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6)
- 2023(13917)
- 2022(11990)
- 2021(11363)
- 2020(9896)
- 2019(23064)
- 2018(23620)
- 2017(45613)
- 2016(25309)
- 2015(28782)
- 2014(29095)
- 2013(28677)
- 2012(26596)
- 2011(24235)
- 2010(24966)
- 2009(23865)
- 2008(24087)
- 2007(21675)
- 2006(19479)
- 2005(17721)
- 学科
- 济(105113)
- 经济(104985)
- 业(75512)
- 管理(70742)
- 企(54083)
- 企业(54083)
- 农(48953)
- 方法(46139)
- 数学(41186)
- 数学方法(40517)
- 农业(32090)
- 中国(29293)
- 制(28098)
- 财(28016)
- 业经(26249)
- 学(20013)
- 贸(19605)
- 贸易(19591)
- 地方(19118)
- 易(19115)
- 体(19081)
- 银(19035)
- 银行(19002)
- 行(18187)
- 融(16764)
- 金融(16760)
- 理论(15941)
- 务(15674)
- 财务(15620)
- 财务管理(15570)
- 机构
- 学院(365810)
- 大学(362979)
- 济(151845)
- 经济(148545)
- 管理(139103)
- 研究(123791)
- 理学(118855)
- 理学院(117592)
- 管理学(115316)
- 管理学院(114657)
- 中国(97949)
- 京(77147)
- 农(75623)
- 科学(75197)
- 财(73549)
- 所(64279)
- 农业(58444)
- 中心(58122)
- 业大(58107)
- 江(57723)
- 研究所(57587)
- 财经(56536)
- 经(51025)
- 北京(48980)
- 范(47006)
- 师范(46559)
- 经济学(45654)
- 州(45195)
- 院(43619)
- 财经大学(41284)
- 基金
- 项目(232905)
- 科学(182327)
- 研究(171849)
- 基金(167035)
- 家(145489)
- 国家(144219)
- 科学基金(122426)
- 社会(107388)
- 社会科(101372)
- 社会科学(101337)
- 省(92853)
- 基金项目(88034)
- 教育(80048)
- 自然(78522)
- 划(77394)
- 自然科(76617)
- 自然科学(76598)
- 自然科学基金(75201)
- 编号(72062)
- 资助(69212)
- 成果(59311)
- 重点(52820)
- 部(52367)
- 发(50443)
- 课题(50079)
- 创(48234)
- 制(45847)
- 创新(45111)
- 教育部(44422)
- 科研(44387)
- 期刊
- 济(175488)
- 经济(175488)
- 研究(109969)
- 中国(78505)
- 农(74954)
- 财(57414)
- 学报(56665)
- 科学(52953)
- 农业(50140)
- 管理(49602)
- 大学(43843)
- 教育(41514)
- 学学(41313)
- 融(39765)
- 金融(39765)
- 技术(33226)
- 业经(32826)
- 财经(28180)
- 经济研究(26355)
- 业(25568)
- 问题(24467)
- 经(24128)
- 统计(19392)
- 版(19043)
- 技术经济(18708)
- 贸(17700)
- 理论(17696)
- 策(17406)
- 世界(17098)
- 商业(16637)
共检索到56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国波
文章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关系,探讨三个主体的行为和策略选择特征,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本质上是通过宏观层次的"选择"和微观层次的"突变"而逐步达成进化博弈均衡的动态过程。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兼顾三个主体的利益;保证宏观"选择"机制的健全;鼓励微观层次的"突变"。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双层次 进化博弈 选择 突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涛
本文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细分为宏观层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和微观层次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两个层次的博弈通过地方政府的中间桥梁作用连接起来。然后 ,又引入进化博弈分析方法 ,认为制度变迁的演化过程就是通过微观层次的“突变”和宏观层次的“选择” ,以进化安定均衡的产生和打破来体现这一互动的制度演化过程。此后 ,用此模型思想对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以及 1993年以后“攻坚阶段”的改革问题等给予了一个初步的演进性解释。
关键词:
进化博弈 模型 制度变迁 演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丽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问题。广东南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农地制度改革,即南海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推行增强了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三方的经济实力,并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得以显化,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南海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杨亚男
文章利用双层互动进化博弈模型,将GATT/WTO体制下农业谈判各方分为支持和反对农业保护的两大集团,并对双方的谈判行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农业谈判之所以如此艰难复杂,是因为谈判中政府代表要面临国际与国内双层博弈。从国际层面来看,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存在双方内部成员都选择合作或对抗策略两种进化博弈均衡;但由于国际层面的协议影响到农业保护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收益,因而在国内层面,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结果推动农业谈判趋向于双方成员都选择对抗策略的博弈均衡。最终,农业谈判将会陷入僵局。多哈回合未来的进展将取决于双方各自的让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航 刘艳妮
2009年6月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这意味着暂停了约九个月的IPO将以更加市场化的发行方式重启,因此,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股发行中利益各方的博弈行为,试图得出均衡的结果和条件,寄望于给予实践一定的合理预测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进化博弈 新股 发行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自铎
文章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困难,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确定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目标是形成高效利用土地的自发机制和土地强制流转的宏观环境,以最终利于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1)农地的集中与流转中不能加大农业成本;(2)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和集中;(3)做到耕者有其田;(4)有利于促进对农业的投入;(5)要从土地经济关系的现实出发进行安排。文章还就农地的有偿转让和农地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等问题上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辩析,提出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即采取国有村管民营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农地制度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
关键词:
日本 农地问题 农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制度 产权保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 张广胜
运用2×2"鹰鸽"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决策的博弈过程。源于林业经济利益的驱动,群体中的林农会通过学习、模仿逐渐改变行为策略,林农进行林业生产和非林生产的动态均衡比例取决于2种行为的收益比例。建议政府要保障林农能够及时获取采伐指标或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让林农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预期,以实现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进化博弈 林业生产决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长明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地制度 改革 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华鹏 张俊峰 张安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出现多次变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以改革开放后通过制度变迁而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田制、规模经营制、四荒地拍卖制、股份合作制等5种农地制度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探讨这5种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背景、条件,总结和梳理农地制度变迁所产生的绩效及启示,并针对中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进一步改革及创新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红波 赵俊三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素英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当今社会发展迅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也将随之进行改革调整。为了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程,文章首先从该制度理论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法,选取政府和资源企业作为博弈双方,设定资源使用税费、违规处罚金和监管成本等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博弈动态过程最终达到的最优演化稳定策略,确保制度改革方向维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最后提出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立法规范、界定并丰富产权形式、设置科学的资源税费制度、激发自然资源市场活力、建立现代化资源资产监管体系等科学的制度改革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迎珍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
绝对地租 农地流转制度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