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3)
2023(15234)
2022(13176)
2021(12656)
2020(10609)
2019(24410)
2018(24512)
2017(47608)
2016(25888)
2015(29478)
2014(29504)
2013(29302)
2012(27418)
2011(24770)
2010(25120)
2009(23648)
2008(23427)
2007(21010)
2006(18977)
2005(16936)
作者
(76453)
(63902)
(63153)
(60368)
(40279)
(30706)
(28753)
(25228)
(24134)
(22983)
(21714)
(21376)
(20057)
(20054)
(19595)
(19320)
(19029)
(18752)
(18209)
(18107)
(15882)
(15786)
(15556)
(14703)
(14383)
(14344)
(14234)
(13971)
(12982)
(12730)
学科
(104893)
经济(104767)
(79052)
管理(73846)
(55002)
企业(55002)
(52316)
方法(45435)
数学(39508)
数学方法(39050)
农业(34524)
中国(31176)
(27869)
业经(27445)
(24206)
(21456)
地方(20980)
(19522)
银行(19480)
(19239)
贸易(19226)
(18744)
(18591)
(16840)
金融(16838)
理论(16206)
技术(16205)
(15994)
(15752)
(15525)
机构
大学(376477)
学院(375088)
(151017)
管理(150053)
经济(147663)
理学(129082)
理学院(127676)
管理学(125553)
研究(125061)
管理学院(124849)
中国(100491)
(80784)
(77561)
科学(76812)
(73112)
(63263)
业大(60690)
农业(59530)
中心(59023)
财经(57072)
研究所(56950)
(56287)
(51974)
北京(51184)
(48768)
师范(48371)
(45430)
(44198)
经济学(44040)
财经大学(42208)
基金
项目(248134)
科学(194289)
研究(183782)
基金(180202)
(156405)
国家(154980)
科学基金(132391)
社会(115579)
社会科(108998)
社会科学(108972)
基金项目(95923)
(95854)
自然(85087)
自然科(83062)
自然科学(83044)
教育(82500)
自然科学基金(81556)
(80201)
编号(76714)
资助(74190)
成果(62997)
(55584)
重点(54252)
(52444)
课题(51283)
(50520)
教育部(47222)
国家社会(47196)
创新(47064)
科研(47060)
期刊
(173604)
经济(173604)
研究(115107)
(78230)
中国(76322)
学报(61024)
科学(55927)
(53800)
农业(53056)
管理(51760)
大学(47243)
学学(44584)
(41682)
金融(41682)
教育(39292)
业经(32446)
技术(30782)
财经(27593)
经济研究(24829)
(24817)
问题(23973)
(23346)
(19951)
理论(19941)
图书(19753)
技术经济(18485)
实践(18270)
(18270)
科技(17759)
现代(17319)
共检索到56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俊刚  王克强  
农户粮食灾害保险是我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对全国31个省4个地区721个村的调查发现:立法滞后导致了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建设"先天不足",市场供给结构畸形及缺乏调控致使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行业发展乏力,政府宣传深度与广度不够导致农户粮食灾害保险意识淡漠,政府定位模糊制约了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快我国保险法规建设和粮食的社会保险试点;确立政府在农户粮食灾害保险中的重要提供者或参与提供者角色;加速建立与健全农业灾害保险;发挥农户粮食灾害保险基金的作用;提高农户粮食灾害参保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贺俊刚  
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存在储量减少、短期化、浪费严重和质量及二次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对全国31个省份721个行政村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数量持续下降趋势背后的原因,认为农民生活饮食结构调整、"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的粮食安全观念、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成本高、农户种粮目的变化、非农收入增多、粮食的市场保障程度提高是从自我保障的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向市场依赖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正确定位、完善储备体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农户储粮积极性、普及粮食储备技术、实施粮食储备补贴、实施粮食储备社会保险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赵建东  
把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锋  周小华  林卿  李晶  
为全面理解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获取状况,必须同时考虑农地征收及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本质根源相同、形式不同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本文对福建省A县15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生存之源,"基于三年一调或五年一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分配方式呈现出本土化特征,农地征收与农地使用权租赁均导致了农户土地权益的流失。本文认为,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根源,鉴于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因此应注重对这一制度的有效实现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保障农民合理的土地权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爽  周光美  
文章利用滑动平均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基于西南四省市的灾害数据,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各省市受灾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02年洪涝灾害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干旱灾害变化幅度不大;1980—1991年风雹灾害呈上升趋势,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低温灾害在2005年后略呈上升趋势。(2)西南四省市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干旱灾害受灾程度:云南>贵州>重庆>四川。(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重庆:低温>干旱>风雹>洪涝;四川:低温>风雹>洪涝>干旱;贵州:低温>干旱>洪涝>风雹;云南:干旱>风雹>低温>洪涝。低温是西南四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利  谢家智  
本文以我国15个省份50个区县的524户农户的入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对农业灾害的认识和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总体持肯定态度,政府灾前的预防宣传与灾后救济服务越到位,则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的满意度越高;性别、家庭年总收入、主要从事农业类型、所在地区灾害风险发生频率、有关部门对潜藏灾害的预防工作都非常显著地影响了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的满意程度;农户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威胁越大,对农业减灾的需求越迫切和强烈,对农业灾害的赔偿越满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敦刚  余爽  李后建  
本文使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7省757个行政村3161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公共服务、村庄民主与农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服务的供给程度和村庄民主的发育程度对农户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民主化却削弱了公共服务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将村长的年龄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分析显示,公共服务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的幸福感会相应增加1.5327个百分点,而村庄民主发育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使公共服务的幸福效用减少0.0281个百分点;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公共服务与村庄民主对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农户、村干部以及民族自治区农户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分别高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农户、非村干部及民族省农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明华  朱俊生  
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农户群体形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为代表的二元分化。研究选取安徽、江苏、四川、湖南等9个粮食主产省份,对233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面积较大,但种植品种单一,风险集中度较高;(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意识到农业保险是灾后风险融资的重要方式,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和愿意支付的保费水平显著高于传统小农户;(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都优先考虑医疗与养老保险等家庭费用支出型险种,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浩  庄天慧  蓝红星  
本文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灾、旱灾、风灾等气象灾害普遍加重了农户的脆弱性。对脆弱性各分解部分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纯农业经营模式更容易导致分解部分的脆弱性,而教育、劳动人数和固定资产等提高能降低分解部分的脆弱性。这些结论说明,在气象灾害易发地带,扶贫政策应做适当调整;在扶贫对象瞄准方面,增加脆弱性维度的标准;在帮扶方面,特别加大对农户生产性投入的支持,发展多元化产业,促进兼业化经营,建立支持农户增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长效机制,增强其抵抗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轩复  黄东  屈雪  朱俊峰  
使用全国3251个农户的数据,通过两步法,比较不同收获方式和社会化服务(购买农机服务)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收获环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全人工收获方式,全程机械化收获总体上提高了收获环节损失。分品种而言,增加了水稻损失,但降低了小麦损失;半机械化收获显著降低了玉米的收获损失。深入研究发现:购买农机服务能够显著减少小麦的收获损失,稳健性检验反映结论仍然保持一致。基于此,对于小麦要进一步推动全程机械化,对于水稻和玉米,要研发适合农户规模的小型农机和专业农机,短期内进一步推进分段机械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冯帅章  艾春荣  
本文基于独特的2007年和2009年四川省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大地震对农户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我们发现地震造成农户收入下降,但人力资本和非农务工对于缓解地震对收入的负向冲击具有显著作用。政府发放的生活补助款项起到对于收入下降的弥补作用,也使得农户的消费水平在震后保持较快增长。然而,政府提供的住房重建补贴和贷款却不足以负担农户的建房成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承  
粮食补贴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改变粮农生产行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比较收益、市场风险、替代性三个方面,对实施补贴后粮农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补贴水平并未有效改变粮农生产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坚持和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保证补贴增加幅度快于生产资料增长幅度等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秀英  李朝柱  
基于浙江省2个县市12个行政村的26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户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林地流入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村集体是农户林地流入的重要来源,林地流转市场化、契约化程度较高,林地流入促进了林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家庭林业收入占比、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当地有无林地流转平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申请采伐指标是否容易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分别有负向及正向影响,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负向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桥  
收入结构在农户脱贫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重要领域之一。考虑到农户贫困深度的因素,本文研究了收入结构对贫困农户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结构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农户贫困深度:其一,非农收入有助于一般贫困农户脱贫,但对特困农户的影响较小;其二,农业收入对一般贫困农户脱贫的影响较小,但有助于缓解特困农户的贫困深度;其三,转移性收入有助于缓解农户贫困,但对农户脱贫的影响较小。因此,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对农户减贫的影响取决于农户贫困深度。就一般贫困农户的脱贫而言,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其提高非农收入;就特困农户而言,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农户农业生产补贴从而提高其农业收入,缓解贫困状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丹  刘从敏  
本文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地区6个地市740个农户为样本,从保险经营视角切入,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的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商业保险投保经历、保单条款理解能力、保额满意程度、保险公司防灾防损服务水平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正向影响,社会救济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负向影响,并依据相应影响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