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6)
- 2023(10738)
- 2022(9166)
- 2021(8592)
- 2020(7196)
- 2019(16233)
- 2018(16190)
- 2017(32660)
- 2016(17682)
- 2015(19814)
- 2014(19757)
- 2013(19671)
- 2012(18459)
- 2011(16927)
- 2010(17372)
- 2009(16729)
- 2008(16558)
- 2007(15243)
- 2006(14194)
- 2005(13015)
- 学科
- 济(73247)
- 经济(73140)
- 业(59740)
- 管理(52340)
- 农(47394)
- 企(37500)
- 企业(37500)
- 农业(31123)
- 方法(26158)
- 数学(23377)
- 数学方法(23146)
- 财(22749)
- 制(22672)
- 中国(22663)
- 业经(20773)
- 贸(19225)
- 贸易(19215)
- 易(18947)
- 体(15211)
- 银(14835)
- 银行(14826)
- 策(14623)
- 行(14299)
- 地方(13502)
- 出(13471)
- 融(12436)
- 金融(12434)
- 发(11975)
- 体制(11587)
- 及其(11507)
- 机构
- 学院(257615)
- 大学(253024)
- 济(117106)
- 经济(114735)
- 管理(99597)
- 研究(87572)
- 理学(84602)
- 理学院(83827)
- 管理学(82751)
- 管理学院(82286)
- 中国(71916)
- 财(58656)
- 农(55419)
- 京(52726)
- 科学(47773)
- 财经(44312)
- 所(43621)
- 农业(41931)
- 江(41358)
- 中心(41050)
- 经(40078)
- 业大(39080)
- 研究所(38388)
- 经济学(35643)
- 北京(33265)
- 经济学院(32252)
- 财经大学(32184)
- 州(31704)
- 范(31571)
- 师范(31372)
- 基金
- 项目(159030)
- 科学(126595)
- 研究(124065)
- 基金(116152)
- 家(98735)
- 国家(97797)
- 科学基金(84038)
- 社会(81003)
- 社会科(76572)
- 社会科学(76557)
- 省(61675)
- 基金项目(60643)
- 教育(55554)
- 编号(51999)
- 划(50819)
- 自然(50266)
- 自然科(48999)
- 自然科学(48990)
- 自然科学基金(48134)
- 资助(47292)
- 成果(43319)
- 部(37680)
- 制(37098)
- 发(35605)
- 课题(35403)
- 重点(35045)
- 国家社会(33528)
- 性(33253)
- 创(33030)
- 教育部(32505)
- 期刊
- 济(140147)
- 经济(140147)
- 研究(83598)
- 农(58864)
- 中国(56632)
- 财(43916)
- 农业(39391)
- 管理(35048)
- 融(34259)
- 金融(34259)
- 科学(33455)
- 学报(33325)
- 业经(27633)
- 大学(27610)
- 学学(26120)
- 教育(25478)
- 财经(22194)
- 技术(21224)
- 经济研究(20619)
- 问题(20312)
- 经(18999)
- 业(18570)
- 贸(16413)
- 农村(15505)
- 村(15505)
- 世界(14834)
- 农业经济(14820)
- 国际(13785)
- 经济问题(13428)
- 技术经济(13030)
共检索到41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立争 宁萌
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村人地矛盾的社会现实以及农民分化与户籍制度的变革均要求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的农地退出机制。各地区的农地退出实践表明,农地退出机制的构建,必须综合考量农民意愿、土地收益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未来应构建农地的"准退出"模式,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并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退出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楚德江
建立和完善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实现农民从农村有序退出,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既缺乏对农民退出农地承包权的有效激励,也缺乏农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应充分考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机制和就业地落户的户籍迁移制度,合理确定农地承包权退出后的农地产权归属,并建立对城市政府接纳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农地承包权 退出机制 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基于冀、鲁、豫三省779户农户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农户愿意有偿放弃农村土地。如果条件合适,愿意直接出售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21.69%和45.92%;愿意以政府征地、换工资收入、换城镇住房、整村搬迁等方式退出农村土地的比例超过59%。对梁平、晋江和平罗等土地退出试点的案例分析发现,无论是承包地、宅基地、其他集体土地还是集体成员身份,实施有偿退出都具有现实可行性。为优化"人地"资源配置,要充分认识实施土地退出的重要性,加快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做法,完善农村土地和集体成员身份"一揽子"退出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
土地退出 农地改革 “三农”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庆修
体制转换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塑造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张庆修一、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单一,传递过程直接,基本上是按照综合信贷计划——货币发行算——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模式运作的。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应斌 辜磊 韩佩松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冉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专业退出机制从早期对国家控制的强调逐渐和专业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率联系起来。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看,国家制定的高校专业退出机制既有它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而我国高校专业退出机制的路径突破在于大力发展第三方评估、后续政策的跟进、提高高校自主性和自律性以及重视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专业 退出机制 公共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险峰 刘友平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但对公共租赁房退出机制的理论研究目前仍比较缺乏。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的策略,并对公共租赁房不同退出机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应采取自愿退出、强制退出和激励退出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我国公共租赁房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公共租赁房 退出机制 博弈 比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秀渊
目前,我国大多数市场主体选择不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方式退出市场,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的原因,认为应建立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的制度,确立注销登记为市场主体唯一的退出方式,以建立起正常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当前,中国农村户户务农的农地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农地配置的优化引发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沪、浙、苏等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农地退出决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农地的退出意愿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分析了城镇住房、农地依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34.85%的样本农户具有承包权退出意愿,对农地依赖弱的农户更倾向退出承包权,但拥有城镇住房却由于财富效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承包权的退出意愿,这一研究结论揭示,现有农地退出政策或是一种次优选择,即最有条件退出农地承包权的农户反而倾向选择持有农地承包权。另外,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农户对农地承包权退出...
关键词:
承包权退出 农地流转 城镇住房 财富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平
信贷资金的适时适量退出 ,是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实现的基本前提之一。本文从退出机制的建立、退出方向的确定、退出方法的运用和退出策略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提出了信贷市场退出过程中应采取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
信贷退出 机制 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苏宁华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由于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使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想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投资以后如何进行国债资金的回收用于归还债务,解决中央政府将来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璐 赵寅
风险投资基金是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科技企业的投入。目前,风险投资退出以股权转让为主,同时以上市方式退出的比例不断增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