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7)
2023(11578)
2022(9997)
2021(9255)
2020(8082)
2019(18674)
2018(18732)
2017(36966)
2016(20397)
2015(23145)
2014(23311)
2013(23346)
2012(21974)
2011(20117)
2010(20453)
2009(19653)
2008(19796)
2007(18198)
2006(16342)
2005(14903)
作者
(60426)
(50998)
(50752)
(48511)
(31907)
(24413)
(23066)
(19938)
(18984)
(18146)
(17392)
(16967)
(16110)
(16078)
(15895)
(15723)
(15593)
(14827)
(14726)
(14688)
(12875)
(12812)
(12376)
(11579)
(11552)
(11541)
(11451)
(11318)
(10417)
(10198)
学科
(88170)
经济(88052)
(65005)
管理(58405)
(47886)
(42945)
企业(42945)
方法(37250)
数学(33336)
数学方法(33050)
农业(31389)
(24740)
中国(24301)
(23817)
业经(22720)
(17178)
贸易(17171)
(16773)
(16429)
地方(16325)
(16101)
银行(16068)
(16064)
(15369)
(14002)
金融(13998)
(13956)
财务(13924)
财务管理(13881)
环境(13289)
机构
学院(303403)
大学(301235)
(130858)
经济(128175)
管理(115340)
研究(102909)
理学(98592)
理学院(97566)
管理学(96127)
管理学院(95582)
中国(81684)
(68379)
(63197)
(63009)
科学(61650)
(53403)
农业(52855)
业大(49839)
财经(48866)
中心(48520)
研究所(47800)
(47477)
(44120)
经济学(40001)
北京(39741)
(37842)
师范(37494)
(36990)
经济学院(36284)
(35838)
基金
项目(192897)
科学(151109)
研究(142972)
基金(139509)
(121072)
国家(120017)
科学基金(101506)
社会(91399)
社会科(86299)
社会科学(86269)
(76331)
基金项目(74642)
教育(64316)
自然(63672)
(63327)
自然科(62045)
自然科学(62028)
自然科学基金(60935)
编号(59415)
资助(56150)
成果(48489)
(44173)
重点(43515)
(42617)
课题(40279)
(40209)
(39856)
国家社会(37610)
创新(37444)
教育部(37265)
期刊
(151450)
经济(151450)
研究(90626)
(69358)
中国(61694)
(48753)
学报(47358)
农业(46465)
科学(44246)
管理(38457)
大学(36426)
学学(34709)
(33911)
金融(33911)
业经(29576)
教育(26857)
技术(24990)
财经(24477)
(22826)
经济研究(22199)
问题(22045)
(20935)
(16278)
(15745)
技术经济(15711)
农村(15604)
(15604)
世界(15372)
理论(15142)
农业经济(14796)
共检索到46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苏桂榕  
农地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经过了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为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不准许流转到准许流转,从无偿流转到有偿流转,从单一形式流转到多种形式流转;90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其特征是从准许流转到鼓励流转,从私下流转到市场流转。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是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承包权转让则受到严格限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接近尾声和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到来,农地承包权转让已经箭在弦上。本文提出集体成员动态化的思路,该思路应称为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破解承包权转让难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杰  
中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分散经营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益。中国农地制度起步较晚,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借鉴亚洲其他国家土地流转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新时期下完善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杰  
中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分散经营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地流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益,是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农地制度起步较晚,体制机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因此,借鉴亚洲其他国家的土地流转制度,对于中国新时期完善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迎珍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伟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从而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框架。皖南F区的经验表明,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包含了农地产权变革、农地流转政策实践、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农地租金调整和市场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形成了整体性的农地流转制度设置和运作体系。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以村社集体为核心载体,通过政府引导下的行政资源承接、以动员为基础的公意统合和基于村民自治的民主过程等机制,明确了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农民的权责关系,推动了农地流转秩序的有效运转。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能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春  
农地流转表现为有效流转状态、高效流转状态和无效流转状态。自然条件为一定,制约农地高效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农地流转方式和农地流转机制。流转方式对流转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流转方式是否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农地经营者的个人潜能;流转机制对流转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流转机制是否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而要实现农地高效率流转,就应在流转方式上探讨农地的资本化流转;在流转机制上探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雪池  
农地流转权是农地产权的一项重要权能,农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农地产权其他权能的制度保障。中国与俄罗斯目前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通过对中俄两国农地流转现状、制度构建及市场流转发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未来两国构建流转制度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中国应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农地流转制度,而俄罗斯则应减少农地流转过程中对农地用途转变的过分限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商昌国  
阐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及建构经济法学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的意义;从影响农地流转法制体系建设的理论、程序及农民权益保护的障碍等方面揭示导致当前农地流转制度建设困局的原因;并从经济法学视角下给出有效规范农地产权流转制度,优化农村土地征用流程及强化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等重构农地流转制度体系的法律安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锋  
农地流转实践在促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同时,也使现有农地法律制度的规范能力捉襟见肘。无论转包、抵押、转让,还是入股和出租均不能解决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户利益和农业企业利益的冲突与对立,均无法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属性与财产属性的矛盾,迫切需要新的法权形式出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是破解农地流转难题的正解。三权分置视阈下,转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仍有存续必要,且转让条件应保持严苛。应区分转包与出租,转包的客体应为物权性的土地经营权,而出租的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权,放宽接包方资格条件,使其涵盖所有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