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4)
2023(6072)
2022(5245)
2021(5057)
2020(4250)
2019(9725)
2018(9806)
2017(19956)
2016(10970)
2015(12440)
2014(12737)
2013(13204)
2012(12432)
2011(11646)
2010(12151)
2009(11706)
2008(11793)
2007(10974)
2006(10250)
2005(9497)
作者
(32204)
(27150)
(26864)
(25719)
(16748)
(12954)
(12172)
(10463)
(10212)
(9809)
(9162)
(8894)
(8565)
(8396)
(8185)
(8117)
(8025)
(7811)
(7671)
(7604)
(6940)
(6764)
(6701)
(6404)
(6339)
(6227)
(6197)
(5909)
(5612)
(5449)
学科
(51503)
经济(51446)
(49069)
(38647)
农业(32523)
管理(24753)
业经(17385)
(17094)
企业(17094)
中国(16659)
方法(16648)
数学(14740)
(14594)
数学方法(14545)
农业经济(12373)
(11448)
(11164)
银行(11159)
(10973)
(10768)
地方(10389)
(10275)
贸易(10268)
(10059)
(9745)
(9486)
农村(9467)
发展(9320)
(9308)
(8801)
机构
学院(168475)
大学(164475)
(74911)
经济(73294)
管理(64283)
研究(57303)
理学(54295)
理学院(53797)
管理学(53042)
管理学院(52757)
中国(50377)
(46927)
(35940)
农业(35071)
(34728)
科学(31807)
(29689)
业大(28916)
中心(28037)
财经(27178)
(26880)
研究所(25858)
(24389)
北京(22507)
(22216)
师范(22098)
(21456)
经济学(21341)
农业大学(21185)
经济管理(20813)
基金
项目(96540)
研究(76952)
科学(75080)
基金(68517)
(57628)
国家(56971)
社会(49136)
科学基金(47824)
社会科(45979)
社会科学(45964)
(38366)
基金项目(36567)
编号(34657)
教育(33265)
(30749)
成果(29152)
(28095)
自然(27420)
资助(27417)
自然科(26641)
自然科学(26636)
自然科学基金(26137)
(22611)
(22595)
课题(22389)
(20874)
重点(20799)
(19804)
国家社会(19577)
社科(19309)
期刊
(97575)
经济(97575)
研究(54454)
(54290)
中国(36964)
农业(36570)
(25338)
金融(25338)
(24485)
学报(22893)
业经(22660)
科学(22607)
管理(19764)
大学(18974)
学学(17896)
教育(16195)
(15408)
农业经济(15074)
问题(15068)
农村(14772)
(14772)
技术(13471)
财经(12729)
经济研究(12038)
(10848)
经济问题(10802)
世界(10188)
(10145)
(9611)
农村经济(9494)
共检索到27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正  
综合当前理论界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业务创新以及风险评价与防范等方面的讨论,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应因地制宜地构造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产权组织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服务“三农”方向和定位,以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双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赖晓榕  李晓娟  
我国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从农信社的金融供给与农村需求、管理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找到改革的切入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志刚  许湘平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引导农村资金流向、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状况不佳,竞争力弱小。尽快提高和全面改善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有效应对国内和国外银行业两面夹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阮红新  李向宇  
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改革评价、改革思想等方面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兴元  
目前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需要回归农信社系统金融机构本身所拥有的自主权,才能真正理顺扭曲的金融机构责权利关系2003年以来,我国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产生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一般政府部门把农村信用社和这两种银行通称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很显然,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农村商业银行不带任何合作制成分,不属于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新  
在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精细化和法人治理完善显得尤为紧迫湖北省农信社自2005年启动改革试点以来,经过八年艰苦努力,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到2013年3月份,存贷款占到全省第一,实现了历史性超越。加快经营转型是农信社继统一法人改革、组建农村银行改革之后的又一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明晰产权最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现代股份制,但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差异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产权制度,并采取"分步走"的办法2003年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建立起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方向的金融体系,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仍然存在不少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公司治理视角加以剖析并着力解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文莉  孙倩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效率评价时常用的指标、方法以及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必须在准确评价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基础上,找到引起农村信用社低效率的原因,有的放矢的通过改善农村信用社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政策性任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文莉  罗新刚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效率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关于效率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层面,实证分析较少。在实证研究中,又以经营效率为主要研究内容,忽略了农村信用社作为国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支农功能。关于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规模效率、利润效率和支农效率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外部影响因素;从利润效率和支农效率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内部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的梳理,对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测度农村信用社效率各种方法的利弊,归纳总结农村信用社效率的一般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从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三会职能发挥、行业管理与监管、激励机制、产品市场竞争等方面对农信社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认为现阶段农信社公司治理的效率相对低下。本文最后提出了农信社公司治理研究下一步有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龙西安  胡涌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述评龙西安,胡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并提出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小企业、农业和发展地区经济服务。自1993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家传  刘廷伟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从股权设置、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经营业绩与分配、外部环境及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对改革决策者及实际工作者有所裨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朗百畅  
东部沿海发达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引起农村金融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这些农村地区的金融结构。与传统的农村地区相比,这些地区金融服务的对象、主体、内容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置身于城市化浪潮中的农信社难免受到冲击,但这也给农信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信社的经营管理者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峰  霍学喜  
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它是衡量一个金融企业资本实力的综合指标,也是衡量该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及实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与规定的最低要求相距较远,如何合理地规定农信社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如何有效地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既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资本充足率的内涵及决定因素入手,分析我国农信社资本存在的问题及资本充足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资本充足率的界定标准,并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的具体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树旺  成金华  
(一)对既有改革思路的评价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类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风险程度的严重性和相关利益群体(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最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始于1996年,概括地讲,大致经历了行社脱钩、规范化改革、设立市(地)或省级联合社、实行省级统一法人以及目前正在试点的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5个主要阶段。顺着这一改革脉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种以合作制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可以说,合作制既是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前提,也是归宿。由于农村信用社最初是按照合作制原则设计的,因此,完善合作制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其必然逻辑的。客观地讲,这些改革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