
经济学(23176)
(22138)
基金
项目(115906)
研究(90578)
科学(89836)
基金(81775)
(70576)
国家(69832)
科学基金(58005)
社会(57181)
社会科(53577)
社会科学(53566)
(46811)
基金项目(43041)
编号(40286)
教育(39596)
(37946)
自然(33720)
成果(33512)
自然科(32834)
自然科学(32826)
资助(32642)
自然科学基金(32224)
(30977)
课题(27016)
(26923)
(26337)
重点(25391)
(23768)
国家社会(23444)
(23328)
(23236)
期刊
(99458)
经济(99458)
(59349)
研究(56623)
中国(41760)
农业(40132)
学报(29620)
科学(27128)
(26196)
业经(23722)
大学(23429)
(23416)
金融(23416)
学学(22448)
管理(21057)
教育(19449)
(17782)
问题(15487)
技术(15249)
农业经济(14996)
农村(14643)
(14643)
财经(13830)
经济研究(13608)
(11854)
(11643)
经济问题(10999)
世界(10989)
社会(9682)
农村经济(9546)
共检索到29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群  员晓哲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应依据公共产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应对其进行改革与重构,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和多层次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玲  
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的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为此需要在界定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明涛  孙钰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多样化的农村公共需求,市场、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逐渐参与到供给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态势。为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达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对此合作模式下各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多元主体的最佳合作模式和互动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曲延春  
在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层级高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多,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少;而层级低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少,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多。以乡镇政府为例,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最重要主体。《宪法》规定,乡镇政府的职能是"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鸿渊  
长期以来 ,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 ,供给不足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重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峰  
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农村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效率更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着种种阻碍因素,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份额一直很小。本文分析了市场供给农村产品的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文荣  陈少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等方面的矛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乡村秩序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表现出的不同作用,本文得出合理的乡村秩序对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重要的作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需要重构乡村秩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昕  吴夫娟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严重短缺和失衡的状况,影响了农村社会公平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供给体制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焕峰  郭荣华  
基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28个乡镇58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支出透明度、农户对其他村民的信任程度、周围农户参与情况、被访者年龄是影响农户参与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因素;信任和社会参与网络是农村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林明华  
本文选取制度视角,以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为分析框架,对马甲村路灯供给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内在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选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尽管外在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如果缺乏内在制度的配合,将难以通过外在制度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多元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可取性,研究提出了"二元准公共产品"的概念,并从多维触发、重点触发和协同触发,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的"触发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雷原  
农民负担问题在本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问题,在家庭土地承包制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存在的条件下,只有建构一种和家庭农业的生存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石丁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先天性缺陷,取消农业税,一方面使这一体制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也为体制的重构提供了契机。河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核心是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不同种类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职责,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财力保证制度、激励与监督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宋英杰  
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的研究大多是从现实中寻找答案,缺少深入规范的理论分析。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将非均衡经济学中的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中,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不足的理论模型,并建立计量模型,用1989-2003年的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财政的预算约束和政府对农民偏好的不了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士双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具有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作用。在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自愿供给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自愿供给是一种自愿行为,制定合理政策刺激自愿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是增加自愿供给的有效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