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1)
- 2023(18727)
- 2022(16106)
- 2021(15113)
- 2020(12580)
- 2019(29036)
- 2018(28853)
- 2017(56140)
- 2016(30331)
- 2015(34189)
- 2014(34220)
- 2013(33988)
- 2012(31582)
- 2011(28530)
- 2010(28743)
- 2009(26529)
- 2008(26103)
- 2007(23075)
- 2006(20668)
- 2005(17879)
- 学科
- 济(127233)
- 经济(127085)
- 业(86779)
- 管理(83406)
- 企(63173)
- 企业(63173)
- 方法(57210)
- 农(53050)
- 数学(50610)
- 数学方法(49970)
- 中国(35353)
- 农业(35086)
- 财(30972)
- 业经(30226)
- 地方(27709)
- 学(27251)
- 制(24998)
- 贸(22456)
- 贸易(22445)
- 易(21765)
- 银(19851)
- 银行(19801)
- 环境(19413)
- 技术(18900)
- 行(18900)
- 理论(18768)
- 务(18608)
- 融(18559)
- 金融(18556)
- 财务(18534)
- 机构
- 学院(440058)
- 大学(439943)
- 济(175767)
- 管理(172194)
- 经济(171910)
- 理学(149635)
- 理学院(147920)
- 研究(146963)
- 管理学(145130)
- 管理学院(144326)
- 中国(110566)
- 京(93240)
- 科学(92857)
- 农(86621)
- 财(80702)
- 所(73922)
- 业大(70937)
- 中心(68122)
- 研究所(67480)
- 农业(66944)
- 江(65176)
- 财经(65089)
- 经(59472)
- 范(58776)
- 师范(58232)
- 北京(58032)
- 经济学(53147)
- 院(52941)
- 州(52542)
- 财经大学(48377)
- 基金
- 项目(302665)
- 科学(238101)
- 基金(220238)
- 研究(218809)
- 家(192414)
- 国家(190809)
- 科学基金(163738)
- 社会(138413)
- 社会科(130883)
- 社会科学(130847)
- 省(118399)
- 基金项目(117397)
- 自然(107292)
- 自然科(104773)
- 自然科学(104739)
- 自然科学基金(102835)
- 教育(99686)
- 划(99348)
- 资助(90529)
- 编号(89192)
- 成果(71701)
- 重点(67533)
- 部(66896)
- 发(64637)
- 创(61915)
- 课题(60945)
- 科研(58022)
- 创新(57876)
- 国家社会(56913)
- 教育部(56804)
- 期刊
- 济(192555)
- 经济(192555)
- 研究(126934)
- 农(84305)
- 中国(81237)
- 学报(72967)
- 科学(66822)
- 财(58702)
- 管理(58632)
- 农业(57377)
- 大学(55892)
- 学学(53084)
- 教育(43550)
- 融(41487)
- 金融(41487)
- 技术(36546)
- 业经(36176)
- 财经(31175)
- 经济研究(28839)
- 问题(28262)
- 业(27135)
- 经(26530)
- 版(22997)
- 理论(21112)
- 资源(20907)
- 图书(20820)
- 科技(20804)
- 技术经济(20642)
- 统计(20523)
- 现代(19715)
共检索到639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晓茗 周豫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农地向城市用地流转是一种普遍现象。农地除了能运作生产功能产生经济效益外,同时还能带来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作用的外部效益。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和市民及村干部对农地城市流转的意愿以及对流转中农地外部性的认知度和保护农地外部性支付意愿。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外部性 支付意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襄阳市3县(市)6镇(街)13村312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当地农地流转的现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要素禀赋及外部体制环境等方面对襄阳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来源、农地面积、农地承包期和户主年龄、职业等内部因素与农地的转入及转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介入、村委会对流转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发布的指导、对农地流转价格的合理确定等外部体制环境因素也会对农地流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强化农户主体地位、积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诗瑶 蔡银莺
研究目的:以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抽样调查的714户农户家庭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家庭农地依赖度及多维生存状况,为改善农户家庭生活质量、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根据农地依赖度将农户家庭分为非农发展、农业自给、农业增收、农业辅助、农业经营和农业生存6类,并构建多维生存状态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受访农户农地收入依赖度较低,武汉市、孝感市分别有49.70%和45.50%的家庭农地经济收入贡献率低于10%;(2)食物供给功能是农户农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农地食物依赖度介于40%~50%的家庭占比最大,分别占武汉市、孝感市受访样本的35.12%和30.69%;(3)农户农地生存依赖类型分化显著、生存状态结构差异明显,武汉市农业增收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而孝感市非农发展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且武汉市农业生存类家庭占比显著低于孝感市;(4)农地依赖较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在医疗保障普及率方面有所欠缺,而农地依赖较高的家庭则还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现代化水平方面表现较弱。研究结论:农户农地依赖度呈现多样化分组,建议政府通过农地换保障、增加非农就业、补贴农地流转等途径引导低农地依赖度农户退出农地,鼓励高农地依赖度农户成为专职经营主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孝感的832个农户为例,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状况及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关键因素,探寻促进流转市场建设的差别化激励措施。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与生态功能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调研农户农地流转率依次为50.73%,70.50%,28.94%。(2)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较高区域租金水平及非农就业率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民生计转型依赖于收入水平能否满足家庭需求;活跃度较低区域家庭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闵敏
本文以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这一重要变量构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分析,探讨了区域年均人口增长额、人均建设用地、人均GDP等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城市年均人口增长额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影响显著且影响水平相当。通过测算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发现2006-2010年湖北省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效率值下降趋势非常显著,部分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极其低下,效率值甚至低于0.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徐玉婷
农地整理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在森的福利理论框架下选取农地整理农户福利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度湖北省农地整理前后的福利变化,然后进一步分析农地整理变量对农户福利贡献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理前的总福利值0.37,农地整理以后的总福利值为0.42,福利变化为0.05,方向为正。农地整理后比农地整理前农户福利有所增加。农地整理后农户福利仍低于0.50的福利评价值,也说明农地整理对农户福利改进的贡献不突出,农地整理还有提升农户福利的空间。教育水平、土地市场和劳力市场发育程度、区域差异、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知和农地整理的质量是影响农户福利的主要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闵捷 高魏
本文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样本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反映了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对农地城市流转的认识和态度,运用期望净现值和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农户决策变量的基础上,从农户角度进行决策计算。结果发现:城乡交错区的大多数农户在面临土地流转时都会表示出保有农地的意愿;有流转意愿的农户和实际发生流转的农户在区域上不一致;当未来农地收益和农地流转收益不能确定,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时,农户会更趋向于保守的选择而保有农地,对流转持观望态度。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农户意愿 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贤磊 仇童伟 钱忠好
本文利用江苏、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111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产权安全性会形成生产性效应、交易价格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进而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农户最终是否流转农地以及流转农地的规模取决于农地产权安全怀所产生的三种效应的叠加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承包合同提高了转入户转入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但并不显著影响转出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签订农地流转合同提高了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而农地流转纠纷并不显著影响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应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强化农民农地流转...
关键词:
农地产权安全性 农地流转市场 农户参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霜 张安录
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征地面积逐年增加,是农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既要保证充足的建设用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农地的质量和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过程应考虑各种外部性的影响,以达到社会均衡状态为目标。本文通过武汉城市圈的实证,计算农地城市流转的净外部性。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的净外部性小于农地保有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的外部性损失,并且其结果与征地的用途和周围环境有关。为了减少农地流转带来的社会损失,控制土地供给的源头,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供应模式;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严格对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监管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农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剖析该政策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形成机理,优化中国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流转决策3个潜变量、情景因素等19个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分析,最后对不同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机制和不同试点区域的农户进行多群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流转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能反映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流转决策的因子分别是"认为该政策能够稳定土地产权""对政策内涵的了解程度"和"采取主动措施准备土地流转"。②村级土地产权安全性、农户流转经历和主观规范等情景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流转决策有间接影响。③"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形成机理在不同类型农户间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别化的激励措施,以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并通过积极探索"三权"分置的多种实现形式,激励农户进一步做出帕累托改进的流转决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研究目的:分别基于规模经济视角和农户经济福利视角,考察典型中部地区湖北省的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从规模经济视角来看,农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存在规模效益,说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可进一步通过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生产规模,提高农地利用效率。(2)从农户经济福利视角来看,农地流转促进了转入户农民收入的增长,此外,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其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表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然而,农地流转对转出户的家庭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转出户多为常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地流转前后其家庭收入均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且从事非农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