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0)
- 2023(19814)
- 2022(17161)
- 2021(15841)
- 2020(13660)
- 2019(31451)
- 2018(31332)
- 2017(60023)
- 2016(33207)
- 2015(37610)
- 2014(37766)
- 2013(37327)
- 2012(34344)
- 2011(31321)
- 2010(31522)
- 2009(29230)
- 2008(28893)
- 2007(26047)
- 2006(22985)
- 2005(20091)
- 学科
- 济(132009)
- 经济(131856)
- 业(93510)
- 管理(91399)
- 企(70838)
- 企业(70838)
- 方法(60961)
- 数学(53555)
- 数学方法(52868)
- 农(51107)
- 中国(35285)
- 财(34263)
- 农业(33612)
- 业经(31274)
- 学(29918)
- 贸(27695)
- 贸易(27685)
- 易(26990)
- 制(26288)
- 地方(25774)
- 理论(21609)
- 银(21089)
- 银行(20995)
- 务(20855)
- 财务(20774)
- 财务管理(20719)
- 技术(20645)
- 环境(20386)
- 行(20017)
- 企业财务(19548)
- 机构
- 学院(482763)
- 大学(481701)
- 济(188697)
- 经济(184534)
- 管理(184325)
- 研究(161736)
- 理学(159930)
- 理学院(158132)
- 管理学(155053)
- 管理学院(154213)
- 中国(121097)
- 科学(105430)
- 京(102369)
- 农(101274)
- 财(86013)
- 所(84028)
- 业大(82292)
- 农业(79445)
- 研究所(76863)
- 中心(74581)
- 江(71654)
- 财经(69232)
- 北京(63900)
- 经(62958)
- 范(62554)
- 师范(61796)
- 州(57762)
- 院(57591)
- 经济学(56336)
- 技术(52688)
- 基金
- 项目(329172)
- 科学(255180)
- 基金(235986)
- 研究(233223)
- 家(208999)
- 国家(207264)
- 科学基金(175251)
- 社会(144018)
- 社会科(136178)
- 社会科学(136134)
- 省(130958)
- 基金项目(125381)
- 自然(116942)
- 自然科(114181)
- 自然科学(114144)
- 自然科学基金(112101)
- 划(109981)
- 教育(107750)
- 资助(97816)
- 编号(95636)
- 成果(77059)
- 重点(74335)
- 部(71544)
- 发(70279)
- 创(67789)
- 课题(66059)
- 科研(63758)
- 创新(63355)
- 计划(62149)
- 大学(60445)
- 期刊
- 济(204883)
- 经济(204883)
- 研究(134887)
- 农(96571)
- 中国(89963)
- 学报(87663)
- 科学(75726)
- 农业(65246)
- 大学(65028)
- 财(64908)
- 管理(63144)
- 学学(61734)
- 教育(50933)
- 融(42577)
- 金融(42577)
- 技术(41299)
- 业经(37886)
- 财经(33061)
- 业(32540)
- 经济研究(31531)
- 问题(28688)
- 经(28240)
- 版(25926)
- 科技(23859)
- 业大(23805)
- 图书(23379)
- 技术经济(23199)
- 理论(22379)
- 统计(21962)
- 贸(21694)
共检索到69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冬燕 陈玉萍 周晶
为理解我国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大量退出生猪散养这一突出现象,本研究尝试在经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局部生计系统、生计功能、生计依赖和生计突破等概念,构建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分析框架,并将农户按照生计功能分为收入多样化户、猪肉自给户和风险防范户3类,同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出现象表现为各类农户同时但不同程度的退出;不同类型农户退出的驱动因素可能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退出的作用机制也可能不同;有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户主低龄化、耕地资源短缺和非农就业等因素相互交织是收入多样化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交通条件、非农务工、非农经营和总收入增长引起的消费偏好改变是猪肉自给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生存风险显著降低是风险防范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雪 袁承程 刘黎明
从生计角度探求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有重要现实作用。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城镇化意愿概念模型,利用湖南省桃江县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城镇化意愿和生计资本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桃江县农户城镇定居意愿不高,其中仅有18.84%的农户有明确的进城居住意愿,且偏向定居小城镇。不同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户群体存在生计资本差异,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脆弱性环境方面显著高于不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但物质资本存量显著低于后者。具体而言,有效劳动力数量、家庭抚养比和家庭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距城镇距离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因此,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重点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促进农户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转换;继续扩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解决城镇迁移农户的城镇化生计诉求,以提升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格格 葛颜祥 李颖 张化楠
[目的]为检验生态补偿在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在调整DFID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改进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生态补偿前后东平湖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从整体上看,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东平湖水源地保护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补偿前的0.300 2增至补偿后的0.322 5,但当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仍处于较弱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生计资本来看,补偿后自然、社会、金融、人力、物质、信息、环境资本指数值分别为0.016、0.459、0.258、0.384、0.450、0.508、0.901,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当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补偿后信息资本与物质、金融、环境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自然资本与物质、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表明水源地农户的生产方式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或非农行业过渡。[结论]当地政府应致力于提高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实施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积极引导水源地农户寻找替代生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朱琳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黎洁 李亚莉 邰秀军 李聪
本文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陕西省周至县退耕山区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在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1074个样本农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农业户,兼业户的生计资本禀赋更好,生计活动更加多样化,抗风险能力更强,贫困程度较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更小,因而可以通过鼓励农户兼业经营来综合解决当地的农村贫困与环境保护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鑫 漆雁斌 陈蓉
本文利用四川省543个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研究生猪散养农户退出决策对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存在积极的选择偏差影响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且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退出生猪散养;二是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收入水平;三是目前仍在进行散养的农户,如果退出,其家庭收入水平将下降。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制定生猪养殖帮扶型政策应考虑农户异质性问题;二是加强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力度,促进生猪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型。
关键词:
生猪散养 家庭收入水平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云彦 赵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甄别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本文借助于这一研究框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库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生计资本的社会融合程度低。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外力冲击作用下,库区农户必须借助移民开发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计资本的优化和转型;同时,应重点着眼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为生计模式向可持续转化创造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维 孟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样化生计 金融支持 农村发展 农户分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靳小怡 李成华 杜海峰 杜巍
农民工生计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生计概念和对英国国际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重新认识,探讨将其应用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总结目前农民工生计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拓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应用领域,加深对农民工生计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士军 张银银 马志雄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雨林 刘国强 李后建 陈蓉 刘胜林
本文基于四川省25个县(市、区)753户生猪散养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户主为男性、家庭规模较大、到县城的距离较远、饲料市场化程度较高、户主受教育程度较氐、家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较低、养猪收入所占比例较低、生猪商品化率较低或到乡镇的距离较近的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的概率更高;与山区的农户相比,平原与丘陵地区的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的概率更低;而养殖效率对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有关结论,本文在如何引导农户退出生猪散养、扶持生猪散养农户从事生猪规模化养殖和对生猪散养进行地域限制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政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启湖 苏时鹏 谢根瑞 陈巧霞 孙小霞
基于南平市283户生猪规模养殖退养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Probit回归模型从家庭结构视角分析了生计资本对退养农户生态补偿选择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退养农户对于生态补偿的选择优先序为就业补偿→技能补偿→资金补偿;不同家庭结构下,生计资本对退养农户生态补偿选择倾向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资金补偿,成员全部为成年劳动力的家庭,自然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就业补偿,物化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就业补偿和技能补偿;有成年劳动力和老人的家庭,自然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就业补偿和技能补偿,物化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技能补偿,社会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资金补偿;有成年劳动力、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自然资本越丰富,就业补偿和技能补偿的选择倾向越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范垚
以重庆市1 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土地退出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及方向。结果表明:①多数农户认为土地退出风险较高,同时农户对于退出承包地较宅基地存在更大的顾虑,农户更倾向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多数农户规避土地退出风险能力较弱,相比承包地,农户具有更强的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②宅基地风险规避能力来看,户主年龄、家庭有无稳定城镇住所、本村是否在进行农民新村建设、退地后能否享受高水平城镇社保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有无养殖经营对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③承包地风险规避能力来看,户主年龄、户主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家庭有无稳定非农收入、退地后能否及时获得就业培训与援助、退地后能否享受高水平城镇社保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有无养殖经营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④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少于影响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同一因素也可能对农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风险规避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范子英
了解农户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和利益诉求,对合理、有序、公正地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砖混结构占大多数;宅基地以及房屋的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有85.5%的宅基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在一定的前提下,有90%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其中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养老、生活费用和农业生产;农户所在区位、年龄和参保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远郊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社保先行于宅基地退出,以及优先考虑远郊农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意愿 城乡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王口镇和独流镇的调查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的荟萃回归分析
基于SLA分析框架的新疆南部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研究
不同帮扶措施执行效果的差异分析——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1086农户的实证研究
基于元分析的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内生动力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方四省400个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选择退出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基于Probit模型和粤、皖两省农户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