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5)
2023(13828)
2022(12053)
2021(11518)
2020(9614)
2019(22238)
2018(22501)
2017(44533)
2016(24172)
2015(27483)
2014(27736)
2013(27614)
2012(25527)
2011(23323)
2010(23616)
2009(22075)
2008(21619)
2007(19489)
2006(17767)
2005(15633)
作者
(70529)
(58687)
(58208)
(55643)
(37145)
(28045)
(26477)
(23003)
(22214)
(21051)
(19836)
(19696)
(18650)
(18493)
(18016)
(17824)
(17560)
(17315)
(16833)
(16678)
(14716)
(14625)
(14245)
(13495)
(13304)
(13197)
(13182)
(12918)
(11946)
(11559)
学科
(98956)
经济(98843)
(73323)
管理(68701)
(50781)
企业(50781)
(49031)
方法(41888)
数学(36754)
数学方法(36332)
农业(32470)
中国(28929)
业经(24707)
(24393)
(21443)
地方(20063)
(19460)
(18493)
贸易(18483)
(18053)
(17013)
(16627)
银行(16593)
(15908)
环境(15384)
(15307)
技术(14987)
理论(14840)
(14568)
(14247)
机构
学院(352057)
大学(350421)
(145250)
管理(142801)
经济(142055)
理学(123214)
理学院(121967)
管理学(120130)
管理学院(119485)
研究(117564)
中国(91022)
(74854)
科学(71418)
(69724)
(66485)
(59279)
业大(55569)
中心(54137)
研究所(53540)
农业(53424)
财经(52640)
(52524)
(47863)
北京(47577)
(46328)
师范(46015)
(42399)
经济学(41778)
(41644)
经济管理(39053)
基金
项目(233065)
科学(182888)
研究(175444)
基金(168158)
(144726)
国家(143438)
科学基金(123000)
社会(109558)
社会科(103466)
社会科学(103439)
(90569)
基金项目(89374)
教育(78879)
自然(78481)
自然科(76464)
自然科学(76447)
(75467)
自然科学基金(75074)
编号(74858)
资助(69338)
成果(61301)
(52276)
重点(50976)
(50579)
课题(49646)
(47540)
教育部(44459)
创新(44242)
国家社会(44189)
项目编号(43995)
期刊
(165959)
经济(165959)
研究(105758)
(69770)
中国(68908)
学报(52562)
科学(49705)
管理(49066)
农业(47318)
(46540)
大学(40293)
学学(37789)
教育(37383)
(36250)
金融(36250)
业经(31718)
技术(29550)
财经(24816)
经济研究(24017)
问题(23170)
(22216)
(21051)
图书(19667)
理论(18380)
技术经济(17581)
资源(17065)
实践(16888)
(16888)
现代(16684)
(16593)
共检索到52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家喜  杜长乐  
本文借鉴Cragg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进行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探讨影响农户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的主次影响因素及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湖北省样本地区的研究表明,教育和性别是决定非农劳动力分配决策的两个重要个体特征变量;成年人人数、汇款水平、家庭的种植面积和其资产持有水平则是非农工作时间分配决策的显著要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李丁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分析框架下,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不同形式及其不同的劳动力损失效应,研究农户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包括非农就业报酬、土地流转租金在内的要素价格与农户要素禀赋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两种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不同,就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而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慧卿  周国富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in China.Owing to various reasons,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s not quite favoring.We establish an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model in the basis of existing models to accord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and apply the transfer model established in previous chapt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China.Then we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advices.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毛学峰  刘晓昀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贫困人口福利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从要素市场的角度研究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的内在机制,结合现有实证文献,考察贸易自由化可能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贫困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很难获益于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贫困农户严重依赖农业收入(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事实,这就要求政府在未来扶贫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措施去帮助极有可能更加恶化的贫困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崇光  
农户就业决策及其劳动力流动行为问题是政府部门和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众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为之殚精竭虑,试图科学、客观和全面地认识,以制定和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一方面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地转移出来,使之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最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春超博士撰写的《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便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28余万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晓宇  王楚男  韩昱洁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保证稳定的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业劳动力分配效率对维护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方面,文章从农村家庭层面出发,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探究了土地租赁市场、非农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土地权利的稳定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与资本投入决策的影响,发现农地确权前土地行政再分配频次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显著减少,村庄农业用地多增加一次行政再分配,家庭对单位面积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每年会显著减少35.684小时,资本投入会显著减少60.161元,说明农户对农地稳定持有的顾虑会减少农户对土地的投入;相对劳动力投入,对资本投入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文章从劳动力分配效率的角度分析农业逆向关系问题,估计模型建立过程遵循从构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完全要素市场模型发展到考虑中国国情的非完全要素市场估计模型,在此市场条件下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决定将基于不可观测的影子价格,其中除了通常文献考虑的代表非农劳动影响的影子工资,还加入土地租赁的影子价格,实证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仍然存在显著的农业逆向关系问题。在考虑农业活动的季节性差异时发现,农忙季节的无效率问题相对农闲季节较弱。在探究农地政策和非农劳动力市场发展对投资激励的影响中考虑了土地租赁市场的内生性问题,并从劳动力分配效率角度对农业逆向关系进行再认识。研究结论能为现今土地确权的必要性提供事实依据,提出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过程中要探索适度的规模经营以减轻逆向关系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需要重视村级公共服务的完善等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蒙芝  罗仁福  张林秀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关键力量,而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本文利用5个省份25个县100个样本村2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控制了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影响的同时,实证分析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好的村庄参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会更多地选择在本村、本乡以及本县实现非农就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云南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建立多项Logit就业选择模型,识别劳动力迁移对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9月之后返乡农民工样本考察劳动力迁移的潜在内生性及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发现:由于内生性的存在,导致劳动力迁移效应被高估约8.5个百分点。相比从未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迁移促使农民工返乡后更多地受雇于非农工作,而对自主创业的影响不大。在中国转型经济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后提高了非农产业技能,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返乡农民工具有更多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将在中国独特的城市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 5个县 (市 ) 1 0 0个农户近 3 0 0 0人次的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发现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 ,有非农就业史的农村劳动力占被调查劳动力总数的 70 %以上 ,其中 ,2 / 3左右有过非农就业史的劳动力曾在本县域内有过非农就业经历 ,并主要从事个体私营工商业和服务业。在有非农就业史的农村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越高 ,非农就业半径越大。所以 ,笔者认为 ,应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工商业 ,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程度等方面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图展  潘娟  
为防范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细分人力资本维度并基于贫困的多重视角,总结我国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对促进非农就业、农户减贫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四期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有利于促进农户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和降低贫困脆弱性,且教育的边际作用大于健康;劳动力非农就业在人力资本促进农户减贫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在教育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作用相对更大;不过,家庭抚养负担反向调节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中介效应。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未来防范农村返贫致贫及治理相对贫困值得延续以往的有益经验及道路,大力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坚持发展教育扶贫,通过扶智赋能来持续解决贫困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洁  陈美球  谢贤鑫  赖昭豪  刘艳婷  张淑娴  张玉琴  
[目的] 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江西省11市47县(区)共148 8份农户的调研数据,从农户劳动力禀赋结构转变和小农生产造成耕地破碎的两大社会现象切入,采用双栏模型将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分为采纳意愿和采纳程度两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 以中位数为划分依据,有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农户数占样本总数的67.20%,有采纳意愿的农户对10项具体生态耕种行为的平均采纳数为5.323项;家庭总人口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与采纳程度均呈负相关、劳动力人数均呈正相关,兼业程度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程度呈正相关,耕地破碎化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呈负相关。此外,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还受到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享受农业补贴等因素影响。[结论]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应注重农户临时务工平台搭建,拓展相关信息视野以提升生态耕种采纳度;另一方面应规范和推动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破碎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若迪  吉小燕  陈超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