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0)
2023(7796)
2022(6512)
2021(6516)
2020(5430)
2019(12687)
2018(13166)
2017(26030)
2016(14393)
2015(16471)
2014(16503)
2013(16379)
2012(15144)
2011(13775)
2010(14556)
2009(13679)
2008(13399)
2007(12053)
2006(11017)
2005(9898)
作者
(40959)
(34455)
(34079)
(32484)
(21430)
(16413)
(15446)
(13572)
(12882)
(12296)
(11595)
(11452)
(10970)
(10812)
(10490)
(10340)
(10169)
(9866)
(9831)
(9824)
(8742)
(8606)
(8589)
(7992)
(7876)
(7874)
(7826)
(7513)
(7098)
(6795)
学科
(62056)
经济(61997)
(46080)
(43727)
管理(32270)
农业(30435)
方法(26898)
数学(24974)
数学方法(24455)
(22095)
企业(22095)
中国(18408)
业经(16616)
(14089)
(11408)
贸易(11396)
(11257)
(11200)
地方(10660)
(10574)
(10529)
银行(10522)
农业经济(10233)
(10148)
(10000)
(9741)
(9657)
土地(9281)
理论(9224)
(9125)
机构
学院(207297)
大学(200546)
(86117)
经济(84273)
管理(79857)
理学(68549)
理学院(67918)
研究(66925)
管理学(66452)
管理学院(66116)
中国(54949)
(52778)
(42330)
科学(40435)
农业(40209)
(38396)
业大(36720)
(34166)
(32256)
中心(32176)
研究所(30581)
财经(29884)
(27033)
北京(26802)
(26522)
师范(26302)
(25701)
农业大学(24946)
经济学(24789)
经济管理(24522)
基金
项目(130728)
科学(101696)
研究(99825)
基金(91979)
(79321)
国家(78564)
科学基金(66554)
社会(61118)
社会科(57422)
社会科学(57406)
(53538)
基金项目(48543)
教育(46578)
编号(44293)
(43494)
自然(41689)
自然科(40642)
自然科学(40637)
自然科学基金(39871)
资助(38487)
成果(35382)
(30382)
课题(30006)
(29526)
(29374)
重点(29161)
(27042)
(25236)
创新(25159)
教育部(24772)
期刊
(101368)
经济(101368)
研究(59617)
(57252)
中国(45282)
农业(38769)
学报(29703)
科学(29000)
(26165)
管理(26074)
教育(24960)
大学(23868)
(23835)
金融(23835)
业经(23453)
学学(22603)
技术(21025)
(18461)
问题(15363)
农业经济(14091)
农村(14068)
(14068)
经济研究(13959)
财经(13887)
(11820)
统计(11623)
(11233)
经济问题(11036)
技术经济(11033)
世界(10501)
共检索到315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伟  邢娇阳  
农地流转租金关联着流转双方的切身利益,决定着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由此,笔者在对四川、安徽和河北一些地方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地流转中的租金计算方式进行考察,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农地所具有的功能,借鉴《农地估价规程》,把农地流转租金修正为结合本地市场粮食主要作物的租金锁定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学兵  尚旭东  何蒲明  
政府补贴被认为是推动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但其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1781户农地转出户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农地有偿流转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农户分化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随着农户人情交往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选择在城市生活,农户倾向选择无偿流转,这主要归咎于土地产权安全的考虑。据此提出:侧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保险和担保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农地流转中介市场,构建农地流转定价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退出和农业生产托管。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甲  徐静文  张红霄  
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农地市场中租金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完善。以转出方面临的流转事后交易费用为理论分析起点,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收集的1648个农地流转样本,采用OLS、2SLS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关系治理对流转租金的影响以及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对关系治理格局的改变和租金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流转双方的关系越紧密,信任和声誉机制约束发挥作用的强关系治理能够减少事后交易费用,双方就这部分交易费用进行博弈使得流转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流转,替代了关系治理在减少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关系治理格局,流转租金接近于市场价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甲  徐静文  张红霄  
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农地市场中租金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完善。以转出方面临的流转事后交易费用为理论分析起点,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收集的1648个农地流转样本,采用OLS、2SLS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关系治理对流转租金的影响以及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对关系治理格局的改变和租金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流转双方的关系越紧密,信任和声誉机制约束发挥作用的强关系治理能够减少事后交易费用,双方就这部分交易费用进行博弈使得流转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流转,替代了关系治理在减少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关系治理格局,流转租金接近于市场价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源  林文声  
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政策对村庄农地流转租金及农户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政策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租金,正向影响农户农业经营规模。但农产品价格政策抬高农地流转租金会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为18%。对于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较多的村庄,农产品价格政策更能通过抬高农地流转租金来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4%和3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源  林文声  
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政策对村庄农地流转租金及农户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政策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租金,正向影响农户农业经营规模。但农产品价格政策抬高农地流转租金会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为18%。对于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较多的村庄,农产品价格政策更能通过抬高农地流转租金来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4%和3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本文基于江苏省684份农户调查样本,考察了农地租金分布,分析了农地流转障碍。研究表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分别从相反方向影响农地租金,农地细碎化和禁止农地买卖使农地未能在不同用途之间充分流动,导致农地租金分布趋于分离,农地流转呈现"租金分层"现象。这表明农地资源并未实现有效配置,农地细碎化和农地制度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建立地籍管理制度和改革农地制度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纪月清  顾天竹  陈奕山  徐志刚  钟甫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直是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在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也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面。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一些广为人知的影响是它既表现出妨碍规模经济效率的一面也表现出有利于范围经济的一面。很少被提及的另一个影响是在紧挨着的小地块上如果不同步生产相同作物将会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个体决策自由度和配置效率受限,即无法迅速地将地块配置到高价农产品的生产中。基于租金可以简单而全面反映地块价值的假设,不同地块规模的经济价值差异应当表现为每亩地租的差别,本研究利用8省调查数据评估当前条件下地块规模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勇  孟庆国  张悦  
本文基于黑龙江和四川的调查数据,通过由地权稳定性、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的制度分析框架,分别对租入农地农户和租出农地农户农地流转中的租约形式决策(即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签订租约)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租入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和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对于租出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对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黑龙江和四川两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中租约形式的决定因素并解释现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思家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庆    饶清玲    张宽  
以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集中流转,逐渐成为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取向下农地流转模式的新兴趋势与重要构成,并影响农地租金定价决策。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2017年和2019年的两期混合截面数据,从农地转出与转入双重维度考察集中流转对农地租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集中流转会通过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来提高转出方农地租金要价,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契约稳定性两条路径诱使转入方接受较高租金。这意味着,现阶段集中流转所推升的农地租金既能保障承包户农地流转收益,又能稳定经营方生产经营预期。这一结论为新时期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与保障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珂  刘卫柏  魏逊  钟士宇  
土地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特征,当前农村土地市场中流转租金的形成机制并不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甚至快速上涨对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但鲜有从农业经营外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阐释。使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于湖南、吉林和重庆3省(市)2014—2020年实地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经营外包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外包明显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外包显著提升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增大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需求,打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出现流转市场中农村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形。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农业经营外包会对小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农业经营外包在丘陵地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升的作用不明显。文章提出转变小农户的传统观念,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经营外包,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倩  党红敏  余劲  
研究目的:探究粮食价格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明确粮食价格异常波动下,土地租金及流转双方收益分配格局的变化。研究方法:基于2013—2019年河南、山东四轮实地调研获取的1 355例土地流转数据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并在村庄层面对标准误进行聚类。研究结果:上期粮食价格对土地流转租金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与双方是否亲属的交互项系数在转入户样本中为负值,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流转双方收益进行Shapley分解可知,粮食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70%以上由转入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承担。研究结论:粮食价格对土地流转租金的正向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且流转双方为亲属关系时,粮食价格对土地租金的影响在转入户中被削弱,粮食价格波动使流转双方收益分配朝着不利于转入户的方向发展。建议政府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引导土地规范化流转,并着力提高规模种粮农户对粮价波动的抵抗能力,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畅  程宝栋  李凌超  徐秀英  
拥有"双重角色"的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使用浙江省5个市的调查数据,从地块层面分析了村干部身份对流转林地租金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的"双重角色"具有权力优势和社会网络资源优势,使得村干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流入林地时,租金均显著低于非村干部;而且村干部在流入立地质量更高、产权更安全等条件较好的林地时,租金水平接近、甚至低于非村干部流入条件较差的林地租金。因此,在推进林地流转市场化改革中,应当防止因政治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交易不公平现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烈佳  张波清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多目标条件下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并对其最优规模进行求解。最后就农地作为异质性商品时,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决策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①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其效用指标的选取要注重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的结合;②农地是一种典型的异质性商品,消费者消费农地的效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农地包含的特征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因此,决策者需要考虑其异质性;③对交错区的农地采取一味地保护,或者采取任由其不断发展的政策都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政府进行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决策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区域性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