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1)
2023(5720)
2022(4938)
2021(4695)
2020(4054)
2019(9105)
2018(9334)
2017(19178)
2016(10531)
2015(11948)
2014(11862)
2013(12179)
2012(11457)
2011(10665)
2010(10987)
2009(10462)
2008(10444)
2007(9745)
2006(8848)
2005(7844)
作者
(31590)
(26892)
(26459)
(25188)
(16344)
(12896)
(12006)
(10305)
(9986)
(9367)
(9100)
(8714)
(8327)
(8285)
(8112)
(8038)
(8030)
(7649)
(7641)
(7439)
(6824)
(6677)
(6607)
(6148)
(6071)
(6061)
(6038)
(5777)
(5473)
(5374)
学科
(49207)
经济(49167)
(44947)
(36001)
农业(29591)
管理(21351)
方法(19572)
数学(18538)
数学方法(18443)
中国(14844)
业经(14309)
(13284)
企业(13284)
(11989)
(10230)
贸易(10225)
(10076)
农业经济(9873)
(9591)
(8945)
农村(8936)
(8681)
银行(8660)
(8527)
地方(8510)
(8423)
(8334)
发展(7813)
(7729)
(7713)
机构
学院(161586)
大学(157098)
(74262)
经济(72950)
管理(61323)
研究(55234)
理学(53021)
理学院(52530)
管理学(51835)
管理学院(51564)
(50415)
中国(45041)
农业(38645)
(32629)
科学(32409)
(31903)
业大(31846)
(28720)
中心(26139)
研究所(25812)
财经(25261)
(24471)
农业大学(23905)
(22943)
经济学(22401)
经济管理(20941)
经济学院(20531)
北京(20201)
(19683)
师范(19516)
基金
项目(101595)
科学(79376)
研究(76771)
基金(73250)
(63526)
国家(62885)
科学基金(52635)
社会(50142)
社会科(47183)
社会科学(47170)
(40718)
基金项目(39212)
教育(33523)
编号(32965)
(32959)
自然(31489)
自然科(30690)
自然科学(30683)
自然科学基金(30149)
资助(29521)
(29369)
成果(26183)
(23848)
(23842)
重点(22326)
课题(21314)
国家社会(20862)
(20672)
(20489)
(20061)
期刊
(87741)
经济(87741)
(55629)
研究(47732)
农业(37875)
中国(31997)
学报(25335)
科学(23780)
业经(21198)
(20151)
金融(20151)
大学(20141)
(19995)
学学(19399)
管理(17294)
(17251)
问题(14083)
农业经济(13769)
农村(13547)
(13547)
技术(12900)
教育(12603)
经济研究(12025)
财经(11896)
(10211)
世界(10198)
经济问题(10164)
(9394)
技术经济(9118)
农村经济(8983)
共检索到24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文章运用曼奎斯特指数测定了我国各省农垦1999~2007年的生产率。从全国范围看,农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呈现交替增长的趋势。各地垦区呈现不同的增长方式,省会以上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而四大地区主要依靠技术效率的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尚蒲  
文章通过测算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发现我国农垦企业在区域间存在着收敛趋势,收敛的速度较快。位于东、中、西部垦区大城市的农垦企业,对本区域其他企业技术溢出明显,其中西部垦区收敛速度最快。将国有企业改革措施量化为控制变量,考察它们对生产率收敛的影响。这些措施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和"优化要素投入"与收敛关系密切,说明农垦部分改革措施会产生马泰效应,对于改革效果明显、基础较好的垦区,将以比初始状态更快的速度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文康  王介勇  李红梅  
[目的]农垦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我国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态势、区域差异及主要限制因素,提出提升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策建议。[方法]采用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利用全国30个垦区投入产出数据,评价分析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平均值为1.104,技术进步变化平均值为1.160,技术效率变化平均值为0.953;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快的区域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东南沿海和新疆地区,增长相对较慢的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和东南山地丘陵区等。[结论]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效率是其主要抑制因素,农垦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仍然相对较粗放;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根据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将全国垦区划分为高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驱动型、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驱动型、低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驱动型和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驱动型4种类型。建议通过完善农垦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建立农垦现代企业用人制度和新型垦农关系、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推进农垦农业经营管理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宾  曾志雄  
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间年增长率都超过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存量序列,通过要素收入份额可变的增长核算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世纪之交前后的TFP增长率并不像其他文献所报告的那样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其原因在于前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合适的投资流量指标,高估了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进而低估了TFP增长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晓东  连玉君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微观企业层面,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针对企业TFP估计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提出,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方法、OP法和LP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的TFP,在横向对比之后,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凌云  程敏  
文章在考虑劳动异质性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中存在的分歧,比较了各种处理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发现是否采用剔除方式处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但要素产出弹性对不同剔除方式以及劳动异质性并不敏感。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来自技术进步、创新和要素优化配置的贡献仍然很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友春  卢盛荣  靳来群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清泉  江华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清泉  江华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群丽  
文章利用1991~200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资料计算了各省份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TFP),按照区域平均后的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省份的TFP趋同,并高于西部省份。从内生技术选择的角度,我们将TFP分解为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产出效率两大因素,对各区域TFP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以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技术选择类型趋同,但是东部和中部省份的技术效率远高于西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瑞杰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省际旅行社行业2001~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旅行社运营效率的因素予以识别,结果表明:省际旅行社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技术退步是其主要原因;国内旅游市场的成长有利于我国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人才资源则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为厘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解决当前关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不明晰,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测算方法选择偏误、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不合理等问题,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出发,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归纳了非生产前沿面方法、生产前沿面方法及微观核算方法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测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说明,进而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祥松  彭良燕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08年间在无环境规制、弱环境规制、中环境规制以及强环境规制四种情形下的环境技术效率以及环境规制成本。其次,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各地区在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最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考虑环境规制后,全国各地区平均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环境规制是有成本的,而且环境规制政策越严格,成本越高,各地区的环境规制成本也存在较大差异;实施环境规制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深化、工业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薛  李照作  
流通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测算以及影响因素成为了学术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文章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流通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对流通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流通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流通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流通业TFP具有趋同现象;硬件设备以及工业化发展进程对流通业TFP的提升有着显著正相关影响作用,而市场需求条件以及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尹朝静  高雪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和威胁。本文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因素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估体系,采用序列MSBM-DEA模型测算了1978~2018年中国28个省(市、区)农业TFP及其分解的变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农业TFP的测算和分解结果。研究发现:在未纳入气候因素情形下,中国农业TFP增长率明显被高估,气候因素特别是干旱事件对中国农业TF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从农业TFP增长的分解结果看,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农业技术进步都是推动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TFP增长的贡献有限;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中国农业TFP增长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不均衡性,并且不同省份农业TFP增长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