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3)
2023(14390)
2022(12344)
2021(11782)
2020(10164)
2019(23434)
2018(23555)
2017(45909)
2016(25702)
2015(29042)
2014(29359)
2013(29389)
2012(28029)
2011(25497)
2010(26283)
2009(24869)
2008(25409)
2007(23288)
2006(20980)
2005(19157)
作者
(76938)
(64759)
(64483)
(61759)
(41191)
(31157)
(29371)
(25217)
(24441)
(23378)
(22226)
(22014)
(20873)
(20569)
(20376)
(19979)
(19581)
(18911)
(18910)
(18807)
(16643)
(16276)
(15806)
(14906)
(14674)
(14613)
(14570)
(14534)
(13273)
(13065)
学科
(109253)
经济(109113)
(75721)
管理(72189)
(53531)
企业(53531)
(49714)
方法(44173)
数学(38553)
数学方法(38074)
农业(32574)
中国(30254)
(29909)
(28126)
业经(26243)
(24653)
地方(21088)
(20352)
贸易(20339)
(19814)
(19577)
银行(19525)
(19224)
(18684)
(17887)
金融(17881)
(16962)
财务(16917)
财务管理(16864)
企业财务(15986)
机构
大学(379842)
学院(378365)
(156078)
经济(152651)
管理(139706)
研究(133516)
理学(118699)
理学院(117271)
管理学(115109)
管理学院(114411)
中国(104998)
科学(82502)
(81717)
(81543)
(76601)
(70527)
农业(63407)
研究所(63301)
中心(61829)
业大(61058)
(60341)
财经(59071)
(53391)
北京(51849)
(50698)
师范(50186)
经济学(47769)
(47312)
(47213)
(43656)
基金
项目(239309)
科学(186481)
研究(174468)
基金(172405)
(151303)
国家(149993)
科学基金(125729)
社会(109550)
社会科(103315)
社会科学(103280)
(93272)
基金项目(91331)
自然(80583)
教育(79750)
(79122)
自然科(78560)
自然科学(78534)
自然科学基金(77149)
编号(71437)
资助(70876)
成果(60333)
重点(54815)
(54455)
(52198)
课题(49804)
(48537)
(46578)
科研(45716)
教育部(45670)
创新(45611)
期刊
(183256)
经济(183256)
研究(114831)
中国(82570)
(80236)
学报(63797)
(60060)
科学(58958)
农业(53753)
管理(49390)
大学(48196)
学学(45508)
(41816)
金融(41816)
教育(39516)
业经(32607)
技术(30985)
财经(29917)
(27343)
经济研究(26822)
问题(25841)
(25774)
(21012)
(19766)
世界(18913)
技术经济(18744)
理论(18144)
资源(17534)
统计(17377)
现代(17025)
共检索到590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怀  高磊  
随着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验的进一步拓展,中央政府、农村基层政权、农户、农村中介组织间的利益配置格局更为复杂,出现了特权干预、股份化风险、内部流转、转让金定价、抵押困境等制度失衡现象。制度失衡的根源正是多重委托代理结构中出现了农村基层组织"超经济强制"、侵犯农户土地产权而形成"异化的委托代理怪圈"以及农户与农业中介组织之间"弱化的委托代理行为"。建议政府从土地法、土地交易中心、农民合作组织、农村基层政权职能规范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和改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玉娟  
我国农地产权的委托代理安排具有复合委托代理的性质。然而,由于农地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产权残缺,致使农地委托关系严重失效。因此,要摆脱委托代理困境,构建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必须对产权制度本身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为农地产权制度运行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李睿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鄢斌  
研究目的:中国农地信托制度对农地所有人实行偏向性保护,直接导致农地信托制度运行中的权利失衡,需要对现有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研究方法:法律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中国当前农地信托中存在权利失衡现象;(2)农地信托权利失衡的原因在于立法对信托人的过度保护;(3)农地所有权、自主管理权和收益权的分离运行是实现权利重构的方向。研究结论:中国农地信托应当在信托财产独立的前提下,将农地信托人主体权利从控制性转向监督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剑波  
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唯一合乎法定体制的正规制度安排,承担着政府代理人、集体产权代理人、社区管理者相互矛盾冲突的三项职能。这一制度设计缺陷,引发了对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土地职能、村委会角色与职能冲突及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治理结构问题,认为集体所有是均分土地的基本前提,而土地均分又是保障“人人有饭吃”的制度基础。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土地集体所有是既有的现实选择,这就使集体所有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随着农户经济结构的转型正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李睿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应加强对承包业主的信用评价与监管,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李睿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丽娟  黄祖辉  顾益康  黄宝连  胡豹  
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之一。该文选择了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越南作为不同土地制度、资源条件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典型案例,侧重介绍这些国家(地区)推行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得到土地流转机制建设的四点启示:(1)土地产权边界清晰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2)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3)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4)专门的中介机构为农村土地充分流转提供了平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颖聪  张文秀  
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全部或部分分离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机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根源、特点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文新  蔡玉梅  吕国玮  张伟  
研究目的:通过对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土地流转情形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农用土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及田野调查法。研究结果:总结了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分析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要开展村地籍调查,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还需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及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海涛  段玉明  
为合理促进农地流转,重庆进行了新的探索。重庆地票交易制度是一种城乡统筹用地指标,建立城乡统一有效土地市场的一种制度创新,其本质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现状。但由于试验时间不长,还受到原有一些土地制度的束缚,配套制度一时还跟不上,导致重庆地票交易制度既有一些重大制度创新,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李海伟  
本文以农地流转的两种类型: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流转为例,阐明流转制度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错位。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外部性、交易费用、供求主体的不一致和利益集团的左右等使参与方对新制度的优劣评价存在差异,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制度变迁中要兼顾各改革参与方的利益,方能更好实现制度变迁的绩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家庭承包经营制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不具有规模化的特征,分散的农地经营制度使得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依然落后。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大规模集中生产经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地流转制度在中国实行较晚,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本文借鉴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农地流转制度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以期为完善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