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5239)
- 2022(12772)
- 2021(12117)
- 2020(10104)
- 2019(23495)
- 2018(23906)
- 2017(46710)
- 2016(25574)
- 2015(29215)
- 2014(29616)
- 2013(29278)
- 2012(26565)
- 2011(24203)
- 2010(24672)
- 2009(22792)
- 2008(22378)
- 2007(19979)
- 2006(18017)
- 2005(16091)
- 学科
- 济(107696)
- 经济(107577)
- 业(76379)
- 管理(70038)
- 企(54746)
- 企业(54746)
- 农(49212)
- 方法(48250)
- 数学(42153)
- 数学方法(41463)
- 农业(32586)
- 中国(30047)
- 业经(27781)
- 财(23464)
- 学(22122)
- 制(21789)
- 地方(20616)
- 贸(19002)
- 贸易(18989)
- 易(18497)
- 理论(17535)
- 银(17261)
- 银行(17217)
- 行(16463)
- 技术(16064)
- 策(15987)
- 和(15827)
- 发(15656)
- 体(15337)
- 环境(15100)
- 机构
- 学院(372992)
- 大学(371869)
- 管理(149132)
- 济(148746)
- 经济(145492)
- 理学(129176)
- 理学院(127856)
- 管理学(125433)
- 管理学院(124789)
- 研究(122102)
- 中国(93894)
- 京(79881)
- 科学(76413)
- 农(74542)
- 财(66894)
- 所(61784)
- 业大(60547)
- 农业(57345)
- 研究所(56126)
- 中心(55994)
- 江(55031)
- 财经(53554)
- 北京(50450)
- 范(48986)
- 经(48589)
- 师范(48561)
- 州(44539)
- 院(43441)
- 经济学(43093)
- 经济管理(40436)
- 基金
- 项目(249008)
- 科学(195211)
- 研究(183654)
- 基金(179500)
- 家(155867)
- 国家(154524)
- 科学基金(132483)
- 社会(114255)
- 社会科(107913)
- 社会科学(107880)
- 省(97822)
- 基金项目(95319)
- 自然(86046)
- 教育(84011)
- 自然科(84000)
- 自然科学(83984)
- 自然科学基金(82438)
- 划(81532)
- 编号(77486)
- 资助(74476)
- 成果(62657)
- 重点(55171)
- 部(55058)
- 发(53326)
- 课题(52354)
- 创(51052)
- 创新(47563)
- 科研(47225)
- 教育部(46720)
- 国家社会(46183)
- 期刊
- 济(168295)
- 经济(168295)
- 研究(108913)
- 农(74002)
- 中国(71625)
- 学报(58793)
- 科学(55165)
- 管理(53228)
- 农业(50058)
- 财(47528)
- 大学(45312)
- 学学(42736)
- 教育(41359)
- 融(35398)
- 金融(35398)
- 技术(33278)
- 业经(32673)
- 财经(25284)
- 经济研究(24867)
- 业(24335)
- 问题(23855)
- 经(21431)
- 图书(19027)
- 技术经济(18889)
- 版(18607)
- 理论(18487)
- 科技(17906)
- 现代(17398)
- 商业(17007)
- 实践(16938)
共检索到548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倩
如何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前提下,推进农地经营方式的创新是我国追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农场实现了内部利益的一致性和节约交易成本,但面临租金成本上升、投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公司+农户"模式具有资金、技术及市场优势,但面临公司及农户间的利益不稳定、治理成本高昂及"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户、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但却面临封闭性导致的融资困难,能人依赖导致合作社发展不稳定并引发内部人控制,"分红刚性"一定程度弱化生产性努力等问题;土地托管模式以不触及权利变革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民欢迎,但土地集中过程面临高昂的组织成本。另外,本文梳理了已有文献对不同组织模式的绩效评价标准并进行绩效评价,指出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组织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于产权细分及分工深化。
关键词:
农地 规模化 组织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艳敏 赵娟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地规模化经营"改革举措,正契合了当下农地生产方式适度调整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随机动态规划原理,构建了农地规模化经营收益估值体系,并基于益贫思想和机会平等理论的机会补偿原理,提出了在保证满足经营主体的参与性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条件前提下的农地规模化经营收益分配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剑英
本文采用综合归纳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方法,以全国农地金融创新试点市(县、区)为研究样本,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提炼出相关观点,以确定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农地金融主要有农地信托、农地入股、农村产权市场、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形式;并通过先行试验与实践,它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着农地流转时有纠纷和违约发生、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清淡、农地产权价值不清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地产权评估机制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标准化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冬生
本文将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模式归纳为业主租地、农地股份合作、农地返租和农地入股等四种主要模式,并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综合评价,简要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最后,针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缺陷、社保制度不健全以及农地流转不畅等问题,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对现行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规模经营 土地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海红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推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可是,目前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具体讲,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制定农地流转的激励政策与法律;实施农地流转的适度调控措施;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借鉴境内外农地规模化经营经验。
关键词:
细碎化经营 农地规模化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长存 崔琦 吴敬学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农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及规模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4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农地转入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程度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转入规模。其中,农户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和转入规模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垂直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流转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及流转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对农地转入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农地资源禀赋与农户农地转入参与行为呈现"马太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来弥补农户分化对农业规模经营不利影响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长存 崔琦 吴敬学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农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及规模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4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农地转入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程度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转入规模。其中,农户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和转入规模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垂直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流转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及流转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对农地转入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班艳丽
我国目前农地规模化经营效果差强人意,小散化经营、零碎化经营仍然十分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应用程度低是农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背景下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措施应该是:国家要尽快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要对农业科技应用进行补贴和奖励;社会要形成农业科技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农地规模化 经验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霞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培植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建立健全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其农地规模化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应借鉴日本这一发展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余劲
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其不仅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等重大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政府的高额补贴等导致大农场生产率较高,出现了正向关系;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要素市场完善程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资源禀赋等各因素不同,同时出现了正向、负向、"U"型和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先"U"型后倒"U"型的结论;因此我国应该把阶段性研究扩展到长期研究上,把农地规模分为更精确的区间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自由农地流转可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误区。国内外实践表明,农地规模化经营缘于农业产出效率越来越低、政府施行具有农地规模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措施和政治性措施、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宜从四方面进行:必须端正我们在农地规模化这件大事上的态度;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偏向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措施;尝试推行一些强制农地规模化的政治性措施;对在农业经营中应用新科技的经营者给予重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元笃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农地流转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揭示结构偏离度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探讨扩大农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农地流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延廷
文章从农民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要求较低、农业的综合收益较高、农业的经营性经济效益较低、城市就业极不稳定等方面论述了农户兼业化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机理,并从此出发对症下药地提出了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农地规模经营 制约机理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张媞
日本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农业发展状况使其必须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日本实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包括:发展自立经营农户、同时倡导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流转、实行具有偏向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体等,我国借鉴日本的经验可采取如下农地规模化措施: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变动农地规模化政策;重点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打消农户的失地疑虑;围绕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实行激励土地流转的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交易的积极性。
关键词:
日本 农地规模化 经验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