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6)
2023(15339)
2022(13292)
2021(12488)
2020(10372)
2019(23766)
2018(23860)
2017(46780)
2016(25324)
2015(28571)
2014(28836)
2013(28668)
2012(26460)
2011(24174)
2010(24451)
2009(22831)
2008(22367)
2007(20017)
2006(18181)
2005(16017)
作者
(73906)
(61585)
(61021)
(58322)
(38861)
(29409)
(27757)
(24122)
(23289)
(22015)
(20732)
(20576)
(19491)
(19393)
(18839)
(18710)
(18451)
(18165)
(17584)
(17457)
(15376)
(15351)
(14942)
(14168)
(13919)
(13756)
(13701)
(13518)
(12387)
(12158)
学科
(108354)
经济(108238)
(74986)
管理(69972)
(52057)
企业(52057)
(51885)
方法(44397)
数学(39105)
数学方法(38671)
农业(34334)
中国(29801)
业经(26902)
地方(25435)
(24674)
(22015)
(21010)
(19946)
贸易(19937)
(19365)
(17397)
银行(17357)
(17284)
(16669)
环境(16342)
(15892)
技术(15658)
(15639)
金融(15637)
(15293)
机构
学院(368892)
大学(366470)
(150862)
经济(147517)
管理(147312)
理学(127605)
理学院(126198)
研究(124485)
管理学(124148)
管理学院(123476)
中国(95633)
(77798)
科学(76020)
(72526)
(68903)
(62544)
业大(58034)
中心(56983)
研究所(56577)
农业(55418)
(54730)
财经(54483)
(49605)
(49470)
师范(49265)
北京(49162)
(44586)
(44386)
经济学(43318)
经济管理(40297)
基金
项目(246328)
科学(194187)
研究(184790)
基金(177872)
(153504)
国家(152133)
科学基金(130570)
社会(116415)
社会科(109925)
社会科学(109898)
(96493)
基金项目(94725)
教育(83313)
自然(83166)
自然科(81130)
自然科学(81112)
(80429)
自然科学基金(79664)
编号(77775)
资助(72602)
成果(63565)
(54864)
重点(54539)
(54045)
课题(52729)
(50471)
创新(47021)
国家社会(47021)
教育部(46578)
人文(46317)
期刊
(172778)
经济(172778)
研究(110760)
(73166)
中国(70920)
学报(55715)
科学(53121)
管理(50423)
农业(49713)
(47865)
大学(43100)
学学(40749)
教育(39995)
(37555)
金融(37555)
业经(33257)
技术(30808)
财经(25475)
经济研究(25296)
问题(24111)
(22732)
(21614)
理论(18481)
(18369)
技术经济(18181)
图书(17929)
科技(17570)
现代(17242)
资源(17057)
实践(16963)
共检索到548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贤金  
本文在论述我国人地矛盾及其区域分异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聚类原理对我国人地关系进行了分区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内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  
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 ,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人地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梅林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 ,参照生态学模式 ,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和非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 ,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 ,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晔,司徒群,朱彤,扬克诚,付保红,吴文青  
本文从中国特色民族—云南傣族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入手,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科学保护和协调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传钧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李平  
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相互作用最频繁的一个子系统。而经济结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经济结构进行研究时,首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指出产业结构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骨架。第三,分析指出空间结构反映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的分布格局。最后指出要素流成为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媒介,共同构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阳  程静  李婧瑜  
本文根据城乡融合观思想以及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设计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体系的耦合机制,以云南省22个县市的横截面数据为例,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融合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不同维度的协调分异;同时,相对于较高的耦合度,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融合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明显较低,不同发达程度地区之间确实存在均值差异小,且各地区在极差上的差异也相对较小;由于耦合可以在较低的协调层次上形成,相对于耦合度,政策导向应该更加强调耦合协调度,应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华  
从森林旅游的人地关系机理入手,分析了森林旅游的生态伦理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因其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在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且当前森林旅游开发中产品低级、雷同单一等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鉴于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矛盾,而提出旅游开发与森林生态保育相结合、森林生态环境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市场导向与引导市场相结合3条原则,并围绕"人"、"地"需求及其关系协调,设计了解决旅游地布局、森林景观建设、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4个层面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绿色开发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民,刘加林,高翔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系统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多样性、过渡性与不稳定性特征 ,是极富人地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地区。本文基于调查和实证分析 ,探讨了该地区人地系统地域分异的成因及其人地系统体系构成 ,重点对研究区内几个主要人地系统类型分别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并以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阐明了优化研究区人地系统和协调研究区人地关系的合理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本文从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出发,着重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分析了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洁  李同昇  王武科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伟峰  王武科  
以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为例,在深入分析系统内外因素及其反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关中平原发展的三种可能情景,即理想条件下、资源约束下、资源环境约束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获取三种情景下系统的仿真结果。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对未来关中平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将使资源和污染更为恶化,必须将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建设中的重点。仿真的结果对关中地区未来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的研究是完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系统解析了地域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动力过程和驱动机制。首先识别出地域功能生长发育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可占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活动空间集疏和人口的空间集疏,并探讨了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接着解析了陆地表层功能分异的6个动力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人文利用功能空间匹配、适度规模与要素集聚、功能叠加与竞争共生、生态—生活—生产序贯选择、相互作用与空间组合,并研究了单一型地域功能和复合型地域功能的发育过程;最后探究了地租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作用机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