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0)
- 2023(18122)
- 2022(15011)
- 2021(14030)
- 2020(11783)
- 2019(26817)
- 2018(26876)
- 2017(51778)
- 2016(28438)
- 2015(32017)
- 2014(32183)
- 2013(31839)
- 2012(29543)
- 2011(26805)
- 2010(27769)
- 2009(26428)
- 2008(26527)
- 2007(24216)
- 2006(22304)
- 2005(20727)
- 学科
- 济(124580)
- 经济(124399)
- 业(104718)
- 管理(93136)
- 企(85462)
- 企业(85462)
- 农(49832)
- 方法(48500)
- 数学(39268)
- 数学方法(38603)
- 中国(37090)
- 财(36845)
- 业经(36197)
- 农业(33070)
- 制(31880)
- 地方(26211)
- 务(23344)
- 财务(23279)
- 财务管理(23227)
- 银(22666)
- 银行(22628)
- 技术(22335)
- 体(22331)
- 企业财务(21981)
- 贸(21964)
- 贸易(21941)
- 行(21864)
- 易(21333)
- 理论(21294)
- 学(21186)
- 机构
- 学院(412534)
- 大学(408087)
- 济(173050)
- 经济(169328)
- 管理(158461)
- 研究(140777)
- 理学(133912)
- 理学院(132530)
- 管理学(130215)
- 管理学院(129474)
- 中国(113349)
- 京(87855)
- 财(86400)
- 科学(82358)
- 农(77679)
- 所(71945)
- 江(67696)
- 财经(65568)
- 中心(65305)
- 研究所(63801)
- 业大(61131)
- 农业(59672)
- 经(59177)
- 北京(56223)
- 州(53312)
- 范(52657)
- 师范(52104)
- 经济学(51519)
- 院(50200)
- 财经大学(47806)
- 基金
- 项目(256147)
- 科学(201934)
- 研究(191120)
- 基金(184027)
- 家(159267)
- 国家(157753)
- 科学基金(135555)
- 社会(121673)
- 社会科(115095)
- 社会科学(115063)
- 省(102423)
- 基金项目(95785)
- 教育(88192)
- 自然(85610)
- 划(84678)
- 自然科(83604)
- 自然科学(83581)
- 自然科学基金(82114)
- 编号(78938)
- 资助(76238)
- 成果(65541)
- 发(58802)
- 重点(57719)
- 部(57061)
- 课题(55671)
- 创(55102)
- 制(51050)
- 创新(50991)
- 国家社会(49607)
- 业(49147)
- 期刊
- 济(210049)
- 经济(210049)
- 研究(130047)
- 中国(95038)
- 农(76441)
- 财(69381)
- 管理(64680)
- 学报(60540)
- 科学(58151)
- 农业(51045)
- 教育(49582)
- 大学(48022)
- 融(48020)
- 金融(48020)
- 学学(45019)
- 技术(39025)
- 业经(38101)
- 财经(33290)
- 经济研究(31750)
- 经(28688)
- 问题(27802)
- 业(27308)
- 技术经济(22168)
- 贸(20991)
- 版(20118)
- 世界(20105)
- 统计(20058)
- 商业(19374)
- 现代(19260)
- 理论(18884)
共检索到66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堃华 邓伟 孟珺峰 周维颖
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小农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一些制度缺陷 ,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必须变革 ,其核心问题在于“还权于民”。其次 ,结合国情 ,提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应以建立能适应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与此相应 ,需建立以社会所有制为前提、业主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双层产权制度。最后 ,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行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淑清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主体缺位、产权残缺和农地分散经营等缺陷,但是农地承载的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职能,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集体所有可以以村民小组为范围,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独立的集体经济组织。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股份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在保障和健全农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农户对农地的永租权。土地永租权是对承包权的扬弃,从土地产权的运作效率看,永租权比承包权更能体现出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共江苏省江都县委丁建中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陈贵江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大发展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引 言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联兵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2)意识形态的影响;(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制度 产权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龚丽娟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来看,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在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众多缺陷之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农地产权虚置。产权虚置使制约了产权实现,贵州凤冈县通过明晰产权的"三资转换"改革有效地促使农地产权从"虚"向"实"的实现。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产权虚置 三资转换 产权实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高效率的共有私用农地产权制度,但随着市场开放的加快,它也带来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权能弱化、市场化倾向不足。对于这些问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制度为指导,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完成土地流转的时代重任。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 产权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私有化和国有化的方案都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是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属性,明晰土地产权,强化承包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变迁 物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玉娟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由此衍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然而,受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影响,农民在失地过程中权益严重受损。因此,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失地农民 权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瑛 董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