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3)
- 2023(7904)
- 2022(6670)
- 2021(6186)
- 2020(5246)
- 2019(11618)
- 2018(11905)
- 2017(24429)
- 2016(12834)
- 2015(14617)
- 2014(14653)
- 2013(15031)
- 2012(14569)
- 2011(13705)
- 2010(14153)
- 2009(13837)
- 2008(13397)
- 2007(12396)
- 2006(11784)
- 2005(10751)
- 学科
- 济(83937)
- 经济(83785)
- 农(45695)
- 业(40237)
- 农业(30189)
- 管理(30080)
- 方法(25818)
- 数学(21754)
- 数学方法(21684)
- 中国(20615)
- 业经(20136)
- 企(19982)
- 企业(19982)
- 地方(19770)
- 制(15839)
- 财(13271)
- 学(13036)
- 发(12267)
- 地方经济(12078)
- 体(11823)
- 银(11086)
- 银行(11082)
- 贸(11080)
- 贸易(11072)
- 行(10798)
- 易(10754)
- 农业经济(10229)
- 融(10065)
- 金融(10063)
- 策(9957)
- 机构
- 学院(203650)
- 大学(199774)
- 济(102397)
- 经济(100630)
- 管理(76690)
- 研究(72710)
- 理学(65185)
- 理学院(64563)
- 管理学(63831)
- 管理学院(63478)
- 中国(58881)
- 农(48516)
- 财(44980)
- 京(41178)
- 科学(39446)
- 所(37051)
- 农业(36524)
- 财经(35210)
- 中心(33080)
- 研究所(32777)
- 经济学(31918)
- 业大(31730)
- 经(31702)
- 江(31309)
- 经济学院(28550)
- 北京(26310)
- 范(25521)
- 师范(25417)
- 财经大学(25300)
- 经济管理(24678)
- 基金
- 项目(119934)
- 科学(94560)
- 研究(93511)
- 基金(87419)
- 家(73998)
- 国家(73254)
- 社会(64476)
- 科学基金(62003)
- 社会科(59726)
- 社会科学(59703)
- 基金项目(46530)
- 省(46325)
- 教育(39815)
- 编号(39508)
- 划(37227)
- 自然(34928)
- 资助(34896)
- 自然科(33952)
- 自然科学(33944)
- 自然科学基金(33343)
- 成果(32384)
- 农(28765)
- 发(28612)
- 部(28223)
- 国家社会(26605)
- 重点(26060)
- 课题(25633)
- 性(24702)
- 发展(24501)
- 人文(24372)
- 期刊
- 济(130229)
- 经济(130229)
- 研究(67145)
- 农(53294)
- 中国(41497)
- 农业(35692)
- 财(31588)
- 科学(27196)
- 学报(26713)
- 融(25831)
- 金融(25831)
- 管理(25015)
- 业经(24797)
- 大学(21902)
- 学学(21091)
- 经济研究(19537)
- 问题(18847)
- 财经(18587)
- 经(16073)
- 业(15899)
- 技术(15879)
- 农村(14473)
- 村(14473)
- 农业经济(14332)
- 教育(14002)
- 世界(13846)
- 经济问题(13166)
- 技术经济(12301)
- 贸(11901)
- 商业(10202)
共检索到32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在此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仅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经济原因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德起
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的高低是衡量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是否成熟的一个基本指标。农地使用权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与农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比例正相关。影响农地使用权供求的各种因素会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比例产生实际的影响。以此为基点,文章选择了影响农地使用权市场供求的相关要素,将其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的关系分别加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地使用权供求的各个要素分别存在着自身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在相关度及实际影响值上不协调的情况,同时供给与需求各个要素间也存在着与流转比例的相关度与实际影响值的供求失衡,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处在充分竞争性失衡与市场失灵并存的状态之中。最后,文章给出了当前农地使用权市场流转中的政策...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供给 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光宏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流转 公平 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辉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资源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其在使用制度上如何改革以进入市场流转,是当前需要从法律上、政策上和制度上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上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农村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流转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季虹
本文通过考察农地改革历史、农地使用现状 ,在总结农地使用制度改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并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烈
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刘文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推进农地使用权的不断流转,使市场成为配置农地和其他要素性资源的基础性方式。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项复杂工作,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在稳定家庭承包制 ,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化的基础上 ,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法律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 ,这为土地使用权市场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才能促进农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霞
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中。当前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农村自发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尝试。本文将在分析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思路 ,并探讨了与土地流转机制相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流转 两田制 股田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环
生态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高度,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生产力具有绿色生态性、高纬度性、持续性与关联性、"三三三"协同性、人性化和利他主义等特征和要求。从生态生产力的要求出发,农地使用权流转必须以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为前提,以"农地农用"、保障农民利益为原则,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为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伟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本文分别从外在经济条件的局限和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方面对农地流转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许多地方的推行既妨碍了农地市场的自然发育,也使自身成为一项相对无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流转中赋予农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地位和权利,规范村组集体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培养扶植流转中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制度绩效。否则,农地流转只是农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使用权流转 有效性 利益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