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4)
2023(11758)
2022(10470)
2021(10086)
2020(8505)
2019(19767)
2018(20085)
2017(39774)
2016(21683)
2015(24860)
2014(25092)
2013(25214)
2012(23231)
2011(21094)
2010(21307)
2009(19895)
2008(19495)
2007(17473)
2006(15837)
2005(14086)
作者
(64247)
(53460)
(52821)
(50398)
(33592)
(25626)
(24017)
(20961)
(20133)
(18961)
(18101)
(17728)
(16754)
(16704)
(16162)
(16108)
(15943)
(15630)
(15261)
(15035)
(13382)
(13294)
(12919)
(12315)
(12054)
(12022)
(11940)
(11731)
(10857)
(10581)
学科
(88907)
经济(88800)
(66387)
管理(59070)
(48591)
(44175)
企业(44175)
方法(38294)
数学(33558)
数学方法(33169)
农业(32020)
中国(24938)
业经(23022)
(20974)
(20008)
(17820)
地方(17689)
(16790)
贸易(16781)
(16380)
(15440)
银行(15406)
(14703)
技术(13405)
(13354)
(13175)
环境(12991)
(12974)
理论(12949)
(12884)
机构
学院(316984)
大学(315533)
(128455)
管理(128274)
经济(125604)
理学(110724)
理学院(109610)
管理学(107860)
管理学院(107310)
研究(104927)
中国(82337)
(68606)
(67736)
科学(64843)
(58385)
(53680)
业大(53102)
农业(52655)
中心(48815)
研究所(48308)
(47081)
财经(46335)
北京(42999)
(42013)
(41283)
师范(40978)
(38203)
(36642)
经济学(36174)
经济管理(35928)
基金
项目(208944)
科学(163080)
研究(156718)
基金(150071)
(129659)
国家(128486)
科学基金(109472)
社会(96780)
社会科(91206)
社会科学(91179)
(81964)
基金项目(80820)
自然(70356)
教育(70074)
自然科(68605)
自然科学(68591)
(67951)
编号(67347)
自然科学基金(67338)
资助(61518)
成果(54912)
(46612)
重点(45648)
(45123)
课题(44285)
(42741)
创新(39766)
科研(39491)
教育部(39357)
人文(39117)
期刊
(148244)
经济(148244)
研究(95366)
(69747)
中国(59836)
学报(49312)
农业(47392)
科学(45925)
管理(43303)
(41083)
大学(37955)
学学(35769)
(33058)
金融(33058)
教育(33004)
业经(29457)
技术(26673)
(21841)
财经(21697)
问题(21505)
经济研究(20565)
(18295)
理论(17490)
图书(17158)
实践(16128)
(16128)
(15990)
技术经济(15918)
农村(15276)
(15276)
共检索到47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娟  武拉平  
农户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的研究文献甚少,笔者从农户粮食储备概念、衡量标准、储备量估算、品种结构、储备动机、影响因素、农户粮食储备模型、对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作用、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意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进行系统综述,最后提出农户粮食储备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侯云先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翔宇  
本文利用我国22个省43个县5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和农户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储粮行为,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大部分农户粮食消费可以自给,在过去3年的粮食储备数量基本不变,并表示在未来不会减少粮食储存。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贺俊刚  
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存在储量减少、短期化、浪费严重和质量及二次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对全国31个省份721个行政村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数量持续下降趋势背后的原因,认为农民生活饮食结构调整、"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的粮食安全观念、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成本高、农户种粮目的变化、非农收入增多、粮食的市场保障程度提高是从自我保障的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向市场依赖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正确定位、完善储备体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农户储粮积极性、普及粮食储备技术、实施粮食储备补贴、实施粮食储备社会保险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柯炳生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柯炳生引言本文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对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问题作一分析:⑴推算出中国80年代初期以来农户的结转粮食储备数量。中国农户储备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本文试图实证分析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针对不同的粮食储备动机,本文提出三个假设(价格投机、消费安全和交易成本最小化),每一个假设对应于一种储备动机。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本文将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模型和偏调整(partial-adjustment)模型结合起来,并用收集到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尽管投机活动存在,但价格并不是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唯一的决定因素;粮食市场越发达的地区,投机活动越多,因而价格对农户粮食储备的边际影响越小;在中国农村,农户倾向于根据偏调整模型而不是适应性预期模型来决定粮食储备水平;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原因是基于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新业  刘华  
无论从微观农户层面还是国家宏观层面开展关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讨论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加之身处经济转轨浪潮中的农民所面对的经济政策环境和自身的约束条件有所改变,农民粮食储备的动机及行为亦有所变化。本文利用近期对湖北、江苏、四川、黑龙江四省9县222个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充分考虑不同省份、品种之间的差异,分析农户粮食储备规模及其基本特征,进一步探讨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格对粮食的储备具有重要影响,农户将根据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调整粮食储备情况;粮食生产量和消费量对家庭粮食储备的总量具有正向影响;粮食储备的效果对粮食储备规模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省份之间的农户粮食储备量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伟红  王炳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西爱琴  刘阳  徐龙军  吴敬学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户粮食储备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减困脱贫及农民收入,因此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主要从农户粮食储备的影响与意义、储备动机和目的、农户储粮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储粮技术采用及其效果以及制度创新与政策启示5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在总结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国内有关农户储粮方面的4个研究展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玉  
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粮食银行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间囤积了巨大的粮食储备。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这些储备游离于政府掌控之外,处于分散、损耗严重的状态,难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运用粮食储备补贴,可以创建一套创新性民间粮食安全储备模式,有效保护民间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其调控能力,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储备的有力补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瑞娟  武拉平  
本文使用2004~2009年河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广义矩方法研究了农户粮食储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农户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等因素后,农户粮食储备量主要受到真实利率、粮食价格、上年粮食储备量、非农收入等变量的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正飞  章江益  
省级粮食储备调控问题研究*陆正飞章江益一、省级粮食储备调控的必要性(一)省级粮食储备调控是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我国粮情,中央要求从1995年开始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求粮食平衡。粮食省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保证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普蓂喆  郑风田  
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关乎农民生计、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市场政策分析与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国外研究从Waugh-Oi-Massell分析框架起步,经过一系列反思和修正,逐渐形成了以商品储备模型(COMMOdity stOrage MOdel)为基础、动态规划为思路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粮食市场政策分析和评价。本文首先回顾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利用商品储备模型进行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然后简单梳理了国内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文章通过介绍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政策评价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粮食政策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当前粮食市场政策调整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普蓂喆  
我国社会粮食储备体系中政府储备高企、农户储备萎缩、企业储备式微影响市场机制发挥、增加了社会负担。发达国家社会储备结构调整的经验表明,在保持低政府储备的前提下维持较强的市场调控能力是可能的。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在平衡三种储备类型各自利弊的基础上,我国可通过适当缩减政府储备、提高农户储备能力、增加企业储备自由度来优化储备结构,同时将粮食调控政策的手段从政府储备逐渐剥离转向私人储备,从而保证政府市场调控能力不削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