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2)
- 2023(7593)
- 2022(6328)
- 2021(6080)
- 2020(5169)
- 2019(11438)
- 2018(11777)
- 2017(23111)
- 2016(12889)
- 2015(14563)
- 2014(14483)
- 2013(14873)
- 2012(14021)
- 2011(13060)
- 2010(13638)
- 2009(13467)
- 2008(13443)
- 2007(12281)
- 2006(11567)
- 2005(10689)
- 学科
- 济(54454)
- 经济(54395)
- 农(45914)
- 业(41507)
- 管理(34762)
- 农业(30331)
- 企(20248)
- 企业(20248)
- 方法(17987)
- 中国(17603)
- 业经(16459)
- 数学(15567)
- 数学方法(15432)
- 制(14733)
- 环境(12776)
- 发(12195)
- 学(11847)
- 财(11722)
- 地方(11433)
- 资源(10577)
- 银(10356)
- 银行(10348)
- 农业经济(10269)
- 贸(10214)
- 贸易(10204)
- 易(10038)
- 行(9997)
- 体(9888)
- 土地(9563)
- 策(9353)
- 机构
- 学院(193454)
- 大学(189414)
- 济(80805)
- 经济(78950)
- 管理(73164)
- 研究(66630)
- 理学(61647)
- 理学院(61015)
- 管理学(60185)
- 管理学院(59847)
- 中国(55230)
- 农(51072)
- 京(41252)
- 科学(40200)
- 农业(38488)
- 财(38012)
- 所(34470)
- 业大(33770)
- 中心(32157)
- 江(32077)
- 研究所(30708)
- 财经(29100)
- 范(26910)
- 师范(26776)
- 北京(26470)
- 经(26106)
- 州(25348)
- 农业大学(23374)
- 省(23339)
- 经济学(22923)
- 基金
- 项目(118500)
- 科学(92097)
- 研究(91804)
- 基金(83932)
- 家(72410)
- 国家(71647)
- 科学基金(59915)
- 社会(58146)
- 社会科(54493)
- 社会科学(54476)
- 省(47134)
- 基金项目(44724)
- 编号(40584)
- 教育(39722)
- 划(38477)
- 自然(35978)
- 自然科(34689)
- 自然科学(34678)
- 自然科学基金(34020)
- 成果(33343)
- 资助(33196)
- 农(29267)
- 发(27599)
- 部(26964)
- 课题(26547)
- 重点(26272)
- 国家社会(23737)
- 创(23579)
- 性(23578)
- 制(23343)
- 期刊
- 济(102967)
- 经济(102967)
- 研究(58535)
- 农(55027)
- 中国(44435)
- 农业(36976)
- 学报(29365)
- 科学(28024)
- 财(26464)
- 业经(23867)
- 融(23728)
- 金融(23728)
- 大学(22561)
- 管理(22282)
- 学学(20937)
- 教育(20527)
- 业(17491)
- 问题(15930)
- 技术(14419)
- 农村(14346)
- 村(14346)
- 农业经济(14196)
- 财经(13859)
- 资源(13636)
- 经济研究(12801)
- 经(11844)
- 图书(11742)
- 经济问题(11365)
- 版(11009)
- 世界(10277)
共检索到30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运慧
农地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但在农地征收行为中,由于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人们在观念上总是无视或者忽略农地的生态价值,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为此应通过更新农地生态保护理念和完善农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农地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
关键词:
农地 生态补偿 保护理念 法治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奇胜 刘红萍 张安录
农地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利国利民的活动。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地整理的目标多侧重增加耕地面积以及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但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目标重视不够,也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农地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地思考。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业生态系统 保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尚果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现代大学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实行学生自律管理是学生在高校主体性地位的集中体现与必然要求。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军
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业类龙头企业等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采用政策为主的形式给予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应的扶持,且在政策层面,从经济行为学的角度对其主体内涵进行了一定的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主体地位,但从法律层面来看,未有法律对其主体地位进行清晰的定位,导致其身份尴尬,无法真正的以法律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其市场竞争权益,法律救济渠道缺位。改变政策导向性监管模式向法律规范模式是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应有理念,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法律规制 路径 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新喜
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农地管理制度之首要目的在于限制农地权利,剥夺集体与农民的农地发展利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基于此,农地管理制度具有管制过度、双重不平等以及忽视农地权利主体参与等特征。其规范配置以禁止性与强制性等强行性规范为核心。随着我国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农地管理制度应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力保障。它应该确立扩大自治、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结合以及强化民主参与的立法理念。修改后农地管理制度的规范配置要弱化强行性规范的核心地位并减少其数量,增加任意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的数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其友
非耕农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郭其友农业用地包括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直接农业生产用地及用于渠道、道路、电力排灌等间接农业生产用地,其中,耕地是农业用地最重要的部分。近年来,由于我国耕地大量减少,人口与耕地比例出现失衡且有恶化的趋势,切实保护好耕地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陶君道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缺乏抵押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难题,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和现实约束,最后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出初步设想。
关键词:
农地金融 土地流转 农地抵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辉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资源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其在使用制度上如何改革以进入市场流转,是当前需要从法律上、政策上和制度上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上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雷国平
农地金融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长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传统农地金融制度研究着重探讨了土地制度、机构建设等问题,而对由农地金融市场、农地金融机构、农地金融监管、农地金融产品,及其相互关系与机制所构成的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还比较鲜见。而在开展有关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过程中,诸如农地金融主体、农地金融体系模式、农地金融市场与机构及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结构等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
农地金融体系 农地金融市场 农地金融机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天柱 夏显力 崔卫芳
农地金融制度的欠缺,业已构成农业投资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约束,并且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影响。本文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为核心,就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外在动因、功能、目标、方案及支持体系做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是保证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建立有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和加快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制度 支持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永正
通过十多年依法理财的实践和探索,财政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依法理财在新时期的作用发挥上遇到瓶颈,依法治国需要树立依法治财理念。突出依法治财理念的意义一是经济新常态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新常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平面化的依法理财方式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永正
通过十多年依法理财的实践和探索,财政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依法理财在新时期的作用发挥上遇到瓶颈,依法治国需要树立依法治财理念。突出依法治财理念的意义一是经济新常态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新常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平面化的依法理财方式已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斯亮 谭术魁
研究目的:追溯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过程,以代表性案例为基础梳理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推进新型农地流转的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工商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农地流转愈发具有农地投资色彩,防范农地资本化的负面社会效应需要引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其要点体现为全周期实践、突出重点实践和循证实践。研究结论:中国应当结合国情实际,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斯亮 谭术魁
研究目的:追溯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过程,以代表性案例为基础梳理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推进新型农地流转的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工商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农地流转愈发具有农地投资色彩,防范农地资本化的负面社会效应需要引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其要点体现为全周期实践、突出重点实践和循证实践。研究结论:中国应当结合国情实际,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负责、社区参与"的农地投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