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7)
- 2023(16262)
- 2022(14145)
- 2021(13277)
- 2020(11368)
- 2019(25914)
- 2018(26121)
- 2017(50535)
- 2016(27888)
- 2015(31133)
- 2014(31435)
- 2013(31308)
- 2012(28832)
- 2011(26322)
- 2010(26763)
- 2009(25065)
- 2008(24855)
- 2007(22384)
- 2006(20264)
- 2005(18315)
- 学科
- 济(109529)
- 经济(109371)
- 业(82418)
- 管理(79128)
- 企(59844)
- 企业(59844)
- 农(50180)
- 方法(45296)
- 数学(39001)
- 数学方法(38499)
- 农业(33304)
- 中国(31770)
- 财(29933)
- 业经(28057)
- 制(27931)
- 学(24797)
- 地方(21941)
- 贸(19991)
- 贸易(19977)
- 银(19784)
- 银行(19740)
- 易(19459)
- 体(19014)
- 行(18877)
- 理论(17442)
- 务(17429)
- 融(17355)
- 金融(17351)
- 财务(17347)
- 财务管理(17305)
- 机构
- 大学(398948)
- 学院(397384)
- 济(159337)
- 经济(155663)
- 管理(154833)
- 研究(135975)
- 理学(132586)
- 理学院(131134)
- 管理学(128948)
- 管理学院(128241)
- 中国(105583)
- 京(85972)
- 科学(83372)
- 农(77909)
- 财(77595)
- 所(69411)
- 中心(62944)
- 业大(62741)
- 研究所(62401)
- 江(61721)
- 财经(60204)
- 农业(59873)
- 北京(54724)
- 经(54494)
- 范(53469)
- 师范(53026)
- 州(49119)
- 院(48678)
- 经济学(46561)
- 财经大学(44244)
- 基金
- 项目(261322)
- 科学(204763)
- 研究(194000)
- 基金(188416)
- 家(164000)
- 国家(162558)
- 科学基金(138496)
- 社会(120834)
- 社会科(114115)
- 社会科学(114087)
- 省(101780)
- 基金项目(100406)
- 自然(89264)
- 教育(87979)
- 自然科(87031)
- 自然科学(87013)
- 自然科学基金(85458)
- 划(85457)
- 编号(81258)
- 资助(76851)
- 成果(67311)
- 重点(58521)
- 部(58236)
- 发(56055)
- 课题(55366)
- 创(53420)
- 制(50359)
- 创新(49903)
- 科研(49732)
- 教育部(49365)
- 期刊
- 济(185185)
- 经济(185185)
- 研究(122857)
- 中国(82875)
- 农(76156)
- 学报(63567)
- 科学(58652)
- 财(58317)
- 管理(55247)
- 农业(51188)
- 大学(48893)
- 教育(45876)
- 学学(45471)
- 融(40816)
- 金融(40816)
- 技术(33562)
- 业经(33514)
- 财经(29075)
- 经济研究(26778)
- 问题(25510)
- 业(24827)
- 经(24699)
- 图书(23141)
- 版(20231)
- 理论(20128)
- 技术经济(19014)
- 科技(18566)
- 实践(18323)
- 践(18323)
- 现代(18146)
共检索到60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军 闻勇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有征地制度中关于土地资源转让权重新界定的严重滞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何通过有效的征地制度供给缓解目前诸多的征地矛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征地用途及征地补偿标准等征地制度核心要件的梳理,提出征地制度缺乏顶层设计以及具体征地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征地矛盾的根源。为此,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权力进行规范与约束,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对农地征收用途范围进行规范和限制,对于"三农"问题相关的制度一并统筹考虑。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应完善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征地用途 补偿标准 制度供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迎春 文贯中
我国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因其固有的缺陷,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基于对中美两国农地征收的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的比较,我们发现,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的农地征收补偿经验,通过采用公正补偿原则、拓宽补偿范围、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形式、改革集体土地所有制,渐进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
关键词:
农地征收 公正补偿 中美比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亚容 魏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大规模征收农村土地,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而征地补偿是征地政策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农村征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改进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对征地执法活动的监管以及完善征地补偿救济制度这三方面来探寻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路径,为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 征地政策 征地补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闻勇
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细微琐碎的变革没有触及到改革本质,因此征地实践中仍存在补偿不公平、程序混乱及矛盾冲突加剧的国家治理危机,而征地补偿较低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研究提及。为此,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以政府征地用于公益性项目为例,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政府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为目的时,低于市场价值的征地补偿是既满足效率同时满足公平的征地补偿标准。
关键词:
公益性项目用地 征地补偿标准 政府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济益 许诺 黄涛珍
为克服我国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出现的外部不经济性,农地征收市场化补偿应成为突破口。农地征收市场化补偿蕴含丰富内容,其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和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征地农民的财产权益。因此,农地征收市场化补偿制度集成一定要围绕被征地农民权益进行,着力点在于农民物权性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360°优化、农地市值评估、被征地农民人力发展接力以及市场化补偿法律执照签发等。
关键词:
农地征收 市场化补偿 逻辑起点 制度集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立峰
我国现行农地征收补偿标准因其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已成为农地征收纠纷和农村群体性案件的主要症结所在,并危及农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和谐,不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共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应尽快明确公平补偿原则、做实农地所有权人并适当扩大补偿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渐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征收公平补偿制度。
关键词:
农地征收 补偿标准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清晰界定农地产权体系构成以及单项权利的主体归属,科学测算单项权利的功能价值,剥离单项权利之间的价值交叉,据此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与收益分配,实现农地产权制度与征地补偿制度关联互动改革,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同时,农民行使不同类型的土地处分权会诱发农地权利的差异化变动,造成农地权利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事实上的分割共享或者权利归属主体发生彻底转移。另外,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理应作为遗产被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亦会导致农地权利主体归属的转移。因此,在土地征收时,其他单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志勇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如何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的法律制度,不仅关系到被征土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笔者就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征地补偿和安王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土地补偿安置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救济制度等提出自己的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谢昕
征地制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土地征用后的补偿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和制度需要重新认识和确定的一个事实。本文试对各地区确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的作法进行研究、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闫凤翥
现行征地补偿的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加剧了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构建征地市场补偿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维护社会稳定。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设计成本大于效率从法律规定和各地实践来看,现行以产值标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实际是在计划经济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婉莹
现阶段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额度过低、补偿范围不明确、土地新增收益的归属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土地二元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与地价理论及科斯定理,旨在提出自己关于征地补偿价格标准改善的可行性建议。该文将不动产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引入征地补偿机制中,提出以下建议:(1)集体与失地农民分开补偿,对于有相关权益的土地的损失也应纳入补偿的范围。(2)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进行补偿,其中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补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集体的补偿以当前市价为基准进行补偿,可由市场比较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借鉴不动产估价的收益法,通过其净收益除于以当期活期存款利率为基础而确定的资本化率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征地安置补偿标准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和各省制定的《征地安置补偿最低保护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地区的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远远超出了《土地管理法》关于产值测算的规定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村民(居民)因此而一夜暴富。这既造成了因攀比补偿收益而出现的诸多征地冲突,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又与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不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谦
当前我国有关农村征地补偿程序的法律规定存在的不少问题,可借鉴典型国家和地区缜密征地补偿程序法律规定之经验予以完善。应依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分别设定待转让农地属性界定程序、待转让农地价值评估程序、征地补偿方案拟定程序、征地补偿方案实施程序和征地补偿救济程序。
关键词:
农村征地 补偿程序 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