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1)
2023(6667)
2022(5655)
2021(5392)
2020(4658)
2019(10503)
2018(10787)
2017(22147)
2016(12102)
2015(13651)
2014(13487)
2013(13903)
2012(13377)
2011(12374)
2010(12732)
2009(12195)
2008(12107)
2007(11344)
2006(10617)
2005(9643)
作者
(37431)
(31564)
(31345)
(29870)
(19547)
(15218)
(14023)
(12207)
(12006)
(11214)
(10846)
(10307)
(10113)
(10087)
(9823)
(9670)
(9389)
(9184)
(9156)
(9058)
(8128)
(8064)
(7936)
(7385)
(7336)
(7149)
(7107)
(6997)
(6567)
(6371)
学科
(57420)
经济(57361)
(45033)
(40128)
农业(29595)
管理(28476)
方法(20544)
(18903)
企业(18903)
数学(18844)
数学方法(18703)
中国(17168)
业经(15652)
(15236)
(12455)
(11056)
(10704)
贸易(10697)
(10564)
(10517)
(10405)
银行(10377)
地方(10234)
(10063)
(9934)
农业经济(9886)
(9002)
农村(8988)
(8838)
(8723)
机构
学院(185052)
大学(182909)
(82919)
经济(81349)
管理(67866)
研究(67188)
理学(57992)
理学院(57419)
管理学(56537)
管理学院(56251)
(54941)
中国(54122)
农业(42381)
科学(40439)
(39082)
(37888)
(35736)
业大(35308)
研究所(32046)
中心(30730)
财经(29400)
(29151)
(26648)
农业大学(25892)
经济学(25163)
北京(24678)
(22854)
经济学院(22823)
(22566)
(22442)
基金
项目(114606)
科学(88857)
研究(84399)
基金(82560)
(72886)
国家(72185)
科学基金(59525)
社会(53732)
社会科(50471)
社会科学(50456)
(45422)
基金项目(43570)
(37756)
自然(37094)
教育(36686)
自然科(36115)
自然科学(36101)
自然科学基金(35484)
编号(35317)
资助(34077)
(31200)
成果(29045)
(26697)
(26697)
重点(25902)
课题(23774)
(23118)
(22652)
(22236)
国家社会(22151)
期刊
(100537)
经济(100537)
(59211)
研究(57081)
农业(39922)
中国(38627)
学报(32377)
科学(29529)
(25858)
大学(25119)
学学(24152)
(23779)
金融(23779)
业经(22413)
管理(21629)
(18212)
问题(15598)
教育(14863)
财经(14688)
经济研究(14277)
技术(14008)
农村(13907)
(13907)
农业经济(13839)
(12631)
世界(11369)
经济问题(10967)
(10916)
业大(9861)
(9805)
共检索到28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綦好东  
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和原则綦好东(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一)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应是:产权明晰、长期有效、市场化流转。1.产权明晰: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产权明晰”就是明确地界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綦好东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缺陷及重构的实证分析綦好东农地家庭承包制的普遍化并不是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实际上,家庭承包制只是农民在既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选择集合中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而家庭承包制所表现的产权分离关系并不是土地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綦好东  
论我国农地产权结构调整与演进的目标模式○綦好东文章认为,从长远看,我国农地产权结构的调整与演进,必须围绕“产权明晰、长期有效、市场化流转”的目标要求,遵循“有限公平条件下的效率最大化”原则,以“合股所有,长期租赁”为目标模式。当前对农地资产配置效率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好东  
论我国农地产权结构调整与演进的目标模式山东农业大学农村经济所綦好东农村经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差异,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安排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因此,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速率和程度在地区间可以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高效率的共有私用农地产权制度,但随着市场开放的加快,它也带来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权能弱化、市场化倾向不足。对于这些问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制度为指导,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完成土地流转的时代重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陈欣欣  
农地产权结构和我国的家庭农业黄祖辉陈欣欣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出发,着重探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变与进一步创新对家庭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一、产权及其功能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以及由于他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具有三方面特征: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权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土地产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公共域、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够完整。在这种产权结构约束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远高于现期收益,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整个产权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土地的剩余索取权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资产投资价值和未来增加价值。由于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农户只能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小部分,因而农户倾向于采取等待策略,即拥有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发达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綦好东  
本文以产权的功能为视角,对新中国成立至土地家庭承包制普遍化的80年代初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个体农户制、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土地承包制四种产权组织形式的土地产权结构构造特征及功能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颂兴  金伟根  
市场效率是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把上海股市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分为两个阶段,实证检验了从1992年年底开始的上海股市第二阶段股价的正态分布规律和随机行走特性,验证了上海股市第二阶段弱形式的有效市场假设。同时指出,上海股市存在明显的小公司效应这一世界各地股市的普遍现象,值得引起管理层和理论界的重视和探讨。规模的扩大、法规的完善和信息正确快速的传播,是我国股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有效的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在保障和健全农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农户对农地的永租权。土地永租权是对承包权的扬弃,从土地产权的运作效率看,永租权比承包权更能体现出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共江苏省江都县委丁建中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陈贵江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大发展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引   言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傅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钱忠好  
农地产权科层包括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集体层次、农户层次。国家层次规定整个农地的制度框架,集体层次负责当地农地的经营管理,农户层次具体实施承包土地的占用。三个层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权科层系统,其效率取决于各个层次产权内容的静态安排,也取决于系统的动态演化。运用农地产权科层模型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层次都存在问题,整个科层系统的动态演化功能也严重弱化。解决方法是提高农户层次的产权质量,约束集体层次的产权边界,提升国家层次的规则等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