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1)
2023(18953)
2022(15655)
2021(14597)
2020(12223)
2019(28015)
2018(27522)
2017(51864)
2016(28385)
2015(32061)
2014(31887)
2013(31300)
2012(28686)
2011(25923)
2010(25868)
2009(24264)
2008(24049)
2007(21465)
2006(18915)
2005(16788)
作者
(84650)
(71040)
(70607)
(67348)
(44429)
(34130)
(32168)
(27947)
(26750)
(25172)
(23995)
(23720)
(22468)
(22114)
(21909)
(21868)
(21802)
(20887)
(20415)
(20287)
(17840)
(17443)
(17274)
(16252)
(16225)
(15902)
(15752)
(15675)
(14478)
(14252)
学科
(117592)
经济(117462)
(80621)
管理(76068)
(57650)
企业(57650)
(52275)
方法(51307)
数学(45795)
数学方法(45245)
中国(34671)
农业(34422)
业经(30370)
(29795)
(23895)
(23824)
(23212)
贸易(23202)
地方(22869)
(22663)
(19369)
银行(19298)
(18434)
(17745)
财务(17693)
财务管理(17643)
(17521)
金融(17518)
技术(17218)
(17129)
机构
学院(408224)
大学(406684)
(166976)
经济(163657)
管理(154469)
研究(139649)
理学(133830)
理学院(132332)
管理学(129877)
管理学院(129134)
中国(107479)
(89378)
科学(88326)
(85313)
(76039)
(71738)
农业(69723)
业大(69386)
中心(65886)
研究所(65411)
(61047)
财经(60496)
(55089)
北京(52809)
(52329)
师范(51664)
经济学(50783)
(49252)
(48282)
经济学院(46050)
基金
项目(276858)
科学(216534)
基金(201108)
研究(196145)
(178441)
国家(176931)
科学基金(150024)
社会(125365)
社会科(118633)
社会科学(118597)
(109204)
基金项目(106627)
自然(98140)
自然科(95889)
自然科学(95859)
自然科学基金(94140)
(91948)
教育(89234)
资助(81156)
编号(79147)
成果(63646)
重点(62758)
(60521)
(60196)
(57367)
科研(54016)
课题(53918)
创新(53748)
国家社会(52683)
计划(52201)
期刊
(182168)
经济(182168)
研究(114306)
(88002)
中国(78899)
学报(72979)
科学(64527)
农业(59391)
(57852)
大学(54794)
管理(52866)
学学(52011)
(40080)
金融(40080)
教育(37589)
业经(35153)
技术(34037)
(29714)
财经(29083)
经济研究(28413)
问题(25846)
(24957)
(22781)
统计(20110)
(19993)
技术经济(19715)
业大(19667)
图书(19249)
理论(19231)
科技(19207)
共检索到60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海平  
本文选取人口老龄化比重和人口老少比两个指标,借助泰尔指数测算了2005—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进行了结构分解,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2001—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层面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全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且农村总体人口老龄化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西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大,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造成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文盲比重、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死亡率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夏旺  
文章基于2001—2015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变化以及投入要素边际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了显著负向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下粮食产量得以保持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村老龄劳动与化肥以及机械等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等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农村老龄劳动比重的增加减弱了化肥以及机械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边际作用,但强化了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的边际作用。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既要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又要实现绿色粮食生产,需要在保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等方面采取合理的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冲  王学义  孙炜红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农村老年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群体,相关问题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以中国2002—2012年的农村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借助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比重均对医疗保健消费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说明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推动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提升。此外,还发现少儿抚养比、人均收入也对医疗保健消费存在正向关系,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其存在负向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李双双   柳清瑞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本文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双向反馈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城镇化显著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娟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在全国14个省份1037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与传统劳动经济学的60岁标准有所差异,分65岁以上农户和60岁至65岁农户来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国范围和东中西部地区看,65岁以上农户对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0岁至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娟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在全国14个省份1037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与传统劳动经济学的60岁标准有所差异,分65岁以上农户和60岁至65岁农户来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国范围和东中西部地区看,65岁以上农户对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0岁至65岁农户对土地转出并没有显著影响,对土地转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60岁至65岁农户倾向于不转入土地,在中部地区60岁至65岁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区差别化的土地流转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秋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地区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流出人口增加等原因而面临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特别是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老龄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提前和纯农业收入占比低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的显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农村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十分明显;从长期的隐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要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农业、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雪枝  钟甫宁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体力下降,本文从生产决策和大田作业两个方面考察不同年龄结构农户在粮食生产方面是否具有明显差异,试图通过实证方式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合理解释。利用农村固定明察点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上没有明显差别,老年农户的小麦、玉米和大豆(除水稻外)种植比重并不比年轻农户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主要要素投入水平也没有明显不同,老年农户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化肥、农药、机械、劳动用工等主要要素投入量均不低于年轻农户;老年农户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单产与年轻农户相比也没有明显差异。由于生产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辉煌  李子豪  
利用中国1990~2008年全国层面和1995~2008年省级层面的数据,分别采用LMDI因素分解法和动态面板的GMM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全国层面的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老龄化是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老龄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对老龄化不同影响渠道的研究则表明,当前老龄化主要是通过生产渠道对碳排放的增加产生促进作用,而消费渠道的影响很不明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状况不断变化,单一时点静态食物安全状况不足以反映食物安全所具备的动态特征,文章依据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农村人口食物安全识别结果将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划分为食物安全、暂时食物安全、暂时食物不安全和长期食物不安全四个类型,并对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特点、成因和不同食物安全状态摆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安全为基准的农村人口食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长期食物不安全人群占比分别为23.24%和27.40%。虽然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但伴随经济增长某些区域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出现下降,表明经济增长要与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等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琳  杨莹  李冠杰  
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老龄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分布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明显,老龄化范围由沿海向内陆迅速扩张。根据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农村人口老龄化划分为快速减少浅度老龄化、快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浅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深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浅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深度老龄化7种类型,1995—2000年有5种类型,其中快速增长与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类型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快速与慢速增长型浅度老龄化类型由环渤海地区向内陆延伸;2000—2005...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泽强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其结果会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年龄—迁移率"理论,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的1%人口抽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等数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乡—城人口迁移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将对农村传统养老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将会引起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失衡。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制度变革,提高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供给能力,以弥补农村传统家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青华  
本文利用中国中部地区六省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负面效应,但这一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少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结合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老龄化促使国民收入不得不更多的向老年人口倾斜,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有所增加。此外,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稳定,崇尚节俭、谨慎消费依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