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0)
- 2023(13523)
- 2022(11753)
- 2021(10966)
- 2020(9211)
- 2019(21298)
- 2018(21341)
- 2017(42373)
- 2016(22556)
- 2015(25543)
- 2014(25553)
- 2013(25704)
- 2012(23678)
- 2011(21587)
- 2010(21673)
- 2009(20248)
- 2008(19795)
- 2007(17541)
- 2006(15819)
- 2005(13797)
- 学科
- 济(99176)
- 经济(99066)
- 业(70329)
- 管理(62119)
- 农(51059)
- 企(47610)
- 企业(47610)
- 方法(45455)
- 数学(40679)
- 数学方法(40355)
- 农业(33812)
- 中国(26345)
- 业经(25466)
- 财(23554)
- 制(19832)
- 地方(19686)
- 贸(18151)
- 贸易(18143)
- 易(17661)
- 学(17582)
- 银(15845)
- 银行(15810)
- 行(15070)
- 技术(14811)
- 融(14582)
- 金融(14581)
- 发(14446)
- 环境(14389)
- 务(13960)
- 财务(13902)
- 机构
- 学院(332105)
- 大学(331474)
- 济(138887)
- 经济(136071)
- 管理(135821)
- 理学(118401)
- 理学院(117250)
- 管理学(115570)
- 管理学院(114987)
- 研究(106609)
- 中国(83585)
- 京(69207)
- 农(67951)
- 科学(63744)
- 财(62995)
- 业大(53558)
- 所(52271)
- 农业(51951)
- 财经(51071)
- 中心(50203)
- 江(47546)
- 研究所(47307)
- 经(46618)
- 北京(43447)
- 范(42177)
- 师范(41869)
- 经济学(41411)
- 州(38810)
- 经济管理(37907)
- 财经大学(37855)
- 基金
- 项目(224553)
- 科学(177178)
- 研究(168091)
- 基金(163934)
- 家(140894)
- 国家(139669)
- 科学基金(120684)
- 社会(107531)
- 社会科(101687)
- 社会科学(101659)
- 基金项目(87957)
- 省(87374)
- 自然(76455)
- 教育(75286)
- 自然科(74617)
- 自然科学(74603)
- 自然科学基金(73300)
- 划(72189)
- 编号(70087)
- 资助(66950)
- 成果(56219)
- 部(50790)
- 重点(48953)
- 发(48232)
- 创(46268)
- 课题(46257)
- 国家社会(44113)
- 教育部(43563)
- 人文(43434)
- 创新(43088)
共检索到481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竹 覃基广
本文通过DEA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并对吉林省农村的信贷效率进行了专项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信贷的效率较低,这与吉林省农村经济政策相关,并发现资本并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信贷 效率 DEA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艳华 王家传
文章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度的历史变迁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给效率。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决定了农业信贷配给度的变迁;农业信贷配给度有所降低,但其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度逐年增加,但其信贷配给效率较高;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业信贷配给效率低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高于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邓可欣 张倚胜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建群 秦建国 吕忠伟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波 杨国颂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广受关注,但有关信贷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笔者基于协整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信贷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贷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以乡镇企业贷款表示的农村信贷投向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以农村信用社贷款为衡量指标的农村信贷主体结构限制了农村经济增长。从农村信贷资金投向和主体结构两个方面完善农村信贷市场,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信贷结构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美玉
贫困和反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扶贫过程中,穷人普遍面临信贷约束的现象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信贷约束是造成穷人持续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一思想被用于小额贷款扶贫实践中。信贷约束影响贫困持续的必要条件是要素市场具有交易成本或者生产或销售环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建立小额信贷模型,探讨了我国小额贷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政府规范市场、协助建立农业协作组织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等等举措,会对小额贷款项目的扶贫效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约束 小额贷款 销售成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王挺
本文探讨了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新特征,包括农村信贷需求变化趋势,"三农"信贷结构与需求满足程度。研究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面临的主要矛盾,据此,提出了深化四川省农信社信贷支农服务的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 信贷支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喜 李子奈
本文通过基于VEC模型的协整分析,实证研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分配效率。我们对协整模型形式的选择给予了特别重视,从而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的指令性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投入在长期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也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投资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些结果为我国过去农村信贷缺乏分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重视资金投入的效率问题。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信贷 分配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当同时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贷款人必须考虑非对称信息对行为(工作努力)和类型(生产力)的影响,他们将根据自身的可获得信息量、信贷处理成本、借款人担保禀赋等因素,设计出适应于不同类型借款人的信贷合约,从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对两类贷款人("小贷"贷款人和"农信"贷款人)的信贷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贷"的信贷合约条件比"农信"的信贷合约条件更具有可变性;"小贷"借款人比"农信"借款人更富裕且生产力更高;"农信"中的高生产力借款人更可能转移到"小贷"来申请贷款。政策启示在于创新农村信贷合约、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信贷合约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天芸 罗伟浩
小额信贷的业务绩效体现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性,农村信用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关注其能否改善其经营效益,即通过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能否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及改善各项风险指标。本文基于茂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监测考核系统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进行实证检验,讨论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同时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具有较好的业务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庆佳 郑庆昌
运用2009年福建3个设区市中208个农村中小企业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因素,得到显著性影响因素,即企业的性质、企业信用等级、企业主行业管理工作年限、企业贷款用途和方式、通过熟人介绍以及银企关系、流动比率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设定了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信贷的实证模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尚君
笔者首先对农村信贷配给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做了讨论,然后选取了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并且农村信贷配给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农村信贷配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动态演进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城乡收入差距 理论 实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90年代中期以来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 ,多种因素导致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大体上看 ,只有不到 50 %的农村企业可以获得正规部门提供的融资服务 ;一些农村企业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资金 ;样本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 ;企业与特定银行及其职工间的关系资源是企业决定选择哪个金融机构贷款的最重要的因素 ;信用社和农行仍是农村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企业经营绩效已逐渐成为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企业是否负债及其负债率大小似乎并不影响其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矫正城市偏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企业 融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