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7)
2023(12370)
2022(10215)
2021(9339)
2020(7707)
2019(17245)
2018(16945)
2017(32909)
2016(17673)
2015(19611)
2014(19426)
2013(19806)
2012(18796)
2011(17444)
2010(17779)
2009(16827)
2008(16572)
2007(15153)
2006(14024)
2005(12460)
作者
(55482)
(46955)
(46724)
(44348)
(29461)
(22378)
(20822)
(18197)
(17723)
(16541)
(16361)
(15248)
(15178)
(14786)
(14543)
(14119)
(13814)
(13591)
(13553)
(13208)
(11885)
(11815)
(11424)
(10865)
(10813)
(10617)
(10217)
(10206)
(9553)
(9325)
学科
(99761)
经济(99662)
(51089)
(50238)
管理(43447)
农业(33235)
方法(32757)
数学(29724)
数学方法(29518)
(28365)
企业(28365)
中国(24793)
业经(23642)
地方(22754)
(19256)
(18485)
(18131)
(15801)
贸易(15793)
(15365)
(14654)
(14337)
银行(14291)
(13831)
(13203)
金融(13202)
(13078)
环境(13025)
地方经济(12827)
收入(12551)
机构
学院(276626)
大学(274221)
(128812)
经济(126580)
管理(101014)
研究(100547)
理学(87524)
理学院(86523)
管理学(85150)
管理学院(84655)
中国(77374)
(69506)
科学(60745)
(56358)
(56015)
农业(53705)
(52499)
业大(48394)
研究所(47684)
中心(44736)
财经(44547)
(41316)
经济学(40894)
(40452)
经济学院(36856)
北京(35268)
(34925)
师范(34521)
(34014)
农业大学(33815)
基金
项目(178619)
科学(139607)
基金(130935)
研究(127450)
(116043)
国家(114976)
科学基金(96113)
社会(85517)
社会科(80703)
社会科学(80680)
基金项目(69636)
(69584)
自然(59783)
自然科(58339)
自然科学(58315)
(57844)
自然科学基金(57286)
教育(55031)
资助(52130)
编号(49968)
(41123)
成果(40199)
重点(40061)
(39893)
(38123)
国家社会(36529)
(36423)
创新(34244)
课题(33950)
科研(33906)
期刊
(154490)
经济(154490)
研究(84134)
(72666)
中国(51376)
学报(49125)
农业(48846)
科学(44246)
(38566)
大学(37277)
学学(36161)
管理(33228)
(30452)
金融(30452)
业经(29197)
经济研究(24518)
财经(22753)
(22258)
问题(22029)
技术(20015)
(19647)
教育(17546)
世界(16395)
(15924)
农业经济(15321)
技术经济(15293)
农村(15279)
(15279)
(14785)
经济问题(14706)
共检索到419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云波  
在农村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农业的比重则逐渐缩小。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产值转换的速度远远快于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二元反差随之形成并逐渐扩大。计量分析表明,从1978-2001年,以二元反差指数衡量的二元经济转换对拉大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农户所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差异也是增大农村收入差别的重要因素;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收入差别的扩大也产生了“阶梯式”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文章基于我国双重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因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轨迹分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别呈现区域性差异的事实,以天津市和山东省为例,运用1994-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分组及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异"倒U形"变动的影响。其结论是:(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演变特征,由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变为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进入2000年以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开始呈现区域性分化。(2)不同于山东及全国其他地区,天津市农村内部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正在促使农村收入差别缩小,并且成为总体收入差别缩小的主体性因素,这是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柳亮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比较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当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配套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杰  王韧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实践经验又对传统政策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提供了五个理论命题,并基于内部和外部二元机制的划分确立了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限制了内部收入决定机制的有效性,并直接导致基于农业自身的内部政策体系的相对失灵;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托于内部和外部解决机制的协调,即在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比的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人口特征是影响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考察了文化、年龄及性别与收入及分配差别的关系。首先以回归法和列表法考察了这些特征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然后以泰尔指数测度了这些人口特征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这些特征是制约居民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变动的重要变量。这些影响是正常且适当的。唯有年龄与居民收入的关系需要调整:应当加大征收中年段居民的社会保障费,充实社会养老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源  王群群  秦玉奇  
本文通过将民生财政运作模式下的支出与税收变量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模型,进而分析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利用中国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动态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在总额增长过程中的"农村偏向"资金投向特征,能起到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而民生财政所引致的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及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的特征,则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文武  徐明阳  范佳健  龙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文章以安徽省为例,选取安徽省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泰尔指数衡量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实证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复杂的关系。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分别是正相关性、波浪型和波动性上升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卓然  
文章选取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均明显抑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二者交互项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助推作用,说明在推动市场化发展和改善二元经济结构时应注重对二者的统筹与协调。通过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大于东部地区,而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显著的负向效应,在中部地区呈现不显著的正向效应。通过门限面板回归,发现二者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单重门限效应,但负向效应在门限内外影响趋势却不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少国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部门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以金融发展推进二元经济转换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国琳  
本文认为,推进城乡管理体制创新,实施以工补农、城乡平等就业等措施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对策,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步伐对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晓东  谢元态  吕莉萍  
长期以来,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资本结构,农村资本通过各种渠道不合理地流向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趋利性使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在农村形成了巨大的资本缺口,致使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在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必须构建新型的农村资本支持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财政支持体系、价格支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集体和农户支持体系以及国际资本支持体系等部分有机组成。通过构建农村资本支持体系,最终消除城乡二元资本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本支持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小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迪平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却有自身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能迅速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的发展之路,用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模式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长足发展的农村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当前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是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基础。本文提出用股份合作制替代联产承包责任制,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新的发展动力机制,走规模经济、市场化、社会化道路。在分析农村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完善、实现土地使用权自由转让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产业资本引入的股份合作制、以农村种养大户为核心的股份合作制、农户自发组织的股份合作制、乡镇集体企业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和社区股份合作制等具体实现形式,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